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購買與建造 作者:未知 由於這日商定完所有的事情後已是接近黃昏了,蕭亦只得從明日開始建堡,劉德勝建議先拆了這三個廢棄的房子,但是蕭亦爲了大家住的地方着想,還是想就先從圍牆建起。 畢竟建造圍牆不是一兩日的功夫,根據劉德勝的計算,四十幾人至少需要十日光景才能把圍牆建個大概。而這十日之內蕭亦還不能就讓大家這麼露宿野外,雖然衆人的身體都是很好。 卻是也經不住常天累日的幹活勞累,如果再沒有個遮風擋雨的地方,一旦要是下起雨來,估計大部分人都要傷風受寒。這時候的風寒可是很麻煩的,鬧不好出人命都是很常見,蕭亦可不想讓這些跟着自己從京師闖過來的部下們有人窩窩囊囊的死於風寒。 蕭亦看着眼前這一片空地,心想着,今後這裏將要興建起一座小堡,這個小堡能是什麼樣的呢,蕭亦很是期待。就在這種期待中,蕭亦度過了在崇禎二年的最後一天。 又是一大早,黃陽起身的時候都不看蕭亦睡覺的地方,蕭亦一定是不在。黃陽早就有感覺,蕭亦自從後山回來之後和以前大不相同了,以前的蕭亦生性懦弱不說,還是十分膽小怕事。 二十年沒有一次早晨是早起,作爲一個農民蕭亦卻是整日酣睡到接近午時才搖搖晃晃的起來喫個飯,讓後又是遊手好閒的無所事事。這便原來那個蕭亦的一天。 而蕭亦自從回來後先是性格變化很大,遇見王嫂他們也是知道說話了,也知道幫着大家一塊幹活了。而過了幾天後更是每天都起的比誰都早,黃陽起身勞作時,蕭亦一般都是跑了好幾圈了。 正想見,“黃陽!快叫大家起身,太陽曬屁股了!開始吧!” 黃陽想當然的點點頭,拍了下石剛的屁股,“老石,大人說該起來了,叫人去!” 石剛正做美夢,不想被黃陽打壞好事,正想發飆,卻聽是蕭亦所叫,頓時一改態度,立刻麻利的起身,和剛剛起來的史路等人叫起大家。 衆人都是眼神惺忪,蕭亦已是在和劉德勝三人商議,蕭亦聽着劉德勝的話,連連點頭。過了一會,蕭亦拍了拍手,“來來來,小夥子們喫飯了,喫飽了好乾活!” 衆人立馬精神無比,轟然應諾。大家先前都知道今日就要開始建堡,都是比平時多喝了一碗,再也不含糊,喝的飽飽的,道是喫飽了幹活力氣力足。 還沒開始幹,蕭亦便是犯了難,本來以爲這應該不會太難,但是蕭亦卻是不知道,這明代的石塊和後世的石磚差了簡直是十萬八千里,一塊明代石磚抵得上後世七八塊左右的紅磚。而蕭亦買的又是實心青石磚,端的實誠無比。 普通一個壯漢擡起一塊僅能勉強湊活,那也是不能就這麼用手砌石頭就幹了,自己想的太簡單了。還要買些工具招些人手纔行。工具方面讓黃陽帶着劉德勝三人去買便是,至於人手嘛,還是得管王常亮索要。 就先把自己屬下這三十戶人要過來吧,三十戶人家,全算上怎麼也得百人多,加上自己這些漢子應該能兩百多人,倒也是足夠了。 既然決定了那就毫不遲疑,蕭亦當時就讓劉通帶着十餘個人看管食飯器具,自己則是帶着大家風風火火的跑去長寧鎮,到了長寧鎮又是分爲兩隊,一隊蕭亦帶着,石剛跟着蕭亦,去找王常亮要人口。 第二隊由黃陽帶隊,王大勇、石剛和史路跟隨,蕭亦給了他們一百兩銀子,讓他們帶着劉德勝三人和其餘的三十幾個人,去購買所需的工具和砂石等物事。 蕭亦手上銀子已是不足百兩,頓時蕭亦欲哭無淚,自己帶人奮勇拼殺、走南闖北兩個月才掙得這四百兩銀子,不想兩日不到已是快花沒了。 蕭亦到了王常亮那裏,蕭亦眼睛一轉,不說三十戶直接說要五十戶人家,讓王常亮吃了一驚,這蕭亦簡直獅子大開口。但是這王常亮果然把摳門發揮到了極致,硬生生將五十戶縮成了三十戶,不過蕭亦最低限度也是三十戶,便是不再多說,果斷的拿着王常亮的令牌就出去領取軍戶了。 等看見自己所屬的這三十戶人之後,蕭亦簡直失望到了極點,這三十戶人大多數都是老弱病殘盡皆是一臉菜色,都不知道多久沒喫飽飯了。 一百二十餘人,其中的青年更是隻有三十幾個。蕭亦卻是不能不要了,聊勝於無吧,蕭亦等這些百姓扶老攜幼的收拾完大包小包的物事之後已又是一個時辰過去。 蕭亦到達長寧鎮大門口時卻是發現黃陽等人已是在那裏等候了不知多久,見到了蕭亦領着民衆到來,大家都是起身迎了過去。 石剛憤恨的看着黃陽,道“看看這些人,一個個弱不禁風的樣,還盡是老人和孩子,那王常亮看來是故意敷衍咱們呢。” 