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瑣事 作者:未知 商議結束後,蕭亦詢問了安柯平的住處,解散了衆人,便去尋找安柯平。 本來是想讓黃娥先回去等着自己。但是黃娥說什麼都不願意離開,把着蕭亦的手就不放。 蕭亦明白黃娥心裏的想法,於是也就不再勸。拉着黃娥穿過一條街就來到安柯平的住處。 蕭亦也有感覺,安柯平自從來到了永安堡之後和以往就不太一樣了,一個是性格變化,另一個就是生活的質量相比以前也有了明顯的提高。 以前住在長寧鎮的時候有個茅草房,衣食皆是最底層,且工錢低微又要被上官貪墨,活的是十分幸苦。 現在不但每日可以喫飽,而且和老母住着磚石房,工錢也是一點也不被貪墨,安柯平和自己的老母是從心底裏喜歡現在的生活。 安柯平就連土地都沒有要,因爲他現在的工錢已經足以維持自己和老母日常所需。 而家中又只有一個老母親,自己又要經常外出,沒有耕地的人力,還不如把土地留給所需要的人。 蕭亦和黃娥到了安柯平家門前,拍了拍門。 過了一會兒,屋內傳出細細索索的聲音。蕭亦知道是來人了,拉着黃娥便是後退了幾步,以便屋內人開門。 開門見到的卻是安柯平的老母,經過一陣詢問之後,蕭亦和黃娥拜別了安柯平的老母,朝着堡東門前一間木屋走去。 這間木屋是專門爲了安柯平處理開荒和記錄新到的百姓所建造的。 爲了方便就建到了東門前。就連建造所用的木材還是劉通帶人去東門外小樹林砍的,日後也是要拆的。 聽安柯平的母親說安柯平這段時間一直都是在小木屋忙到深夜纔回家,很多時候甚至都是喫住就在小木屋。 蕭亦聽到了之後感動之餘也決定是時候招募些新的書吏了,現在事情越來越多,不能一直靠安柯平一個人撐着了。 到了小木屋前,小木屋就建在東門‘驅虜門’前,沒有房門,三面木牆,一頂木棚。 木屋面積也不大,內中一方桌案,一把木椅。 而此時安柯平就趴在木桌上睡着了,即便是睡着,安柯平手中還握着毛筆。 蕭亦示意城臺上守夜的兵士不要出聲,走到木桌前仔細的看了一眼,大部分的都被安柯平趴着擋住,露出幾個名字,蕭亦看了一眼。 ‘韓成空,祖籍宣府懷安衛人,全家五口,可分得田地二十二,耕牛一頭……’ ‘劉龍,祖籍河南順天府齊家莊,全家四口,耕牛一頭。現爲二十四隊刀牌手,因小五臺山抗擊韃子有功,獎銀十兩,羊一頭。’其餘皆是云云此等類似。 蕭亦一轉頭看到黃娥也在認真的看着,黃娥看到在蕭亦看自己,輕輕朝着蕭亦肩膀靠了靠。 蕭亦輕輕做了個噤聲的姿勢,和黃娥朝着自己家中走。 回到了自己屋子,蕭亦和黃娥坐在炕上,其實蕭亦感覺有些尷尬,這種感覺是蕭亦最不喜歡的。 於是蕭亦輕便是起身,輕拍了下黃娥的肩膀,說。 “娥妹,我去外面巡視一番。你先睡吧。”說罷,轉身要離去。 剛走了幾步,便是被黃娥再次抱住。黃娥有些幽怨的聲音傳到耳中。 “哥哥可是嫌棄妹子。” 蕭亦聽了之後急忙轉身,看着黃娥的表情,認真的說:“娥妹,我今天說的都是心裏話。等明日你哥哥黃陽他們買好了需要的物事,咱們就成親。不管那些繁文縟節,直接拜堂,怎麼樣?” 說完緊緊抱住黃娥,黃娥被蕭亦抱住,不斷的點頭。