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後金軍兵至聚落所(爲大夥的給力打賞加更!)

作者:未知
邵鄉永報告後不到一日,便有一騎自聚落所而來,是爲聚落所守備包炳求援文書。 據文書上所寫,後金軍渡河後自虎峪口、高山衛城、白登堡呼嘯而過,未做停留。 而虎峪口、高山衛諸城、白登堡等地官軍皆是聞之色變,驚恐異常,在城內見到後金與蒙古騎兵從城外經過都感覺心下不安穩,更別提會出城拒敵了。 後金蒙古聯軍到達聚落所城外後居然駐軍紮營,一改先前迅速之態勢,反而在城外木林建造攻城器械,作勢兵圍聚落所城。 聚落所城原本只有數百操備官軍,但包炳接到蕭亦戒嚴文書後一方面嚴格執行,一方面在聚落所周圍村堡與城內積極招募民勇協助守城。 打開塵封多年的軍械庫,那些衣甲雖然破爛不堪,但卻遠比什麼都沒有來的要好,發給民勇後倒也成了小三千的規模。 但包炳卻也知道,此次後金來勢洶洶,單憑這點人馬自然難以阻擋後金,他還知道。 聚落所城乃是大同鎮城以北之藩屏,若是聚落所城有失,不提他包炳會掉腦袋,就連總兵官蕭亦也不會有什麼好果子喫。 聚落所城丟失後,大同鎮城也將直面韃虜劫掠,蕭亦在大同鎮城做的風聲水起的均分田地等事便有如泡影,包炳遂派快馬趕赴鎮城求援。 接到求援文書後的蕭亦非常重視,當即召集永安軍九營大小將官登堂議事,諸將濟濟一堂紛紛發表意見,卻也各自不同,一時間難以拿出個章程來。 蕭亦一邊聽着諸人的意見,一方面也在不斷思慮。 如此之快便遭遇後金哨探這也是蕭亦未曾料到的,看來還是小看了多爾袞。 若只是阿濟格做主將,蕭亦自然不會有此擔憂,以阿濟格那狂妄自大的性格是不可能去設哨探的。 明軍的望風而逃往往給那些後金人一種畸形的自信,相信自己只要是一起身,便足以嚇得孱弱的漢人屁滾尿流,只要衝到近前,明軍便會潰敗。 事實上,在遇到永安軍之前,後金蒙古聯軍的一切戰鬥還真就是如此情形,長此以往,就連那些歸附過來的蒙古牧民也變得奮勇起來。 早知道漢人如此之膽怯怕事,他們蒙古勇士真該多多入關劫掠,若是能因此獲得前程可是好處多多。 後金軍與永安軍中皆有一套嚴明的賞罰體系,永安軍中分爲大中小三等功,每季一結算,或可升職或可留任,以此激勵軍士戰心。 而後金軍中則稱其爲前程,這也有一種好處,不管你是蒙古八旗還是漢軍八旗,與女真騎兵都是一樣的。 從一介小民到一等功只需要十二個前程,即使是拿到了半個前程,也可受封爲拖沙喇哈番爲的世職,與大明的雲騎尉一個等級。 不過無論皇太極如何看重漢人,在後金中仍是以民族將人分成了三六九等,這第一等自然是女真。 第二等則是那些歸附的蒙古人,蒙古人中也分成許多等級,最高的要屬科爾伈等大部落,其後纔是那些小部落。 第三等也是最後一等,視作與豬羊同等的,自然便是漢人了,漢人中又分爲漢八旗、漢民、阿哈等自是不必再提。 對於這些蒙古人來說,只需要拿到半個前程,得到那個世職便可以擺脫最下層的命運,雖然與女真世職待遇仍是有所不用,但已經足以他們爲之眼饞不已。 多爾袞照常散佈哨探之舉砍在揚武大將軍阿濟格眼裏,那便是十足的挑釁行爲。 