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免費的宣傳 作者:未知 經過了劉亮的事情之後,衆人都看到了蕭亦對於自己屬下的保護力度,王常亮甚至戲稱蕭亦爲最‘護犢子’的總旗。 還好不愉快的事情只發生了這一件,大家參觀過了井之後便是紛紛去祠堂一觀。 衆人到達祠堂,只見有兩名永安堡兵士在門前守衛,這也是蕭亦讓黃陽特意安排的,安排兩名老兵站立於祠堂前,也好讓他們看看我永安堡兵士的英姿。 這兩名兵士並不似外面的衛所軍一般,而是渾身精神,眼神跳躍活力得很,卻是一動不動的站立於門前,二人皆是左手持着藤牌,右手緊握長槍,槍尖絲絲寒意散發而出,二人挺立於祠堂外,看着衆人來到毫不畏懼。 大家看過去,只感覺這二人周身的氣勢。二人目不斜視的盯着遠方,眉頭緊鎖。和自己身後跟着的那些懶懶散散的隨從們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二人便是劉勝和一個小隊長。 眼光離開門前老兵,只見門前一副對聯又是吸引了大多數人的目光, “安英靈,驅韃平賊死沙場。” “中華興,永安鐵軍立於天。”王常亮讀了一遍,讚歎不已。門前劉勝二人聽了對聯,又是將身子站的更加直一些。聽聞蕭亦自己在祠堂前揮筆而就書寫了一副對聯,衆人都是十分讚賞,不想蕭亦光是一個武夫,還是個可以舞文弄墨的武夫。 其實也沒什麼好參觀的,蕭亦屯堡並不算上很大。就算加上之前楊亮的事情一直到衆人離開也沒用上半個時辰。待得蕭亦最後和王常亮拜別離開之後,蕭亦看着王常亮騎着馬的背影,面上的笑容終於散去,露出一股納悶的表情,問道,“黃陽,你看出來這些人來這裏幹什麼了嗎?” 黃陽搖搖頭,“就連方圓十里一些小墩衛的甲長都來了,看這些人的目光好似在尋找着什麼。” 史路來到,“沒錯,這些人中的大多數都是四下查看,並不似參觀,一口喫水井和祠堂也並無什麼值得他們來的。” “有一個什麼甲長鬼鬼祟祟的在拍打着城牆,被我看到了就跑了。”石剛突然道。 蕭亦忽的想到,莫非這些人大多是來看自己建造屯堡是否偷工減料?若是自己真的粗製濫造或許還會真的被抓住破綻,這種時候還會對自己念念不忘的人也就只有一個人,這李尤怎麼就陰魂不散呢。 蕭亦想到此,忽的嘴角一翹,既然這李尤這麼想找死,那自己不如就成全他好了。 長寧鎮李震房內,剛剛從蕭亦那裏回來的一衆墩衛甲長們,還有幾個屯堡管屯官居然大多數是來到了這裏,其中那個楊亮居然是早便是到達,應該是離開了蕭亦那裏便是來到了這這裏。 李尤一等衆人進來便是迫不及待詢問,“怎麼樣,是否有偷工減料的痕跡?” 大多數人搖搖頭,一個甲長道,“蕭亦的人看的太緊了,總有一個人看着我。”有一個也是道,“我也一樣,總有一個人盯着。” 李尤聽了之後大爲失望,李震也是道,“真是一羣廢物,這麼一大幫人去了就沒找到一點紕漏?我還就不信那個屯堡是鐵打的不成?”的確是,這一行不但沒有達成李尤二人尋找破綻的目的,反而是幫助蕭亦在這十里八村的狠狠地宣傳了一把。 來過永安堡的人都是不敢相信這裏在一個月之前還是一片荒地,三間瓦房而已。而對蕭亦的屯丁也是有了些認識。 李尤也是回想,道“大哥,這蕭亦往日在小皇莊可沒有這麼大本事,這屯堡只花了半月就建造完成,如今蕭亦建堡也有一月了,就算有什麼也晚了。” 楊亮忽的靈光一閃,“我離開的時候看到,蕭亦的屯堡外還建造了不少地窩子,如果那些人都加入了軍戶戶籍,或許可以在這裏下些功夫。” 李尤聽了之後也是張口接道,“你們先回吧,楊總旗留下。”