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知州有請 作者:未知 近幾日,蔚州境內再次掀起了一次轟轟烈烈的建造大浪潮,在蔚州城操守蕭亦的一聲令下。 蔚州城方圓數十里,原來那些空耗錢糧,卻起不到任何防護作用的墩衛被盡數拆除。 墩衛中居住的那些墩軍被盡數裁撤,帶着他們的家人進入蔚州城或者就近的村堡居住,蕭亦派專人重新分配土地。 這些墩軍和其餘屯堡中的軍戶大多手頭有不符合自己耕種能力的土地,這些多餘的土地被如數上繳歸還,分派給那些沒有土地的百姓和軍戶。 當然,如此做來鬧事者也是層出不窮,蕭亦不想做出任何退步,思來想去,他想到一個絕妙的電子。 這種事情還是讓原州城的人出面爲好,這等‘重任’自然便落到了千總元少恭和把總周定的身上。 元少恭也很無奈,但自己的利益已經和蕭亦綁在一起了,加上先前的大勝,自己手下又有振威一營近千的軍士,說話也就有了分量。 元少恭已經打定主意,自己已經和蕭亦是綁在一根繩上的螞蚱,蕭亦官做的越大自己自然也就越有利,這下他將自己玩世不恭的盡頭發揮的淋漓盡致。 隨着蕭亦的一聲令下,千總元少恭和把總周定帶着麾下振威一二營的軍士開出蔚州,從最近的墩衛和屯堡開始,拿着名冊和戶籍,一戶一戶的清點土地。 元少恭那嬉皮笑臉的樣子讓那些軍戶看着十分不爽,但穿着甲冑的振威營軍士成片的跟在他的身後,加上官兵接連兩次大捷,這些人哪敢說個不字。 只能眼睜睜的看着嬉皮笑臉的元少恭將自家土地交給那些窮酸軍戶,而那些窮酸軍戶個個對着元少恭不斷跪拜。 這也讓元少恭感到滿足,但他可不敢就這麼受了,扶起那些百姓,對着他們苦口婆心的說道是操守官蕭亦的命令。 雖然命令是蕭亦下的,但是執行的卻是元少恭,元少恭和周定代表的是原州城將官集團的利益,蕭亦用當地軍戶中的最高級別軍官去做這件事,相當於軍戶集團的內鬥。 蕭亦的政令並沒有觸及到那些士紳和商戶的利益,這次的事他們也就很識趣,沒有多說一句話,都在冷眼旁觀。 雖然有零星的抵抗事件,但是州城內的當地高級軍官畏懼於蕭亦,沒有一個人敢替他們說話,甚至於最高級別的千總元少恭和把總周定都在替蕭亦辦事。 李二牛就和不知道這件事一樣,一直是什麼人都不見,閉門不出。 士紳和商戶也沒有一個人說話,那些其他屯堡的小魚小蝦就更加掀不起風浪,很快就平息了。 …… 蕭亦早在大戰結束的第二日便派人去將黃娥接到了蔚州城,在蔚州他的權威已經是說一不二,自然是該將黃娥接過來享福。 黃娥來到的時候蕭亦親自出城幾裏相迎,抱着她騎上高頭大馬回城。 這副親密樣子讓許多城內對蕭亦芳心暗許的癡情女子傷心不已,不過時間久了他們就都把目標放到了蕭亦身邊的人身上。 蕭亦見到黃娥的時候,她邊都是紅腫的,一副梨花帶雨的可憐模樣,明顯在桃花堡那邊沒有少爲自己擔心。 當時蕭亦就笑着道:“看來是趙大河沒好好照顧娥妹,好!我這便下文書撤了他的防守官,讓他不好好照顧我的娥妹子。” 這可把黃娥嚇了一跳,趕緊抱着蕭亦道:“別…” 蕭亦看到黃娥着急的樣子,哈哈大笑,大手刮在她的小小瓊鼻上:“說笑一番,娥妹莫慌,莫慌。” 黃娥看着蕭亦,破涕爲笑,粉拳不斷打在蕭亦身上,蕭亦就抱着她直入操守府邸,這一日蕭亦暫且放下了那些讓自己頭疼的事,攜手黃娥在府邸內遊玩。 還真別說,這操守府邸自己住了這麼久了,還真沒好好玩過一次。 後面十分寬敞,假山池塘亭臺樓閣應有盡有,這些也讓黃娥興奮異常,拉着蕭亦的手跑來跑去。 