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7章 大西皇帝的下任人選

作者:未知
西軍大營中,大西左丞相汪兆齡正同禮部尚書吳繼善討論大西奪取西安後,當採用前明舊制登基還是用成都建國時的制度。 二人看法有些不同,舉人出身的汪兆齡頗是有些農民造反的覺悟,堅持認爲應當按成都建國時的規矩辦,因爲那些規矩都是萬歲欽定的。並說過往明朝的所有規矩都當廢除,再有來降的什麼明朝官員也儘量不要再任用,以顯大西同明朝的不同。 某些方面汪兆齡措詞十分激烈。 禮部尚書吳繼善是前明成都知縣,不過卻是南直隸太倉人,而南直隸地區外國教士頗多,又受徐光啓、李之藻等崇西學之士影響,江南士紳普遍對西學及教士抱有好感。 吳繼善自也受了影響,故而在任職成都知縣時對那耶穌會竄至成都傳教的利類思、安文思頗是友好。 因爲二位教士西洋麪孔,又是傳的外來和尚經,成都本地的道士很厭惡他們,便通過賄賂蜀王府太監聚集幾千人威脅官府驅逐兩個外來和尚。最後是吳繼善幫忙向蜀王出示北京湯若望書信,這纔將此事平息。 西軍攻破成都後,巡按劉之渤被射死、華陽知縣沈雲祚被殺,本應與這兩位好友一同殉國的吳繼善卻見西軍軍紀良好且釋放俘虜,招安居民,網羅鄉居六官充六部,理州縣,又見張獻忠有大志便欣然投降,出任大西政權的禮部尚書。 任上除幫助制定大西禮制,主持禮務事務,還不斷向張獻忠舉薦人才,利類思、安文思就是在其舉薦下得張獻忠重視,授天學國師。 但關於在長安定都興制一事,吳繼善有很多想法是同汪兆齡不同的。 他認爲大西若能擊敗大順,便是真正的北方一統者,如此就不能再如從前那般行過激政策,對明朝也要給予正面承認,對前明官紳和地主階級也要儘量拉攏,不能國庫一沒銀子就打這些地主士紳的主意,甚至還要保護這些地主士紳的田產,收取北方士紳讀書人之心,從而爲一統中國奠定基礎,實現“以西代明”的朝代更替。 中國人自古以來重禮制,由此吳繼善便堅持長安定製應當以明製爲核心只做些許調整即可。 禮制確定之後,其餘各項政策肯定要受影響,如此一來大西就能光明正大的繼承朱明法統,成爲中國歷史上又一爲正史所承認的朝代。 吳說來說去,其實就是一句話——“大西雖是農民泥腿子打下的江山,可真正治國治天下還得靠士紳讀書人。” 吏部尚書胡默是廣濟生員,前明多次科舉不中,對朱明很是失望,因此於大西政權中同汪兆齡是一貫堅持徹底否定明朝的,故而聽了汪、吳的爭執,立即旗幟鮮明的表示大西絕不能重複朱明老路,將來統一全國之後也當行新政,革舊弊,不給地主士紳過多參與朝政的機會。 大概意思就是今後大西的科舉不許前明官員子孫,甚至地主後代參與,要多讓寒門子弟出來做大西的官,朝廷也要撥重金扶持窮人孩子讀書。 這樣就能避免那些前明官員子弟和地主後代通過科舉掌握權力之後,爲他們的祖上翻案,甚至全盤否定大西起義軍推翻腐朽明朝的正面性。 真要如吳繼善主張的那樣,那千千萬萬爲大西建立流血犧牲的農民算什麼? 辛苦打下的江山又拱手交給那些剝削農民的地主士紳後代手中,那當初泥腿子們又何必鋌身而出造朱明的反,繼續當餓死鬼不好嗎! 吳繼善當然是繼續堅持己見,歷朝歷代以來想要得天下,哪個王者不是積極拉攏士紳的,真要再將從前的過激政策搬到整個北方,使得北方地主士紳和讀書人都同大西不共戴天,大西又怎麼可能成爲取明代之的新朝。 汪兆齡被吳繼善說的真是來了氣,怒拍桌子道:“你這個禮部尚書壞的很,照我看,你哪裏是我大西的禮部尚書,分明還是從前明朝的成都知縣!” “萬歲在四川開特科殺了五千多讀書人,外人都說咱萬歲殺的多了,我看是殺的少了,要是能再多一個你吳尚書,那就正好了。”胡默也是冷言冷語。 “吳尚書當初把家眷送出成都,後來做了咱大西的官又把人追回,倒是深明大義的很。” 汪兆齡話中不無譏諷,其人雖深得張獻忠信任,但於西軍之中其實人緣並不好,原因就是他說話刻薄,做人激烈,做官也不懂圓滑。 大西軍在四川殺了幾千與西軍做對的讀書人就是他出的主意,有人當時勸阻不可,汪言道:“這年頭還怕沒人做文官?” “你們這是什麼話!就事論事,怎的就攻擊起本官來了!” 吳繼善也是有氣,別人怕汪兆齡他卻是不怕的,當下又針鋒相對。汪兆齡更是氣極,今日定要好生駁斥吳繼善一番,否則真叫此人在萬歲那裏進了讒言,又用什麼西洋鬼子,又用什麼朱明狗官,大西的旗幟便是變了色! 正欲怒斥,帳外遠遠卻傳來驚呼之聲,繼而便聽急促蹄聲,原本安靜的大營如同瞬間燒開的鐵鍋沸騰無比。 汪兆齡一驚,不知發生什麼事,正要命人去看何事,耳畔就傳來好多人的驚呼聲:“順軍來了,順軍殺來了!” “什麼?!” 汪兆齡震驚之餘箭步衝到帳外,外間景象只叫這位大西左丞相身心顫了下。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