淚水再也無法忍住,洶涌而出,打溼了蕭亦的衣襟。 最後將黃娥安撫好,蕭亦輕輕的將睡去的黃娥放到炕上。小心的蓋上棉被,將自己的外套也鋪在棉被上,疼愛的輕撫黃娥略微凌亂的髮絲。 看着黃娥即便睡去也是略微皺起的秀眉,輕輕嘆了口氣。這妮子需要承受的太多了,而蕭亦也在心下下定決心不能讓她再受到一點傷害。 這才輕輕的走出房門,關上門之後。蕭亦再次坐到了臺階上,此時已是深夜。蕭亦就這麼靠在牆上,看着天空的繁星。 其實靠在這裏是睡不熟的,蕭亦斷斷續續的睡了好幾次,也醒了好幾次,但他卻沒想過進屋子。 緊緊披着厚厚的鴛鴦戰襖,蕭亦起身,看了一眼東方漸漸出現的一抹魚肚白,終於是熬到了早晨。 將鴛鴦戰襖搭在門前的石獅上,蕭亦活動了下已是有些遲鈍的身體,再次開始了一天的晨跑。 就在蕭亦繞着永安堡跑步的時候,蕭亦一邊也在想了許多事。 當跑完的時候感覺熱量再次流淌在體內,好了許多。再回到小木屋那裏,安柯平卻是已經不見。蕭亦走到小木屋前面,想要看看簿子。 “大人,大人怎麼起的怎生早!”安柯平的聲音自身後傳來。 蕭亦一轉頭就看見柯平手拿一個大餅邊喫邊走向自己,難道這就是他的早飯了? “你也不用總管我叫大人了,屯堡剛建好你就在這裏處理事務了,以後就和他們一樣,私下叫我蕭哥便好。” 見到安柯平點頭,蕭亦繼續說,“咱昨夜去了你家中,也聽到你母親和我說的了。雖然現在事情繁重,你也不必從如此早就起身了。還有啊,咱欲再招募些書吏,這件事就交給你了。記着給咱找些能在這裏撐場面,給你黃哥方便的人。你是要跟着咱去長寧堡的。” 蕭亦的話對安柯平透出了極大的信任,也給了安柯平一個準話,安柯平趕緊深深的一鞠。 蕭亦這是把自己當成心腹要帶去長寧鎮了,安柯平激動不已。 “我這就着手招募幹吏!” 蕭亦點頭,再次說,“恩,有什麼難處就去找咱提。咱一定會盡力滿足你的。”見到安柯平點頭,蕭亦再安撫了一會兒,又朝着黃陽家走去。 沒成想,剛走了幾步,便是看到黃陽和劉勝二人,帶着約莫六七個老兵,都是牽着馬有說有笑的朝着東門走來。 看到蕭亦,衆人沒有一絲驚訝。大家早已是習慣了蕭亦早起跑圈的習慣,現在就是有不少人都在跟着蕭亦堅持這個習慣,跑了之後該說感覺挺不錯。 “大人,剛回來?”黃陽迎上來,笑着說。 蕭亦點頭,知道黃陽這是出去購買物事了,叮囑了一番,劉勝也拍着胸脯說是一定給要嫂子做最好的衣服。 待目送了一行人離開,蕭亦便是去找韓侗,商議在昨晚耽擱的事情,這個事情是辦的越快越好。 一路上也是有不少百姓三三兩兩的出來,都是扛着鋤頭,扁擔等物事,還有趕着牛羊的。 一個個都是興高采烈的朝着堡外自家分得的土地走去,對於自家的土地,就算他們是再累,一想起來也是感覺不到累,心中只是高興和對蕭亦的感激。 街上的行人也漸漸的開始多了起來,由於蕭亦穿着的是便裝,鴛鴦戰襖也放到了門前。 百姓們的注意都放在了外面,看到了蕭亦也沒人認出,但是依舊是有人熱情的和蕭亦打着招呼。 沒有那種上下尊卑的感覺,好似蕭亦就是他們的一員,這給蕭亦的感覺很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