第八百五十六章 :這很科學!
聽到這句話帶着些許猶豫的話語,徐川沒忍住笑了一下。
龔正最先反應過來倒也正常,他研究的領域是如何改良超導材料,接觸過的各種超導效應和物理效應比另外兩人多太多了。
只不過他沒想到的是,都是一家大型科研機構的主管了,研究的還是科學領域的東西,居然會說出來‘這不科學’這種話語來。
很顯然,他將電子離域效應應用到金屬材料和超導這種無機材料上這種事情,打破了龔正對於自己學識以內的認知。
不過認知這種東西嘛,總是要破碎重建的。
最早的時候,物理學界還認爲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太陽圍繞着地球轉呢。
科學在發展,認知也會隨之而變化。
跟不上腳步的人遲早都會落幕的。
《凝聚態電子局域化構造理論》帶來的不僅僅是室溫超導材料的機理,還有更多的東西。
比如無機材料與金屬材料的局部電子離域效應,這就是一項打破了材料界固有認知的研究。
但沒有什麼東西是不科學的,只是暫時沒有找到科學的解釋而已。
笑了笑,徐川開口解釋道:“的確,電子離域效應嚴格來說不算是物理學的理論,它是化學·有機化學中的概念,基本只存在於有機化學材料中。”
“比如龔正所說的乙烯結構和丁二烯結構,存在着定域運動和離域現象。”
“這是電子自旋間的短距離相互作用而導致的,它產生了一種自旋電場,而該電場強度依賴於兩個電子之間的距離。”
“當電子之間的距離減小時,該自旋電場的強度增大,從而對有機分子中的電子特性產生顯著的影響”
實驗室中,徐川輕聲的講解着《凝聚態電子局域化構造理論》中的‘隱藏’知識。
這些東西雖然在有機化學界算是常識,但在物理學界還是很少有學者去關注這些的。
而他也並不介意將腦海中的學識教導出去,因爲前沿性的理論,總要有人繼承、應用和發揚光大的。
實驗室中,樊鵬越四人認真的傾聽着。
無論是對於誰來說,能夠得到眼前這位的教導,尤其是這種材料學和物理學前沿領域的知識,都是不可多得的的。
“但電子離域效應,怎麼解釋這種室溫超導材料的實驗數據?”
實驗室中,龔正皺着眉頭詢問道。
他雖然比其他幾人接觸過的各種超導效應和物理效應,也知道電子離域效應這個東西,但畢竟非自己專業的領域,懂也只是浮於表面而已。
徐川笑了笑,提點了兩個字。
“團簇!”
“團簇?”
聽到這兩個字,龔正投來詫異和疑惑的目光,這是納米材料的中的一個尺度概念,他怎麼都難以和電子離域效應聯合起來。
徐川笑着點了點頭,不過卻沒有繼續解釋。
科研科研,是帶有‘研’的,是需要深入、精細地思索探求的。
儘管他的確有培養這三人的想法,但他解釋的已經夠了多了,總要留點東西讓他們自己思考。
見徐川沒有繼續細說,三人也明白這其中的關鍵就在這裏了,皺眉思索了起來。
徐川也沒有太在意,放任三人在實驗室中思考,自己則坐回了電腦前,翻閱着氧化銅基鉻銀系·室溫超導材料的測試數據。
“徐院士,我能申請看看您說的那個《凝聚態電子局域化構造理論》嗎?”
實驗室中,一直沒有說話的閔富湊了過來,小聲的詢問道,眼神中帶着一些渴望。
剛剛四人的交流和討論是沒有避着他的,但他沒有看過論文,聽的是一知半解。
雖然說眼前這篇論文肯定還處於保密狀態,僅限少數人知道,他提出這個請求是有點逾越的。
但作爲一名物理學家和材料學家,也作爲一名學者,對於這種前沿理論,哪有不渴望的。
閔富很清楚,他們交流的東西是眼前這位徐院士親手編寫的理論,應該和他檢測的室溫超導材料有關係。
甚至大概率這份室溫超導材料就是依據那篇理論研發出來的。
徐川扭過頭看了閔富一眼,眼神中帶着一些驚訝,笑了笑,他點點頭,道:“可以,實驗結束後你找樊鵬越拿一份,可以看可以研究,但暫時不能傳出去。”
機會是自己爭取來的,如果閔富不主動提,他大概也不會將論文發給他。
因爲他目前的資格還不夠。
但既然閔富主動爭取了,徐川還是樂意給他一個機會的。
聽到徐川的允許,閔富臉上頓時帶上激動,感謝的話還沒說出口,實驗室中就傳來了其他人的聲音。
“我明白了!”
實驗室中,宋文柏激動中帶着亢奮的聲音響起,徐川放下鼠標,轉身看去,笑着道:“明白什麼了,說說看。”
深吸了口氣,宋文柏激動的開口道:“團簇!就是團簇!”
“團簇的獨特電子結構會致使材料的結效應,這涉及了材料表面和內部的所有原子,導致活性位點的富集和催化活性的提高。”
“而異質結中的電子轉移通常發生在界面附近,電子可以在直接連接的相同團簇之間平等共享,爲此,大規模電子離域可以在具有高結構有序性的團簇結構中實現。並且會顯示出對電子轉移的高度穩定性,它們的化學和電子性質接近於原子.”
“因此,理論上來說,維持電子離域化需要的能級在通常情況下是固定的。”
“但考慮室溫超導材料的特殊性與熱效應等,在不同的溫度下,維持能級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變化。”
“對應過來就是維持室溫超導的壓強並不會像常規的低溫或高溫超導材料一般,需要大量的外界能量補充!”
“這正好解釋了這種室溫超導材料異常的實驗數據,它並沒有違反熱力學定理,也不違揹物理學。”
“這並沒有不科學!”
“相反,這很科學!只是我們此前沒有想過而已。”
徐川笑着鼓了鼓掌,讚道:“解釋的不錯,這的確就是室溫超導的核心。”
宋文柏臉色掛着潮紅,既有發現真理的激動,又有面對徐川誇讚的羞愧。
《凝聚態電子局域化構造理論》和室溫超導材料的實驗數據都已經擺在了他的面前,他卻找不到最核心的基礎。
還是經過了徐川的講解和關鍵提點後,苦思了半天才想到這些。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