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檮杌(5) 作者:未知 聽了鄭森的報價,左夢庚默默的在心裏盤算了一下,然後問道:“所謂識字是什麼標準?能算算術是什麼標準?” “識字的標準,我們拿一篇幾百字的文章出來,給他,不管他們懂不懂,他們能讀出來就算。至於能算數,無非是最簡單的加減乘除罷了。”鄭森回答道。 “真能讀得出幾百字的文章,會加減乘除的人可不容易找到。真的能讀得出幾百字的文章的,多半即使不是秀才也是個童生了。這樣的人,鄭公子你只多出十兩銀子,這也太便宜了。” “左兄,不少了。如今市面上什麼都值錢,就是人不值錢。這樣的人,也就是我們家還願意出這個價。除了我們,你再找找,看看誰會爲了一個連童生都不是的人掏十兩銀子呢?現如今,別說是個童生,就是個秀才,在這亂世裏,也不一定能賣上十兩銀子呢。其實這價錢什麼的事情,我們完全可以交給下面的人來談,左兄只要拿個這買賣能不能做的大主意就行了。” 鄭森這話在湖北說倒也不算誇張,雖然在江南,秀才們的社會地位還很高,日子也還過得不錯,但是在湖北已經更北邊一些的地方,因爲戰亂的影響,秀才被餓死的事情也不少見了。 “這買賣能不能做,我說的卻也不能全算,還得家父做主。我如今便寫信給家父,鄭公子若是能在武昌多呆幾日,便應該能得到家父的迴音了。”左夢庚道。 鄭森便笑道:“武昌古城,名勝甚多,正要多盤亙幾天。” “如此甚好。”左夢庚道,“不知鄭公子如今在哪裏落腳。” 鄭森便將住處說了。左夢庚聽了便道:“那等地方那裏是鄭公子該住着的地方。我在城外有一處別院,若是鄭公子不棄,倒是可以搬到那裏去。” 鄭森聽了,趕忙推辭道:“左兄的好意鄭森心領了,卻是不敢多攪擾。而且那客棧距離寶通寺還有長春觀都不遠,卻也不錯。” 左夢庚聽了,卻也不在多勸,只是又問起了一些海貿的事情,兩人談了一會兒,鄭森便起身告辭。左夢庚起身將鄭森一直送出門口,看鄭森上了車,才轉身進去。 “王河,你安排幾個人盯着這位鄭公子,看他幹些什麼。只盯着,其他什麼都不要做,知道嗎?”左夢庚對王河道。 “小的遵命,公子您……”王河道。 “鄭家人提出的這筆買賣,你覺得怎麼樣?”左夢庚問道。 “小的哪裏知道這樣的事情。”王河賠笑道。 “其實這個買賣倒是大可做得,我要修書一封,你給我安排人連夜給老爺送過去……” 左良玉對於販賣人口的事情非常的有興趣,他甚至因此直接趕回了武昌,親自來處理這件事情。 “夢庚,你做的不錯!”一回到自己家中,見到兒子之後,左良玉就拍着兒子的肩膀這樣說。因爲這筆交易實在是解了左良玉的燃眉之急。自從朝廷的軍餉斷了之後,左良玉所部的日子就越來越不好過了。軍隊拿不到軍餉,可是要出亂子的。說不定就會發生兵變。對於兵變,左良玉可是有着切身之痛的。雖然靠着放縱軍隊劫掠,暫時倒是沒有全軍因爲鬧餉而兵變的危險。但是,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如今周圍的四里八鄉,容易被糟蹋的,已經被左良玉的兵不知糟蹋了一兩遍了,如今出去劫掠,雖然只要走遠點,就還是能搶到東西,但是相比以前,搶劫的效果已經不是那麼好了。雖然左良玉不會作圖分析,不會畫收益率變化曲線,但是他還是敏銳的感覺到,搶劫的收益率在下降。