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公公真是我的伯溫啊

作者:未知
徐和尚說的有道理,舌頭沒了要嘴巴幹什麼,喫乾飯麼。 楊祥、孫四、麻三的話也有道理,明軍有四五萬之衆,其中除了淮安總兵張鵬翼那萬把兵是樣子貨外,其餘幾路兵馬可都是能拿出手的。 黃得功部的四千多騎兵就不說了,打得八大王在南直隸呆不住的狠角色。那個朱紀也是悍將,據說是監軍太監盧九德從行伍中提拔出來的猛人。另外那個從臨淮地區過來的徐大綏雖然陸四對他實在沒印象,但既屬淮西集團的明軍之一,實力應當可以。 至於金聲桓的宿泗集團,別看淮軍創立之初是拿金聲桓部的監河軍刷的戰績,揚的名聲,但這個監河軍只是金部的二流兵馬,真要拉開來和金聲桓主力幹一場,鹿死誰手真的很難說。 淮軍這邊,能打的陸四早就扒過手指頭了。 大概也就是四股。 剛剛組建的第一鎮既然是淮軍主力最能打的,肯定是最大的一股,兵力一萬出頭。 第二股是程霖、左瞎子“通泰集團”,雖然這個集團在程、左的經營下已擴編近萬人,但能打的最多四千,也就是從前的“林字營”和沈瞎子的“沈字營”。 第三股是留在揚州由左潘安、郭嘯天等人指揮的兵馬,總人數有近萬人,能打的最多一半。 第四股就是寶應和高郵歸侄子廣遠指揮的兵馬,合計也就是六千人左右。 如果陸四決意北上救援淮安,則他至少要調動三萬兵馬纔行,如此就等於抽空淮揚控制區內所有能戰之兵,這樣不僅後方空虛易爲明軍所乘,二來也會讓清鄉成果毀於一旦,弄不好就遍地都是“還鄉團”了。 並且就算淮軍全軍北上,在擁有數千騎兵的明軍集團面前,獲勝機率最多五成。 沒辦法,明軍的淮西集團不是高郵衛,也不是李棲鳳、胡尚之類,更不是督師史可法在江南拼湊的兵,這幫子將領連同官兵都是與“流寇”打了最少五年以上的。 用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來形容的話,就是明軍的淮西集團幹不過李自成和清軍,但卻打得過張獻忠,而淮軍和他們任何一家相比,都屬於送人頭的存在,也就是欺負史可法組織的江南部隊和李、胡這幫被自家人攆得沒處呆的貨。 救,最多五成勝率。 不救,淮安城真的能一直在幾萬明軍圍困下堅持到底? 淮揚通會劉暴已將河南節度使呂弼周給他的信讓陸四看過,呂弼周直言山東的劉澤清已經大舉南下,所以佔領徐州的河南順軍必須要將劉澤清擋在徐州以北,如此壓力很大,因爲雙方的實力相差並不大。 但是,即便壓力很大,在呂弼周的堅持下,懷慶總兵董學禮還是派了萬餘兵馬連同呂弼周所屬的順軍猛攻宿州,逼得金聲桓沒法全力攻擊淮安,一定程度上減輕了淮安守城壓力。 由此也能看出,如今降順的明朝降將和降官是真心替大順賣命的,不過一個多月後這幫人的立場就會發生天翻地覆的轉變。 那個董學禮就是滿清的一大功臣。 所以,淮安城真正承受的就是來自張鵬翼、朱紀、徐大綏這三支明軍的壓力,黃得功部是騎兵,於攻城上並不見長。 問題是,陸四集團不可能全軍北上救援。 “我們當初是給北路軍留了不少糧食,但我們要考慮淮安城中有幾十萬百姓,圍城幾月我們的人有存糧可食,百姓難道家家都存了幾個月糧?再拖下去的話,我怕城中會易子而食啊。” 陸四內心也很複雜,他相信餘淮書、王二先生他們不可能坐視百姓餓死不發糧於他們,如此城內的糧食恐怕就撐不了多長時間。一旦沒了糧食,北路軍還有幾分堅守待援的信心就誰也不知道了。 說不定,此時城中的人心就已經不穩,畢竟距餘淮書求援已過兩個多月,南路軍卻是一兵未至,此事不管從哪個角度看,都是叫人寒心的。 淮安城真因爲缺糧而發生人間慘劇,陸四這個“始作俑者”又何以安心。 “劉通會屢次書信催我結束清鄉救援淮安,於大順中央、於河南友軍、於這淮安城幾十萬百姓同我們北路軍弟兄而言,我們南路軍都當責無旁怠前往救援,然我軍眼下實力確是不足以同明軍進行一場會戰,所以我這個都督真的苦惱啊。” 陸四伸手去拿菸袋,發現衆人都盯着他看,不由道:“你們別都看着我,不瞞你們,我也不知道如何是好。” 頓了頓,敲敲桌子,“人家說三個臭皮匠賽過一個諸葛亮,大夥都說說吧怎麼解這個局?” 陸四寄希望於“民主”決策,集思廣議,他是真的不知道如何擊敗擁有幾千騎兵的黃得功。 決戰地點如果在揚州境內,還可以藉助揚州境內水道縱橫,不利騎兵施展的地利,可淮軍是要救淮安,那麼肯定就要在淮安城周邊同黃得功的騎兵打一場,那裏是適合騎兵集團作戰的。 可是,無人吭聲。 就連徐和尚這個“主救派”也想不到有什麼可以制敵的好法子。 就在陸四以爲這一衆人腦袋跟他一樣都漿糊時,那位監軍高公公卻猶豫再三的起身道:“都督,老奴有個想法,不知當說不當說?” “說嘛,高公公既降了咱淮軍,就是咱們淮軍的人,有什麼話說不得的?” 本章尚未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