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哪裏來的野狗? 作者:未知 進城後的所見所聞更是讓李邦華等人喫驚,誰又能想到,京師裏達官顯貴們避之不及的窮酸之地、苦寒之地,如今竟能繁華如此。 李邦華一行人經過了兩層甕城,走了許久纔到一處名爲‘月城’的甕城(形似彎月,故得名月城)。 這三座甕城都很大,內中集市、寺廟、街巷錯綜複雜,但這並不算什麼,讓李邦華一行人喫驚的是,這大同城裏三成外三層的嚴密防守。 城牆之上,女牆周圍,街巷之中無不是一隊隊頂盔貫甲的兵士。 僅僅是經過一條大街的途中,李邦華等一行京師的人就遇到了五六隊身披灰黑色衣甲的兵士,由此可見大同城防衛之森嚴。 通過甕城後這才走到大同城的內城,也便是原大同城,按李邦華一路的估算,得到的結果讓他不敢相信。 這大同城的繁華已經與京師相差無幾,街頭上人頭攢動,到處都是沿街叫賣的小商小販。 路邊幾乎都是中原各大商號的分鋪,許多商戶擠破了頭都想到大同城開設分號,董英華不禁去想,按照現在的發展速度,怕用不了幾年大同城就要超過大明京師,成爲中原第一大商貿中心。 此刻,站在一間氣派的府邸外,整座城的權力中心,看着牌匾上金光閃閃的“徵西前將軍大帥府”八個字,李邦華卻忽然有些不知所措。 這種感覺很奇特,李邦華以往在朝堂上與崇禎帝擰着幹,即使弄的崇禎皇帝龍顏大怒,也從無絲毫無從下手的感覺,往往都是思如泉涌,但現在這種感覺李邦華卻解釋不出來。 正巧剛從門內走出來一個身穿常服的人,看上去好像是名官員,李邦華連忙上前,拱手道:“本官是都察院御史李...” 不等李邦華說完,剛出門的董英華心下一動,但想起前些日蕭亦親口對自己的吩咐,也是波瀾不驚的道。 “原來是李御史,我家大人久等了,可有名帖帶來?” 哦了一聲,李邦華轉頭示意,隨即身後那錦衣衛千戶昂着頭上前出示名帖。 董英華裝模作樣的看了幾眼,點頭將名帖交還後,說道:“李御史且在此稍等,待本官通知大帥。” 聽到董英華的自稱,那錦衣衛千戶就要發火,但一想起城門經歷的事便強壓下去火氣,看了一眼周圍的衛兵。 衣甲盡是鐵甲,五大三粗的模樣比起那些守門兵士看上去又十分不好惹,怕是那蕭亦的家丁,當下沒了半分發怒的想法,只得不斷賠笑。 李邦華也是慍怒,怎麼這大同城的人都不知道禮法?區區一個府內侍官,居然也敢在他堂堂左都御史面前自稱本官? 不過想起此次來的目的,李邦華也只得先嚥下這口氣,等見到蕭亦的面再說。 朝門內看去,李邦華等一幫京師來的人差點驚掉了下巴,那帥府正堂外正排着滿滿的一列人,看他們的樣子,李邦華就算用腳趾頭去想,也能知道這些人在等什麼。 若都是窮酸的民戶李邦華倒還不至於如此喫驚,這些人雖然個個擠的直嚎,但身上的起碼也是那大紫綢袍,手裏拿着名帖,看上去居然都是些富貴人家,有商戶,也有豪族。 董英華繞過門前擁擠的隊列,從側門進了蕭亦的書房,進去後一拱手道:“大帥,京師的人到了。” 聞言,蕭亦埋在書案間的頭揚起,頗有興趣的問:“可是說明了身份?” 董英華道:“是都察院左都御史李邦華,這次皇帝也留了個心眼,只說是這李邦華回來探親的。” “李邦華?” 蕭亦聽後笑了一聲,董英華不明所以,輕聲道:“是不是讓他從側門進來?大帥也好...” 卻見蕭亦擺了擺手,再次將頭埋到桌案中,淡淡道:“既然這李邦華是來探親的,那就讓他在我這大帥府好好探探,晾着吧。” 