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先入北京爲天子! 作者:未知 飯後,陸四單獨留下李過、李來亨父子。 沒別的原因,只因李過是自家大舅子,李來亨是自家內侄。將來陸四同妻子有了孩子,開宴李過這大舅子可是首席,怠慢不得。妻子李翠微去世,李來亨這孃家侄子不發話,姑媽這棺材就起不得咧! 老禮就是老理,忘不得。 當然,最重要的是李過這對父子比他陸四更有法理繼承大順的產業,但李過卻不爭權位,遵從母親高太后之命奉妹夫爲主,使得十萬西路軍將士爲陸四所有,這高風亮節自古能有幾人做到? 觀前世李過一生,也是可歌可泣,可惜天度英材,死的太早,不然忠貞營也不會淪落到後來那付慘境。 這麼一位大舅子,陸四自是要禮敬。 反觀那位叔丈人李自敬,昨天就藉口探視老嫂嫂去了西安。 究竟是探視,還是質問,西路軍上下心中都有數。 陸四不曾攔,由李自敬去。 如今局面,不是生米煮成熟飯,而是大勢所趨,李自成復活也得屈居太皇之位。 永昌皇帝真的不昌,女婿文宗也未必不武了。 不過從前陸四一直以爲李過既是李自成的侄子,那年紀想來不會比李自成大,不想李過卻是比叔父李自成還大兩歲,今年已經41歲。 之所以如此,卻是因爲李自成的大哥李鴻名比李自成(李鴻基)大了二十歲的原因,搞得叔侄年紀相仿,這倒同陸四與他侄子陸廣遠差不多。 李自成培養侄子李過,陸四培養侄子廣遠,也是異曲同工。 前世陸四在翻看明末某文人寫的某書時,上面言辭確鑿的說李自成同李過這對叔侄自幼不愛讀書,好舞槍弄棒,天天在一起調皮搗蛋。 李自成的爹李守忠見這對兒孫實在不成氣,天天哀聲嘆氣,可李自成卻說什麼他們練習武藝,便是爲了將來幹大事,讀書有狗屁用! 寫這段的明末文人可能是想表現李自成自小就有反賊野心,故而把李自成寫的跟項羽“要學萬人敵”一般。 可在陸四看來完全就是胡編亂造,因爲李自成同他爹說的話又沒外人在場,誰他孃的在邊上聽見了,又傳下來的? 說一千道一萬,還是文人一枝筆,天馬行空“藝術”加工而矣。 究其本質,無非污衊二字。 究其源頭,看不起泥腿子而矣。 封建文人,從來就是站在人民對立面的。 所以,爲了儘可能還原歷史的本來面貌,陸四來到這個世上的第一天便將“留一個清清楚楚歷史給後人”原則放在心上,無論是往祖墳裏塞鐵牌,還是所說的任何雄心壯語,都儘可能的選擇人多場合,以確保後世子孫能夠對他這位太祖皇帝的一生有個直接觀感,不爲春秋刀筆吏所誤,也不爲野史騷客亂記。 由此鬧出徐州軍校題那“人死吊朝天,不死萬萬年”的笑話來。 “姑父,這是你寫的詩麼?” 李來亨見桌上的白紙上寫有詩句,不禁問了一聲。 陸四這人對晚輩特別喜愛,基本沒有什麼架子,李來亨這個侄子跟姑父接觸的時間一長,就同陸四其他晚輩一樣對姑父特別親近,比跟他姑姑在一塊還要放得開。 也就是條件不允許,要允許的話陸四指不定天天帶着侄子、侄孫們去紅浪漫三樓快活咧。 李過聽兒子說妹夫還會寫詩,也是大覺好奇,踱步走到案桌邊,見桌上放着一張宣紙,紙上赫然真有一首寫好的詩。 墨跡還很鮮豔,想來是昨天夜裏寫的。 字跡不算好看,但端正,看不出是什麼字體。其中還有些字明明看得懂,但印象中似乎又不是這樣寫。 奇怪的很。 “西風烈,長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馬蹄聲碎,喇叭聲咽。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如血。” 李過輕聲讀過,很是驚訝,妹夫作詩詞的水平不比舉人出身的牛金星差啊。 李來亨這邊也是自小也得老師教導,識貨的很,只讀一遍就知道姑父這首詞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姑父叫文宗,不是沒理由的。 李來亨心道。 這首詞代表的也是陸四心境和當前局面,正如詞中所寫“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大順如今不正是從頭越麼! 蒼山如海,殘陽如血。 縱觀大順的過往與現在,這八字太貼近不過。 “闖王,” 李過正要開口,陸四就打斷了他,頗是不快道:“外人稱我一聲闖王也就罷了,大哥稱我闖王,不是要折你妹夫的壽?...大哥要麼就叫我陸四,要麼叫我文宗,要麼直接喊妹夫都行,闖王、殿下之類的,大哥莫出口,妹夫我實在擔不起。” 陸四可不是虛情假義,他這人重情義,更重同袍戰友之情。 所謂斷頭今日意如何,創業艱難百戰多。當此國家危亡關頭,虛名俗禮從來不是陸四所要的。 他要的是凝聚,是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李過遲疑,他這人還是比較重禮數的,面前這位小他很多的年輕人不僅是他的妹夫,更是大順的監國闖王,一身系大順將來,係數十萬大順將士性命,如何能如民間一般待之。 禮,國之幹也! “此是軍令,大哥莫要再想,難不成亳侯要抗監國軍令嗎?” 陸四不希望現在的大順就形成等級森嚴的制度,他更不希望屠龍少年最終變成那條惡龍。稱呼是小,卻代表他陸四的一種態度。笑着拉李過坐下,又喚來外面的侄孫義良,讓他將桌上這首詞作收好。 本章尚未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