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9章 大西皇后改嫁

作者:未知
艾能奇、劉文秀的歸降,不僅使數萬西軍將士歸順,減少順西兩家不必要的傷亡,也令大順對西北諸地的攻略再無困難。 艾能奇以定北將軍名義派人前往固原勸說楊皇后,同左丞相汪兆齡奉表降順,並傳檄西北諸地命其部將易幟,暫仍駐原地安撫軍民,待大順接收。 堅持要張獻忠皇后楊氏同左丞相汪兆齡奉表歸降,是陝西總督孟喬芳同巡撫張國柱的意思。 艾能奇同劉文秀雖一個是西營的定北將軍,一個是撫南將軍,但二人是臣而非君。 法理上,張獻忠死後西營只要沒有推出新君,那麼楊氏這個大西皇后就代表西營的最高權力,而汪兆齡這個丞相則代表大西政權(中央)。 所以,只要楊氏同汪兆齡奉表,便代表大西政權徹底向大順朝歸降,哪怕領軍在外的孫可望同李定國依舊不降,他們也不能再代表西營,現仍在西軍控制下的各地官吏法理上也不受孫、李節制提調,從而從根本上瓦解孫、李這兩支西軍的抵抗意志,爲進一步解決孫、李集團創造有力條件。 得悉艾能奇、劉文秀歸順之後,大順監國陸四大爲高興,命李過以興國公領銜文武平定西北,又改任孟喬芳爲甘陝總督,張國柱仍爲陝西巡撫。西北諸地巡撫以下官員任免由孟喬芳推薦,李過總攬,報行營知曉、吏部報備便可。 陸四更寫親筆信給李過,要求注意任用西營有識之士,如前番被俘或投降的西營文臣擇才視用。 如原西營右丞相嚴錫命,陸四對他印象不錯,意可爲佈政人選。其餘尚書、侍郎、學士等人,或選西北任職,或報呈吏部選調山東、山西、河南等地任職,從此使順西人材徹底合流,再也不分彼此。 同時,這些“革命”陣營的西營官員大量補入大順政權,對鞏固大順政權也將起到積極作用和正面意義,否則,大順初期從中央到地方的統治構架不可避免的會充斥大量降官。 這些原統治階級降官的任免,肯定會讓大順這個農民起義造就的政權出現“旗幟向左,實際向右”的局面。 針對西北境內其餘西軍力量,陸四指示以撫爲主。對西北各地的土司力量,卻是授意李過要加大打擊力度,改土歸流,順者爲流官,不順者大軍剿殺,不留後患。 至於張獻忠妻子楊氏如何安排,陸四仔細思量之後給李過兩個方案。 第一個方案就是尊張獻忠爲西親王,則楊氏爲西王妃,可於張獻忠老家或西安建西王府,使楊氏爲張獻忠守節。 第二個方案則是仿明朝舊例,封楊氏爲大順的一品誥命夫人。楊氏是否替張獻忠守節或改嫁,任由楊氏自己決定。 不管楊氏選擇哪個方案,陸四都表示對楊氏及其家族都予以善待,其兄弟子侄有才能者也都可以給予一定官職。 相對第一個方案,第二個方案顯然更加“文明”,也更加人道,畢竟楊氏年紀尚小。 亂世之中,改嫁也是常態,程朱禮綱早已崩亂,倒不虞楊氏改嫁會引發什麼風波。 當然,如果楊氏不肯歸順,則大順肯定無法給予優待。 至於汪兆齡這個大西左丞相,如果願降,陸四的意思是其可任甘肅巡撫。 總之,只要楊氏同汪兆齡能將大西“法統”交出,陸四就絕不虧待。 李過將行營轉來的監國親筆信交艾能奇、劉文秀看,二將看後都沒有異議,當下各自遣人往固原勸“義母”降順。 張國柱從鳳翔趕到華亭幫助李過處置西營歸降事務。 李過現在麻煩的是如何整編西軍的事,這件事可不是僅僅給出兩個軍編制這麼簡單的事。 華亭城下艾能奇、劉文秀統領的西軍有六萬三千餘人,馬鋪嶺那邊有被竇名望收編的兩萬餘西軍,鳳翔、武功、隴州等地收編和俘虜的西軍士卒更是多達十餘萬人,其餘西北各地又有幾萬西軍等待收編,足足二十多萬西軍降兵又豈是兩個軍編制能夠解決的,即使從中汰其老弱只擇精壯,至少也要保留十五萬人。 西營將領任命這一塊,也是問題多多。 艾能奇、劉文秀領軍歸順不僅封侯還給予軍提督官職,那竇名望獻計殺白文選,又收編其部兩萬餘西軍,要不要給予重用?王自奇自降順以後便極力配合順軍西進,整編收攏兩萬餘人一直配合順軍作戰,又要不要給予酬謝? 張國柱卻說這事好辦,首先既然監國同興國公都對艾能奇和劉文秀表態不動其部,那就將華亭城下這六萬西軍編成兩個軍,即第十一軍、第十二軍,每軍三鎮建制,以艾能奇爲十一軍提督,以劉文秀爲十二軍提督。 此外將辛思忠部同王自奇部合編爲一軍,將趙忠義部同竇名望部合編爲一軍,每軍也是三鎮編制。 不過因爲辛思忠同趙忠義原屬第二軍編制,現在將二將各編爲一軍,那麼原先的第二軍如何補充法就需要行營核議,因此辛思忠部同趙忠義部都爲暫編,故可稱暫編第一軍,暫編第二軍。 張國柱建議可由辛思忠領暫一軍進駐蘭州,因爲辛思忠早前在李自成麾下時就同賀錦攻略過西北,對西北人文地理很熟悉,且其慣用騎兵作戰,在西北更能發揮作用。 趙忠義的暫二軍則可以進駐寧夏。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