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聖命,永安軍! 作者:未知 蔚州操守府邸的大院內,幾個手持虎槍的永安軍戰兵恭敬的站在四周,最中央蕭亦諸人也是恭敬的站在一起。 前面的是二十幾人,爲首那太監蕭亦看着甚是眼熟,竟還是第一次來傳口諭的那個太監,看來這人上次在自己這喫到了好處,纔會來第二次。 那太監相比第一次充滿傲慢的神情,這次則多了點尊敬,蕭亦得勝宣旨,遠至大同,一路鞍馬勞頓,許多人都不願意前來。 來過一次的王保自然知道蕭亦出手闊綽,相較於其他人的推脫,王保則是主動請纓前來,很容易就拿到了這個差事。 王保身後跟着的除了幾個身着飛魚服,腰配繡春刀的大明錦衣衛外,便是十幾個沿途護送的京營將士,個個駿馬鮮甲,面上看去,端的一派威武不凡。 見蕭亦等人已經準備好,王保尖細的聲音傳來:“聖旨到,蔚州守備蕭亦接旨!” 蕭亦與黃陽、史路幾人對視一眼,帶着府邸內的守備軍士與僕人,全部單膝跪地,面向大地,低頭道:“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府邸內除了永安軍將士盔甲上不時傳來的叮咚響聲,一片的寂靜,王保滿意的哼了一聲,這才錦衣衛手中接過一個暗黃色卷匣。 從中小心翼翼的取出金黃色的聖旨,高聲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西虜犯境,禍國殃民,軍民塗炭,上下臣民無不憎恨,聞聽大同鎮蔚州守備蕭亦擊賊於焦山南二十里,此爲堂堂之戰也,朕心甚慰!軍民歡慶…” “...大同鎮守備蕭亦,焦山一戰,力挫西虜囂張氣焰,斬首千級顯我朝天威,勇冠諸邊,朕心甚悅!擢升大同都司指揮同知,官居從二品,充任大同鎮東路遊擊將軍,並賞內帑銀一百兩…” 蕭亦聽到這裏,本以爲應該宣讀完了,正準備大喊接旨,卻聽這太監看向另一頭,繼續高聲道:“…蕭亦所部,奮勇殺虜,聞得蔚州軍民傳其之名,朕意欣然!蕭亦所部今後亦稱‘永安軍’,全軍賞銀五百,銅銀牌三十副以供升賞將士之用,通傳九邊萬民,奉以爲式…欽此!” 讀完,周圍單膝跪地的將士個個不可置信的看向這邊,瞪大了眼睛,這簡直是… 皇帝欽口命名,這讓所有人激動的渾身戰慄不止,永安軍之名,今日起將聞名於諸邊,作爲永安軍的一員,怎能讓人不激動! 喝聲尤甚響亮,幾十人的府邸守衛,聲音竟比百人還要高,蕭亦也是隨同站起,滿心的激動之情。 高吼謝恩後,手都抑制不住的有些抖動,接過聖旨,又一一接過官服告身、銅牌、銀牌、內帑銀等物,按照規矩,每接過一物蕭亦都要扣頭謝恩。 交接完畢後,王保微笑着對蕭亦道:“蕭將軍,恭喜了。” 蕭亦還沒來得及說話,又見一兵部官員出列,身着青色官身,高聲道:“兵部武選司察大同鎮東路遊擊將軍蕭亦,克謹、忠職,有大功於國,特授上騎都尉榮勳,望盡忠於國,再立新功。” 那個傳話的兵部文官後看了一眼蕭亦,從他的眼神中,蕭亦沒看見一般文官的倨傲,只見那人矜持一施禮。 “下官兵部侍郎董詠,這位便是蕭將軍吧?” 蕭亦看着眼前這人,見其以禮相待的樣子,以往來宣讀的兵部官員個個一副倨傲樣子,好似這裏是窮鄉僻壤一般。 