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請職 作者:未知 時間拖的越久,朝堂上對於如何處置永安軍按兵不動一事便爭吵的越是激烈。 起初,聽聞此事後的朝臣個個是義憤填膺,都想要處置蕭亦,但連議數日後他們發現,如今朝廷內憂外患,一時間的確是拿蕭亦沒辦法。 如今登萊各府孔有德、耿仲明等人兵亂還未曾平定,南方各省官軍更是連連潰敗,糜爛不止,其餘等地山匪更是多如牛毛。 終於,在崇禎五年十二月月十二日中旬某日,隨着一封山西邸報的到來,這種矛盾被激發到了頂點,終於達到了不可調和的地步。 這一日,京師大風呼嘯,沙塵霾動,一騎手持邸報自山西而來,從永定門狂奔而入。 直達皇城後,將這封邸報交給一個宮外的小太監,後又是馬不停蹄的回山西而去。 而此刻,皇極殿上羣臣正爭議不休。 崇禎面相平和,但衣袖中緊緊攥着的雙拳卻暴露出他的內心其實並不平靜,聽着階下這些朝廷重臣的爭吵,崇禎心中愈發覺得不耐煩。 雖然爭議聲很大,但太監那特有的尖刻嗓音仍是傳到了殿上所有人的耳中。 “皇上,不好了,遼州...遼州!” 看着這名風風火火趕來的太監,殿上的諸臣皆是滿臉的驚慌神色,崇禎聞言則是猛的從龍椅上站起來。 指着這太監的手都有些顫抖,面色潮紅,急促的問道:“快說,遼州,遼州如何?” 崇禎的所問也是殿上羣臣所想,這太監哪裏見到過這種場景,見衆人目光聚齊而來,當下是變得戰戰兢兢,抖動着身子伏跪到地上,疾聲痛哭。 “陛下!遼州...失陷了!” 聞言,崇禎心裏頓時‘咯噔’一下,雖然方纔見到這太監的驚慌模樣,崇禎心中已經有了些預料,但聽到這話仍是一時難以接受。 頹然坐了回去,喃喃不已,見了崇禎的樣子,殿上羣臣也是愁眉不展,束手無策。 現在山西的局勢愈發不可收拾,賀人龍、李卑、艾萬年三將率本部進關中後,並未有好轉,反而更是接連傳回兵敗消息。 宣大總督張宗衡、巡撫許鼎臣內爭,皆欲以三將兵爲己部,賀人龍等初到,一時間總督、巡撫不合,竟不知遵何人號令,無所適從。 藉此時機,農民軍趁機入據磨盤山,共商後分其衆爲三。 一部由閻正虎率領,佔據交城,直逼太原府城;另一部由邢紅娘、上天龍共同率領,佔據吳城,進逼汾州;最後一部聲勢浩大,由紫金梁、張獻忠率領,接連攻陷沁州、武鄉各地。 十二月中旬,農民軍陷遼州。 攻陷遼州後,農民軍聲威達到頂峯,每日望風而投者甚衆,張獻忠處死知州李呈章、鄉官楊於楷、張友程,緊接着舉人趙一亨、侯標等人一併處死。 聽聞此事後,朝野更加震動,農民軍在山西境內攻城略地,遼州都已經被攻陷,若是汾州失陷,下一個恐怕就是太原府城了。 若是提到太原府城,就不得不提到晉王。 朱棡是朱元璋與馬秀英所生嫡三子,爲明成祖朱棣之兄,於洪武三年四月封晉王,十一年就藩太原。 第十一代晉王朱求桂薨逝於崇禎三年十一月,其子朱審烜現在還不是晉王,前些年襲爲晉世子,按歷史上發展,朱審烜崇禎八年纔會封爲晉王。 不過即便如此,那閻正虎率領的一部農民軍一路告捷,緊逼太原一事也讓朝堂驚動。 晉世子朱審烜知道農民軍直奔太原而來,自然是驚恐異常,連連向朝廷告急,接到晉王府告急後的崇禎皇帝更是顯得坐立不安。 崇禎皇帝聽着殿上激烈的爭吵聲,不知緣何,對羣臣更加厭惡,直接起身拂袖而去,留下一幫大眼蹬小眼的臣子。 一旁侍立的司禮監秉筆太監王承恩跟了崇禎多年,自然猜到了崇禎的心思,當下是上前尖聲道。 “皇帝身子弱,吹不得風,退朝吧~” ...... “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按例的朝拜之後,羣臣便即四散離去,離去時仍是對此事議論紛紛,周延儒剛剛轉身,卻感覺到身後有人拍了拍自己,當下一回身。 “哦,原來是王公公。” 眼前的王承恩看着離去的羣臣,陰陽怪氣的道:“哎,這些日子,陛下爲永安軍這事可是操碎了心喲~” 周延儒皮笑肉不笑的道:“不知公公找我來所爲何事?” 王承恩笑了笑,說道:“這是奉了陛下的口詔,說是大殿上不如中書房清淨,是賞還是罰,今日總是要拿出個章程來。” 聞言,周延儒當時便明白了,拱手告了聲罪,隨着王承恩去了。 到了中書房,卻並沒有見到崇禎皇帝,而看見了當今禮部尚書溫體仁,錦衣衛指揮使駱養性、兵部尚書張國維、吏部尚書、戶部尚書等一干的朝廷大員。 王承恩走到前面,說道:“好了~,人都到齊了,今兒在這中書房裏的可都是咱大明的頂樑柱,皇帝讓咱家叫你們來,就是要讓你們今兒在這議一議,到底是賞還是罰,到了得拿出個章程來。” 聞言,溫體仁率先出列,看了一眼王承恩與周延儒,拱手道:“現在這形勢可不容樂觀,依本官看,還是要對蕭亦溫和對待,讓永安軍與賊寇互相消耗爲上。” 衆人聞言議論半晌,皆是連連點頭,王承恩也是不斷在點頭,他自然知道崇禎皇帝是怎麼想的,只是有些話,是不能身爲皇帝的崇禎親自去說的。 想到這,崇禎皇帝看了一眼左側,陰陽怪氣的道:“駱指揮使,若是咱家沒記錯,錦衣衛在大同可還有不少細作吧,蕭亦到底是想要什麼,說說吧?” 聞言,駱養性臉上頓時露出爲難的神色,道:“說來慚愧,這大同的衛所不是沒有,但整日報上來的也都是些說蕭亦如何如何好的話,就連家小都不聲不響的接到大同去了...” 聞言,屋內的衆臣都有些驚訝,駱養性這話說的再明白不過了,這大同鎮的錦衣衛不知道什麼時候,不是被那蕭亦收買,就是被取代了。 看着中書房中各位重臣的震驚神情,駱養性也是哭笑不得,忽然想起什麼似的,繼續道。 “不過消息還是能傳回來一些的,就是不知道是不是那蕭亦指使...” 聞言,周延儒沉吟道:“說。” 駱養性見狀則是一咬牙,道:“據大同鎮細作傳回的話,說是那蕭亦整日稱無權干涉山西事務,非要個山西總兵的名頭,才肯率永安軍南下。” 聽到這話,堂中的大明柱石們個個都是破口大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