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0章 許留守燕京大王爲妾

作者:未知
“等會攻城叫那些棒子賣力些,破了瀋陽城,總少不得他們好處!” 43歲的李化鯨草草將手中的大餅塞進嘴裏,也沒細嚼就了口酒便嚥進了肚子。 身爲鎮帥的李化鯨于山東的綠林道上威信很高,當年靠着時任淮軍大都督的陸文宗給其的一道委任狀,一個月之內便拉起了上萬人馬,其中騎兵(響馬盜)的數量更是多達數千,幾乎沒有費淮軍一兵一卒便將滿清勢力佔據的登州、青州、萊州收復,此後便徹底“洗白”成了淮軍大將,所部更是被運到遼東承擔“直搗黃龍”的重任。 綠林道上威信之高,除了李化鯨本人重義輕財,豪氣雲天,年輕時便廣泛結交直隸、山東綠林好漢打下基礎外,也是因爲其族兄李連堂的緣故。 李連堂便是前明崇禎十四年山東綠林起義軍的首領,此人又名李青山,屠戶出身,在當地頗有名望,身邊彙集了綠林不少亡命之徒,一開始只在山東、河北爲響馬盜,四處搶掠過活,屬於百姓眼中的土匪。 然而到了崇禎十四年,李青山聽說書人講《水滸傳》時,覺得裏面的一百零八好漢都是響噹噹的英雄漢,又見明朝殘酷壓迫百姓,北地多是賣兒賣女,甚至人盡相食,於是決定效仿梁山好漢以梁山爲根據地,從此再也不搶百姓,而是專搶明朝的漕糧。 舉義當日,李青山封獸醫艾雙雙、書生王鄰臣爲軍師,封弟弟李明山爲黑虎廟元帥,餘城印爲臨湖集元帥,陳維新爲戴家廟元帥,又以族弟李明芳、李化鯨等爲前鋒十八將。 不過可能是受了《水滸傳》中宋江一心想要招安的影響,李青山起義打一開始就沒有李自成、張獻忠那般雄心壯志,反而就是想讓明朝招安他們。對此,明朝方面也是心知肚明,所以地方官府只稱這幫人爲土賊。 有意思的是,在族弟李化鯨的勸說下,李青山效仿《水滸傳》中宋江攔截宿景太尉一事,也攔住了進京的內閣首輔周延儒,請他向朝廷轉達招安一事。 當時被清軍和李自成、張獻忠折騰得焦頭爛額的明朝無力調動兵馬鎮壓,爲了緩和山東的局勢,崇禎便派人前去招安李青山。但雙方對招安後授予的官職未能達成一致,因爲李青山索要的是山東總兵一職,而崇禎最多隻給一個遊擊。 招安不成,李青山遂率部下山,攻略州縣,以作爲和明朝談判的籌碼。不想這個舉動卻徹底激怒北京的崇禎。明朝放棄招安,採用武力鎮壓。崇禎勒令山東巡撫王國賓、臨清總兵劉澤清率領兩萬五千兵馬剿滅劉青山。 在朝廷大軍的全力圍攻下,李青山屢戰屢敗,最終被官軍生擒,隨後被押送到北京處死。 而在李青山被處死三個月後,刑科右給事中左懋第上書:“《水滸傳》以破城劫獄爲能事,以殺人放火爲豪舉,日日破城劫獄,殺人放火,而日日講招安以爲玩弄將吏之口實。不但邪說亂世,以作賊無傷,而如何聚衆豎旗,如何破城劫獄,如何殺人放火,如何講招安,明明開載,且預爲逆賊策算矣。臣故曰:此賊書也。” 左懋第的意思歸結起來就是一句話——《水滸傳》不是好書,專教人造反,必須封了。 崇禎一聽有道理,於是下旨全國封禁《水滸傳》。 這也是《水滸傳》一書面世以來遭到的第一次封禁。 李化鯨卻成了這次山東梁山好漢大起義的漏網之魚,隨後化名李三在直隸、山東多地輾轉,直到遇上了劉澤清的侄子劉之榦,搖身一變成了山東總兵幕下的管賬李先生。 但暗地裏,李化鯨仍與山東各路好漢保持着緊密聯繫。李青山綠林大起義雖然失敗,但對山東綠林的影響卻是巨大,加之李化鯨弄了層“官”皮,便隱隱成了李青山起義後山東綠林的總瓢把子,之後更是在淮軍的支持下號召山東綠林好漢們扯旗抗清,結果竟叫他拉出兩萬多人來,“逼的”淮軍方面硬是給了其一個鎮的編制。 隨後,由於戰局的進一步發展,淮軍都督陸四考慮“雙管齊下”,文體兩開花,便讓水師沈廷揚將李化鯨第七鎮這兩萬多綠林好漢運到遼東去,起初本意是遼東清軍的留守兵馬不多,第七鎮轟轟烈烈渡過大海引發的聲勢肯定會逼迫多爾袞從關內抽調兵馬回援關外,這樣能稍稍減輕一點淮軍及順軍方面的壓力。 另一方面則是因爲這個第七鎮綠林好漢太多,陸四爲了將來着想,也有意識的想將這個第七鎮消耗在遼東。 不然,一幫子土匪將來怎麼論功行賞? 要說軍紀,簡直是慘不忍睹。 水師沈廷揚密奏第七鎮在遼東簡直就是禽獸,絕非王者之師,更無義軍氣象。 綜合考慮,陸四的算盤就是讓綠林好漢們在遼東跟韃子拼個你死我活,最好是韃子死的差不多,好漢們也不剩幾個。 不曾想,陸四還是高估了清軍在關外的留守兵力,第七鎮渡海之後輕而易舉就攻佔金、蓋、復等州,然後跟蝗蟲過境似的將駐防兵多則幾十,少則十幾的清軍屯堡、旗莊全部焚燬,造成了遼東大糧荒,前後殲敵四千餘,使得滿清在關外的統治被重創。 陸四外甥李延宗奇兵出山海關又引來第七鎮的翟五和尚、秦尚行、郭把牌等老土匪入關。 本章尚未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