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大清洗 作者:未知 當蕭亦推開臥房門後,擡頭便看到一個身着綠色衣衫的女子坐在搖籃邊,一邊哼着小曲兒,一邊輕輕搖晃着搖籃。 進入溫暖的房間後,蕭亦在外的強硬轉瞬間便化爲烏有,只剩下鐵血柔情,緩緩走到這女子身後。 聽了幾秒後,蕭亦從後面一把抱住這女子。 能明顯感覺到黃娥身子猛的一顫,而後立即回過頭來,看到真的是蕭亦,黃娥喜極而泣,摟住蕭亦,淚水再也忍不住。 “娥妹,我有愧於你,就連…” 話還沒說完,黃娥捂住蕭亦大嘴,哽咽道:“夫君得勝歸來,不要說這些了,來看看定兒。” 蕭亦仍是摟着黃娥不願放開,兩人走到搖籃邊,看到一個白胖白胖的嬰兒安靜的臥在裏面,睡得正香甜。 看過去,居然與蕭亦有幾分神似。 不經意的將手輕輕放到嬰兒胖嘟嘟的臉蛋上,蕭亦咧開大嘴看了一眼黃娥,嘿嘿一笑。 黃娥靠在蕭亦堅實的胸膛上,只是靜靜的點點頭,兩人都是一臉微笑的看着搖籃裏的小胖子。 正這時,搖籃裏安靜睡着的蕭定,睜開眼睛,居然一點都不認生,伸出肥嘟嘟的小手就朝蕭亦伸去。 蕭亦大笑幾聲,看着搖籃裏咯咯樂的小胖子那是越來越喜歡,自己的兒子就是不一樣。 摟着黃娥,笑道:“看來吾兒今後定有一番大成就!” …… 崇禎四年九月中旬,這一日距離上次的事已經過去了十幾天。 上一次,也就是大軍回到蔚州的第三日,永安軍戰後例行假期剛一結束,遊擊將軍蕭亦立即下令全城戒嚴。 雖然百姓不知出了何事,但卻沒有多少害怕的,有永安軍於此還能出什麼事,大多是飽含期待。 沒過多久,振威營軍士以各甲爲單位,由李二牛、元少恭、周定三人帶領,先行開出蔚州城。 前往蔚州境內的各屯堡、村莊抓捕那些與上次變亂有關的人,但只抓首惡,對於那些受到脅迫的丁口抓起來後,只是言辭告誡一番莫要再犯,便將其放歸。 其回到家後多是對蕭亦感恩戴德,再也不敢做出蠢事。 與此同時,蔚州城內更是風聲鶴唳,一隊隊永安軍甲士手持遊擊將軍蕭亦的軍令與文書,凡是參與過上次變亂的豪族、士紳、商戶無一漏網,那些到處遊蕩的地痞混混亦是打擊目標。 大開府門欲是破財免災的還好,起碼暫時留得了一番性命,但大部分的人仍是打着小心思,集結家丁與僕人負隅頑抗。 但怎麼是永安軍的對手,過不了多久府門就被永安軍甲士暴力破開,與伍家那次如出一轍,永安軍甲士衝進去後,抵抗的越是激烈,越是毫不猶豫的格殺當場。 不到三天,蔚州當地的豪門大族就有二十幾家被滿家格殺,但那些放棄抵抗的丫鬟與僕人,蕭亦皆是遣返回家,讓他們幫忙種地。 對於那些被抓住的家丁,則是被振威營軍士看壓往採礦廠,做勞苦力活贖罪。 血腥之氣散佈蔚州,在這樣的殘酷鎮壓之下,以往皆是盛氣凌人的豪族士紳,莫不驚心膽顫。 銀兩、財帛源源不斷的被充入軍費,數千畝官田被收歸官用,後皆用來發給後來定居的流民。 “將軍誅殺豪族了!” “永安軍出動了!” “殺得好!” 雖然殘存的豪族皆是猶如驚弓之鳥,整日閉門思過盯着外面的動靜,茶飯不思。 但百姓卻仍是集市、談笑等往日如常,更有甚是整日歡呼雷動,爭相燃放炮竹以慶賀,看永安軍甲士押着那些豪族趕赴刑場斬首,好似春節一般。 但好景不長,蕭亦如此大的動靜自然驚動了大同東路的不少官員,蔚州乃是大同東路第一大城,集結着東路的大多數世家大族。 自然也有數不清的大小官員受了他們的好處,蕭亦如此一做,事情就連東路兵憲何可綱都瞞不住,甚至直接有人呈報到了撫臺蔡佳禾那。 蔡佳禾那日正與孟西平詳談淩河之戰,越聽越是心驚,尤其是長山一戰,聽孟西平所言,幾乎就是永安軍以一己之力打敗了阿巴泰的兩藍旗,戰力竟然恐怖如斯。 正聽着,一吏員慌慌張張跑來,蔡佳禾有些慍怒,道:“出了何事,竟如此慌慌張張,成何體統!” 孟西平訕笑道:“撫臺大人,末將還有事,就先行離去了。” 見孟西平如此識趣,蔡佳禾微微一笑,拱手道:“那本撫臺便來日再尋孟將軍。” 等到孟西平離去後,蔡佳禾隨口問道:“說吧,出了什麼事,是不是上頭有話下來了。” “不,不是,是蔚州…” 蔡佳禾剛抿了一口清茶,淡淡問道:“蔚州?現在蕭亦與那永安軍聲威正盛,就連聖上都是讚歎有加,還有什麼人去尋蔚州的麻煩?” “不,不是有人尋蕭亦的麻煩,是蕭亦…前些日蔚州動亂,被蕭亦留在蔚州的振威營統領李二牛率軍平定,起初蕭亦回到蔚州並無任何動作,都以爲他不會怎麼做,誰成想…” 蔡佳禾聽到這裏,聯想到以往蕭亦做的事,急急放下茶杯,問道:“什麼?蕭亦又做了什麼事?” “他…他抓捕了六家豪族斬首於市,格殺了抗拒搜捕的二十幾家…”這官吏說到最後,話音已經越來越小。 “且幾乎都是滿門誅殺…” “什麼!?” 蔡佳禾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蕭亦誅殺了二十幾家東路的豪族,他怎麼能下得去如此的狠手? 他還是人嗎! 想到這裏,蔡佳禾頹然坐回椅子上,聯想到蕭亦往日的種種作爲,愈發覺得毛骨悚然。 細細斟酌,蔡佳禾心中越來越覺得,若是讓這樣的人做了下一任的總兵官,那大同豪族豈不是要被他殺光了? “你先回去吧。” 當晚,大同巡撫蔡佳禾奮筆疾書,連夜擬好了一份奏疏,遣人速速送往京師。 …… 現在的京師,對於蕭亦的升賞已經議論了整整半月。 八月末時,薊遼督師孫承宗,三府整飭盧象升、平遼總兵趙率教,遼東總兵祖大壽、副總兵何可綱等數人聯合上疏。 請蕭亦爲大同下任總兵官,頓時間,朝堂爭議不休。 大明朝廷的弊端再次出現,距淩河大捷已是半月有餘,但如今就連個升賞章程都沒有擬好,而大同鎮總兵官之位,已經空缺半月有餘。 這一日的朝會,一匹快馬拿着一份奏疏,從大同疾馳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