諸人點頭,拜別出去,只留下楊亮和那李尤二人商量着什麼。 等到這一次觀看之後倒也沒多大的事情了,屯堡已經完全建成,百姓也都是安頓好了。銀兩也足夠一些時日所需,現在蕭亦每日都是和老兵新兵們一起訓練,再打理一下屯堡,就這樣過去了三四日。這一日,蕭亦剛剛起身,便是從長寧鎮來了一個馬兵,說是管隊大人王常亮有請。 蕭亦整了整行裝,穿戴好自己的總旗官服,戴好腰牌。帶着黃陽幾人去長寧鎮,到達長寧鎮門前,守門的小兵看到了蕭亦居然是笑着直接開門,“蕭總旗來了,快快開門。”明顯是認得蕭亦這一行人的。 進去了之後蕭亦直接一路到達王常亮的住所,這次守門的小校居然是蕭亦第一次遇見的那個,這次那個小校看見蕭亦一行人連詢問都沒有詢問,直接就是進去通報。石剛納悶,“這個小校怎麼不尋求份子錢了?” 王大勇笑着道,“現在大人和我永安堡之名已經在這一帶傳開了,這小校哪還敢管大人索要賄賂。”諸人聽了之後都是哈哈大笑。 進入之後衆人分賓主坐好,王常亮看着蕭亦,“蕭亦,前些時日我派人找到了桃花堡的林平然商談賣人的事宜。” 蕭亦聽到之後精神一震,看來是賣人的事情有進展了。“林平然?”蕭亦重複了一句,疑惑的語氣顯然是沒聽說過這個名字。 王常亮點了點頭,“你初到大同可能沒有聽說過,這林平然是桃花堡的商人,雖說是商人,但是他的家底比起防守大人也是不逞多讓,算作是桃花堡內的一大富戶了。” 蕭亦點頭,他也知道明末商人的情況,商人是明末最爲富裕的羣體,有些商人甚至富可敵國,例如後世的賣國八大奸商之一的範永鬥,早在明朝初年,範氏就在張家口和蒙古地區做生意,歷經七代,傳至範永鬥成爲張家口地區對滿蒙貿易的漢族大富商,時人稱其“賈於邊城,以信義著”。 範永鬥那時更是爲後金偷偷輸送物資和軍需糧草等,而後順治帝更是封其爲‘八大皇商’之一。 明亡之一原因便是這些奸商,而奸商又以晉商爲主。 十人之中有八人有資助後金,即便不是賣國通敵,也是藏富於己不可能幫助朝廷。還有明末的東林黨,只知朝堂爭論,並無任何實事所爲。崇禎初年甚至江南還成立了復社,‘遙持朝政’,造成朝廷更大的弊端。對於這兩種人蕭亦內心是痛恨非常,日後若是有機會定然不會放過一個。 “林平然要以每人十兩購買,你覺得如何?”王常亮爲難的道。 這可真是黑心商人,居然將價格壓得如此之低,這種時候外圍的荒地一畝也才值十兩銀子。 蕭亦腦筋一轉,詢問,“大人以爲如何?”王常亮頓了頓,這纔回道,“可以了,畢竟這個時候流民遍地,想要賣人也是不容易。” 蕭亦卻是道,“大人可以先這樣,開口價四十兩一人,畢竟那些馬賊也是個個壯實,大人可以讓其驗人。” 王常亮聽了大爲驚訝,連連道,“不可不可,那林平然又不是傻子,會花四十兩買你這些馬賊?” 蕭亦卻是笑着道,“本來就是沒打算以這五十兩賣出,大人開價四十兩,林平然定然會於你討價一番,屆時大人便可逐步降價,大人佔據主動,最終所得蕭亦所估會超過十兩一人。” 王常亮斟酌一番後纔是點點頭,說是明日再和那林平然商議一番。 蕭亦拜別之後石剛憤憤不平道,“這黑心商人,居然覺得一個人只值十兩?”蕭亦點點頭,這個他倒是不驚奇,本來便是沒指望靠這些馬賊賣出多少價錢,這個時候人命不如馬貴,那些流民全家甚至不如一頭耕牛值錢。 蕭亦現在已經練了半月的新兵,初有成效,是時候拉上戰場讓他們見見血了,況且存錢又是所餘不多,正好可以賺些銀兩,再行招募。那些新來的流民中可是有半數以上的青壯,篩選出來怎麼也可以再建立幾支小隊了,畢竟自己的人數現在還是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