那些百姓聽了石剛的話都是十分害怕,自己換東家了,這東家屬下看來還是不怎麼好相與的樣子,也不知道今後的日子怎麼活,想到此大家都是生出了回去的念頭。 蕭亦制止了石剛,略有責怪的道,“老石,怎麼能這麼說,既然這些人跟着我,那就是和咱們一樣,大家都一樣,知道了嗎以後萬不可再說這種話!”、待得石剛撓頭認錯,道是今後不會再犯之後,蕭亦轉頭問黃陽,“買了多少米?又花了多少兩?” 黃陽點頭,“買了一石米,應該夠喫很久了,一段時間不必再來回跑了。” “劉老,工具買的怎麼樣了”蕭亦衝着劉德勝詢問。 劉德勝笑着道,“在這小老兒正巧認識些東家,價格很便宜的就買到了這些器具。”王大勇上前道,“是啊,在那頭的集市裏多虧了劉老三人不礙面子的爭取我們才花了不到十兩銀子就買到了這些器具。這所有物事只是花了不到八十兩銀子。” 蕭亦哦了一聲,往後看去,果然衆人均是推着一個個獨輪車,車內裝滿了砂石和糧食等物,幾十車的砂石和糧食,還有用大車裝運的各種青石塊。 蕭亦走到劉德勝三人面前,感激的道,“若是建成屯堡,劉老三人當記首功!”劉德勝三人連忙擺手道是折煞他們了。 蕭亦一聲令下,衆人一行接近兩百人,扶老攜幼,人人都不閒着,浩浩蕩蕩的行至三間房。而到了那裏,蕭亦立即爲新到的百姓們分發米粥,還故意在大家的注視下吩咐黃陽了一句,米粥要做的稠些。 百姓們喝到了米粥之後紛紛是感恩戴德,說是跟了一個好上官,很久沒有喝到如此粘稠白花花的米粥了。 歇息了一會之後,蕭亦又將諸人又分爲兩部分,一部分在劉德勝三人的指導下,先是建造城牆,蕭亦準備開兩個城門。 一來城門少便與防守,二來省去了很多功夫。 建造城牆,先是打地基,打了地基之後也纔是建造券門洞,一個券門洞建造頗是費時費力,有些事情都需要劉德勝三人親力親爲,看的蕭亦爲他們擔驚不已。 這時候的城門洞口都做方形的或者做圭角形,蕭亦聽從劉德勝三人的建議,就做圭角形的,其來源是由於建樓用木樑來支承,在磚牆上用圓木成排地平鋪基礎之上,在圓木上往上砌磚,上部再建城樓,這是磚土結合的方式,所以有些地方光是指導還不行,很多地方都需要劉德勝三人親力親爲。 而劉德勝三人也是毫不含糊,拎着工具就是上去一陣丁零當啷。 衆人分爲兩部分,由於百姓們皆是面有菜色,雖然這頓喫飽了,但是也並不能改變他們長久喫不飽飯弱不禁風的體質,只有那三十幾個青壯倒還是可以,看的父母喫的這麼飽,自己也是喫的不錯,都是上前主動討要活計去幹。 蕭亦便是讓百姓們幫助建造城牆,留下了十幾個人幫助和保護百姓們,蕭亦便是帶着三十幾個從北京過來的壯漢來來回回的從長寧鎮搬運糧食和砂石。 衆人皆是熱火朝天的忙碌着,沒有人偷懶,即便是老人和孩子,也是盡心盡力的幫助着大家,搬不動青磚就去幫助裝滿一籃子砂土運送。 不知不覺,已是夕陽西下,黃昏了。 蕭亦再次運送了一趟砂石,剛剛回來。這是今天他們跑的第五趟了,這些小夥子們都是好樣的,雖然和蕭亦一樣,大家都是相當勞累,但是卻是看着已是成型的圭角形券門洞,都是樂的嘿嘿笑着。 自己這可是見證了城堡的平地崛起,半日前這裏還什麼都沒有,現在雖然只是有了一個券門洞,東面的城牆也還只是剛剛打完地基,但是這已經是很大的進步了。 忽的,一個婦人敲鑼打鼓的,嗓門奇高,“大傢伙先別忙了,喫飯了!來,老王頭這是你的,別急,還有呢!”又是轉頭摸了摸一個由於幫助建造而弄的灰頭土臉的小孩的頭,寵溺的笑着,“來,小六子這是你的,多喝點!” 大家趕緊放下手中的活計,蕭亦原本的部下們也都在幫忙分發着粥食,雖然自己還沒喝,但是大家都是跟着蕭亦一日三餐頓頓不拉,都能喫飽,也就不差這麼一會了。 蕭亦只是看着眼前這一派景象,看着拔地而起的圭角形券門洞,足有六七米之高,心情難以言表,這只是第一步,但是這一步對蕭亦和所有人來說,都是一個新的開始。就像今日是崇禎三年的第一日一樣,蕭亦他們也開始了建堡的第一日。 蕭亦又向那個婦人看去,只見這個婦人約莫三十歲左右,由於幫助建堡衣服上都是弄的十分髒亂,但是這婦人彷彿並不在意這些,只是挽了挽秀髮,繼續熱情的幫着分發粥食。 騎在馬上握着戚家刀的蕭亦不知怎的,心中忽的一陣悸動。策馬緩緩向着婦人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