但阿濟格縱然不滿,也不會說出什麼來,他深知多爾袞備受皇太極的信任,此舉也是居安思危,自是無話可說,只能悶悶怨憤而已。 對於兵圍聚落所城一事,蕭亦也是斟酌再三。 當日永安軍諸將匯聚一堂,黃陽作爲整個永安軍的副統領,自然要先拿出意見。 “稟軍門,此番奴賊必是爲報淩河之仇而來,聚落所城低池深實在是難以抵擋奴賊,不若引至城下決戰,憑藉堅城利炮定可完勝奴賊。” 黃陽的說法便是穩重的做法,若是正常情況下,此當是目前最爲穩妥的做法。 劉通與顧琳隨後出列表示贊同,但石剛與王大勇出列抱拳道:“軍門!不可坐視聚落所被奴賊圍攻而不管,如此做來,我永安軍與那其餘官軍又有何不同?” 此話又得到不少將官支持,因爲朝廷的官兵往往便是畏敵不出,永安軍若再守城坐視奴賊搶掠大同,必爲人所稱惡。 商議許久,楊利清踏出一步,道:“軍門,末將以爲,可出城與建奴一戰!” “哦?爲何可戰?”蕭亦當即反問一聲。 楊利清見諸人目光看來,沉着道:“回稟軍門,我永安軍之精不比其餘明軍!”說到這,楊利清在大堂中繼續高聲道。 “衆位兄弟難道忘了嗎,長山一役,我永安軍兩千老卒遭遇建奴數萬騎兵,軍門軍令如山,人敢當先,一戰而斬首數千!末將以爲,我永安軍不必妄自菲薄,大可出城與建奴一戰,也教天下人看看,是那建奴不可敵,還是我永安軍不可惹!” 楊利清之言說的堂中諸人皆是躍躍欲試,確實,半年前永安軍僅有兩千多人時就曾在野戰擊敗後金,此刻有精兵萬餘,又有何可懼!? 言及於此,衆將紛紛請戰,蕭亦看着楊利清卻並未說出什麼,只是擺擺手示意其坐下。 黃陽聽到後也是連連點頭,抱拳道:“軍門,若是出戰,城內可未曾全部平靜,不可不防。” 衆人恍然,都想起來城內還有一家巨頭未曾處理,若是全軍盡出,難免後院起火得不償失。 聞言,蕭亦冷哼一聲,道:“那黃雲發與建奴來往密切自以爲本軍門不知,如意算盤打的倒是響!” 黃雲發蕭亦遲遲未動自然有各方面的原因,其餘的豪族蕭亦可以動是因爲其勢單力孤,身家幾乎都在大同,蕭亦隨便安個罪名就可以將其連根拔起。 但黃雲發則不然,其不僅在朝中有人相幫,山西其餘幾家鉅商與其亦是來往甚密,各處都有分號,可謂是牽一髮而動全身。 所以雖然蕭亦對黃雲發的勾當心知肚明,但卻還不能應付了事,在有足夠的證據構成罪名前,蕭亦不能動這黃雲發。 不過所有永安軍的將官都明白,這也只是時間問題罷了。 石剛叫罵一聲:“娘希匹,就先讓這秋後的螞蚱可勁蹦躂,俺早晚給收拾了!” “老石說的正是,俺也早想着收拾了這隻螞蚱!” 王大勇哈哈大笑,連連贊同。 黃雲發留在鎮城中始終是個隱患,雖然其整日一副不問世事的模樣。 但蕭亦卻一刻都未曾對其放下心來,黃府中的一千披甲家丁可不是喫素的,戰力比起原鎮城的官兵都要高,總是要派人防備的。 所以蕭亦當即下令:“鎮撫官董英華即日起統帶鎮城民壯、振威營士卒,接管永安軍防務。” 鎮城總戍鎮撫官董英華聞言立即出列,抱拳高聲道:“下官接軍門令,必竭力以守鎮城!”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