次次都是宣讀完就立馬走人,根本不願多留,更別提與蕭亦寒暄了。 這人與衆不同,蕭亦對其也是頗有好感,抱拳施禮道:“有勞大人垂問,末將正是。” 言罷,那董詠在蕭亦身上腳下來回掃視,卻不發一言。 王保對着蕭亦微笑道:“咱家不久前曾來過一次,這次居然又是一副新面貌,蕭將軍幾次大捷,現京師已經傳開了。” 董詠雙手一握,高舉衝京師方向,繼續道:“皇上詔令將斬首運抵京師的西虜奴賊首級在西市堆疊,每日觀者如雲,日夜不斷,下官去了一次也沒有見到,蕭將軍此次可是人盡皆知了。”說完眸子緊緊看着蕭亦。 蕭亦雖然心中高興,但面上卻沒有什麼反應,微笑道:“全賴聖上洪福,諸將士浴血奮戰,末將不敢居功。” 董詠細細看了蕭亦幾眼,心中道:此人得勝卻不居功,當可有大成就。 面上卻是微笑道:“蕭將軍所言甚是。” 與董詠寒暄幾句,蕭亦衝王保道:“公公一路鞍馬勞頓,還請府中休養片刻,再行離去。” 蕭亦差點習慣性的說成了‘下官’,還好出口之前改了過來,纔沒有鬧出笑話。 王保心下大喜,看來這一趟又沒白來,這蕭亦的活就是好做,以後定要多多多前來大同,笑道:“好說,好說…” 說完,雄赳赳氣昂昂的進了府邸。 那公公與隨行諸人進了府邸後,石剛與王大勇再也忍不住,哈哈大笑。 黃陽、史路、劉通三人反應也不小,周圍的守備軍士個個笑逐顏開,歡喜的差點蹦起來。 周邊一衆人以無比羨慕的眼神看着蕭亦,李二牛、周定二人站在蕭亦身側,心下同樣很高興,但更多的感覺是羨慕。 元少恭用複雜的眼神看着蕭亦的背影,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石剛等人立馬便去了軍營,說是要將這個好消息告訴所有的永安軍將士,蕭亦則是走進大堂,與王保、董詠不斷寒暄說笑。 時間過的很快,兩個時辰後,王保一行人就要離去,蕭亦早命侍女備好一錠白銀,悄悄交予王保。 所以臨行時這王保是滿面的笑容,彷彿一路而來的牢騷全都不見,對蕭亦是頗多讚揚之詞。 兵部侍郎董詠在京營士兵的協助下騎上馬,環視一眼蔚州城,見到蔚州城的幾百門火炮,又見到周圍百姓自發組織的歡送。 對蕭亦拱手施禮道:“此來一番,才知蕭將軍與衆不同,方纔多有得罪,勇冠諸邊,蕭將軍實至名歸。” 沒想到這董詠作爲文官,竟然對自己如此看好,蕭亦驚訝的同時也連忙抱拳回禮:“大人說笑了,末將不過是保一方安寧,上陣殺賊而已。” 董詠哈哈大笑:“好,好一個殺賊而已,這便告辭了,後會有期!” 見董詠一行人駕馬離去,蕭亦微笑起來,這董詠應該是自己接觸的第一個京官,與其交談時蕭亦沒見其有一絲的倨傲。 一直都是以禮相待,而董詠談話間盡顯浩然正氣,也見到其官服側尚有不少補子。 蕭亦詢問時,董詠沒有一絲的不堪之色,反而是滿面的自豪神色,侃侃而談,有條有理。 在蕭亦看來,應是胸有成墨,不過這樣的人竟只是一個小小的兵部侍郎,反觀那些內閣諸臣與東林諸臣。 個個一副正人君子的模樣,比起武將來,反而更加奸詐且難以辨別,內中各人幹了什麼勾當,也就只有他們自己清楚。 看着董詠駕馬,有些笨拙的身影,蕭亦輕笑一聲,喃喃道:“此人不同於其他文臣,值得結交,日後若是去往京師,應當拜訪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