最後玩累了,蕭亦就抱着她靜靜的坐在池塘邊,看着下面來回遊動的魚兒,腦中想的仍是善後事宜,直到黃娥睡去了,這纔將她輕輕的放到自己的牀上。 …… 蕭亦這些日最爲頭疼的便是那些流民的安置問題,前些日子大同總兵官韓世猛來的公文中也明確提出了這個擔憂,他想的很對。 這次打勝後,蕭亦發現,投降的流民佔據了賊寇中的絕大多數,後來統計,投降的流民足有六千七百八十四人,所以蕭亦必須放寬了以往的處置方式。 以往蕭亦遇見的賊寇較少,最多便是一兩千人,那時候爲了造成更大的影響可以全部殺光,總歸是人數不多。 這次投降歸附的流民足有七千左右,蕭亦放平心性仔細看來,這些人大多是無家可歸的百姓,他們家業被賊寇破壞和佔據,不得已纔會被老賊脅裹而來。 他們手中拿着的也多是棍棒,更沒有披甲,當老賊潰逃時大多數人都選擇了投降官兵,這些人實是無辜的,自己也實在下不了那個狠手把他們全部殺光。 他們想要回家的,蕭亦絕不阻攔,但其中的大多數人都不願意走,執意要留在蔚州。 蕭亦就只好要去找知州王湛,這個事就需要知州大人和他的文吏幫忙了。 其實蕭亦也聽聞了王湛得知南門失守,誓要與州城共存亡的事,對於王湛的這種作爲,蕭亦滿心敬佩。 而且王湛對於蕭亦並沒什麼過激的舉動,那些文武之見的隔閡對於蕭亦來書並不算什麼,他更看重的更是王湛的這種作爲。 近午時,一個軍士來報,說是知州王大人派人送來請帖,邀請蕭亦到府上赴宴,知州已協同城內的一干文吏鄉紳和商戶爲蕭大人擺下了慶功宴,再續同僚之情。 這次的請帖來的正好,蕭亦想着也是時候和這位知州大人打打交道了,還有那些鄉紳、商戶,早晚都是要會會的。 隨即蕭亦便通知下去,黃陽、史路五人得到消息,很快帶着一干的主要將官前來,還有李二牛、元少恭、周定三人帶着一干的當地州城將官,來到操守府邸。 他們聽到話後,立馬打起精神,跟着蕭亦往州衙而去。 那蔚州州治所在距離蕭亦的操守府邸也不遠,一行將官很快便到達了州衙門前,知州王湛居然已經帶着一干人等在外迎接了,看樣子已經等了有一會兒。 蕭亦這時才細細觀看起這位知州大人,年三十餘歲,看起來相貌堂堂,身穿着從五品的青衣官服,上面印着一個白鶴的補子。 王湛正是在一生中最精彩的年紀,從他身上蕭亦也感覺到了一身的傲氣,身爲文官總的還是有一些優越感。 蕭亦前來,穿着的正是自己從三品的指揮同知官服,腰間掛着騎尉精美的麒麟銅牌,大紅色的官身,衣上繡着虎豹的補子。 從品級上蕭亦遠遠超過王湛,不過大明向來是文貴武奚,蕭亦雖然品級高,放在往日,王湛一直就沒有將蕭亦放在眼裏,一直都是各打各的水,各走各的路。 今日這樣宴請,主要還是看在蕭亦接連兩次大捷,又聽聞他被總兵韓世猛和撫臺蔡佳禾所看重,兵憲聶可綱也有意將蕭亦培養成親信,這才爲蕭亦舉辦慶功宴,不然蕭亦大捷與否,關他王湛什麼事。 王湛微笑着和蕭亦寒暄那些有的沒的,雖然態度已經很好,但骨子裏的優越感還是讓蕭亦倍感不適,看在王湛城破時的表現上,蕭亦對其也是聞言相待。 緊接着王湛便爲蕭亦介紹身後一干同僚,其中蕭亦自然見到了那兩人,一身青色官衣,人羣中躲躲閃閃的同知鄭文舉與令吏周有成。 這兩人由於與桃花堡的李世有些交情,李世被蕭亦殺了之後便一直想找蕭亦的麻煩,但蕭亦做事卻讓他們挑不出任何毛病,直到了這次。 兩人再也不敢去尋蕭亦的麻煩,只求蕭亦不找他們的麻煩便好,當王湛介紹到二人時,周有成和鄭文舉那謙恭的態度看的黃陽幾人都在暗暗得意。 文官又如何,在大人面前,不還得乖乖趴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