聽到這話,董英華好像有些沒反應過來,驚愕道:“晾..晾着?” 雖然沒明說,但所有人都知道,這李邦華名爲探親,實則是代表着朝廷的意思來的,也就是崇禎皇帝的意思,董英華是怕蕭亦如此去做會引起麻煩。 蕭亦自然董英華的顧慮,當下也並未多說什麼,只是叫董英華去如實轉達,不過董英華哪能如實說,只是藉口蕭亦處理政務繁忙,無暇他顧。 可以試想,在京師順風順水的李御史聽到這話後,是何等的暴跳如雷,不過無論怎樣憤怒,李邦華也只能打碎了牙往肚子裏咽,有苦說不出。 李邦華一行人在侍女的引導下穿越擁擠的人羣,走到寬敞的大堂裏坐在客座上,等待蕭亦出來見面。 等待的時候,李邦華皺眉看着門外那些排隊的人,冷哼一聲,開始緩緩觀察起大堂的佈置來。 李邦華以往根本沒來過這大同城,所以也就不知道原來韓世猛是怎麼佈置的,不過他卻去過幾次其他武官家中,對於武官府內的佈置也自詡算是瞭解。 現在看到蕭亦府中的佈置卻有些納悶,就連那些地方總兵的府邸中往往都爲了沾染些許文墨氣息而掛上幾幅字畫,雖說學的不像,但看上去也能令他們神清氣爽,按理來說那蕭亦的府邸這種東西更應該多,而且貴重物品應該也不少。 但來來回回看了幾圈也沒發現什麼故意掛上去的字畫,玉璧等名貴的修飾之物更是見不到。 反倒是在大堂的四周掛了幾面他從未見過的圖案,這些圖案有的是一隻張牙舞爪的猛虎,有的是一隻展翅翱翔的雄鷹,也有的是奔馳的烈馬,形形色色不盡相同。 看在董英華等人眼中是不明所以,那名錦衣衛千戶在周圍轉了幾圈,好奇的問道:“這些圖案是什麼意思?” 聞言,那一旁侍立的丫鬟微微一福,恭敬的回道:“幾位大人原來有所不知,這些圖案代表着大帥麾下各營營旗。”說到這,丫鬟眼中露出敬仰的神色。 點點頭,李邦華頗有趣味的道:“那這營旗共有九面,是否代表着永安軍共有九營?” “這烈馬代表的定是騎兵營,這鷹旗又是代表的什麼?” 這丫鬟朝牆上看過去,由於蕭亦早先的吩咐,也沒什麼猶豫,一一爲幾人解釋起來。 “這長槍旗是副統領黃將軍的陷陣一營,這雄鷹旗是史路將軍統領的陷陣二營,這猛虎則是石剛將軍的陷陣三營...這獨輪車上裝着麻袋形狀的是顧琳將軍統御的輜重營,只是...” 說到這裏,丫鬟面色一難,也不再多說。 聽到這李邦華等人則是心中一緊,喃喃坐下。 未成想那一直被聖上羈押在京師的顧琳來頭這麼大,居然是蕭亦部下九名營官之一,這也不難解釋爲何蕭亦會因此對朝廷忤逆至此了... ...... “這到底要等到什麼時候?” 終於,一名京師來的錦衣衛再也受不住這種無窮無盡的等待,見堂外天色漸晚,那些排着長隊的人也漸漸散去,便起來大聲叫嚷道。 那名丫鬟低聲道:“幾位大人有所不知,大帥近來事務繁忙,怕...” “啪!” 話還沒說完,這錦衣衛一巴掌抽在了丫鬟的粉嫩小臉上,留下一道紅色的手印,由於力道過大,丫鬟直接被甩癱軟到了地上。 “大人贖罪,民女...民女...” 這丫鬟眼露淚花,當即在地上不斷扣起頭來。 但即便如此,這京師的錦衣衛仍是不依不饒,一瞪眼就欲踹出去。 正這時,門外傳來一聲大喝。 “哪裏來的野狗,在我永安軍的地界亂叫,怕是皇帝親自來了,也救不了你!” 聞言,這錦衣衛回頭怒喝道:“你又算什麼東西!敢在本大爺面前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