因爲民間實在太窮,是在搶不出什麼東西來了。以前出去搶一天,所得足夠軍隊喫上一個月,但是現在,出去累死累活的搶一天,搶到的東西都不夠軍隊喫三天的了。在這樣發展下去,很快就會出現出門去搶一天,所得的東西還不夠一天喫的的局面了。 不僅僅是每次搶劫的收益在下降,每次搶劫的成本也在迅速的上升。以前走三四里路就可以搶到東西,如今要走幾十裏才能搶到東西,這多走的路就是成本。而且成本的增加還不僅僅表現在這方面,更重要的是,搶劫的目標開始反抗了,搶劫的風險大大的增加了。 在大明朝廷的控制力急劇下降之後,權力的真空出現了。在這樣的變局下,與時俱進成了所有人的選擇,就像左良玉迅速的軍閥化甚至是匪幫化一樣,各地的大小地主鄉紳什麼的也在迅速的豪強化。他們開始建立起一個有一個的塢堡,靠着自己的宗族的力量,組織團練,據堡自守。雖然任何一個地主的塢堡都不可能真正擋得住左良玉的軍隊的攻擊。但是,塢堡卻也不是隨隨便便就能打得下來的。去的人少了,根本就拿那些塢堡一點辦法都沒有;去的人多了,開銷就大了,而塢堡也就那麼點大,就算打開了,裏面也不會有太多的東西。弄得不好在打塢堡的時候,投入的人力物力比打下塢堡之後能夠搶到的還要多。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塢堡之類的東西之所以麻煩,不在於別的,而在於它幾乎讓任何對它的攻擊都變成了虧本買賣。容易強的窮鬼沒有東西可以搶,而有東西可搶的,卻都躲進了塢堡,搶起來得不償失。 很顯然,劫掠什麼的雖然能解一時之急,但卻不是一種可持續的辦法。如今突然聽說,那些流民也能拿來換錢,左良玉當然很高興。雖然拿流民換錢似乎也不是真正的可持續的辦法,但是流民什麼的,數量多的就是,至少短時間內,是不用擔心缺貨的。而且這些流民也缺乏自我保護的能力,他們是沒有塢堡和團練的,抓流民怎麼看都比搶塢堡容易得多。 “每月如果算兩千人按都是壯年男女來算,一個人就是一兩五錢銀子,一個月就是三千兩銀子,一年就是三萬六千兩銀子。雖然不算太多,但是也不無小補。而且,爹爹,鄭家的船不可能空着來接人,他們也要運東西來纔算是合得來。他們手裏有糧食,有軍仗。而這些運來的東西,都要優先賣給我們。我們可以直接用人來付賬。這些東西,我們自己可以用,還可以轉手賣給賀人龍他們。把這些算進來,能得到的錢,就遠遠不止三萬六千兩銀子了。而且那鄭森還說,日後這人口買賣的規模還能繼續擴大,就是一個月一萬人也不是不可能。有了這筆錢,爹爹還有什麼可擔心的呢?”左夢庚也表功式的說道。 “你說的這些也有道理。”左良玉點點頭道,“只是我聽說福建是個窮地方,他們鄭家怎麼會這麼有錢?” 對於這個問題,左夢庚自然也無法回答。 “嗯,夢庚呀,你安排個時間,請這位鄭公子過來喫頓飯。然後我們就把這事情敲定下來。”左良玉說道。 如今鄭森正依照着自己的約定,請了水手們在黃鶴樓上喝酒。如今的這樓,只有三層,即使不考慮地基的位置高度,比起後世的那座矮了差不多一半。但是武昌號稱九省通衢,如今雖然形勢不算好,比不上太平年月,但是黃鶴樓上還是非常熱鬧的。 自從有了呂洞賓在黃鶴樓飛昇的故事之後,那些信道求仙的善人,就常常到這裏來做法事,然後也就順帶着要在黃鶴樓上喝上一頓酒,也好沾沾呂祖的仙氣,回去了也可以和人吹牛說,我在當年呂祖喝酒的地方喝過酒。而另一方面,自李唐以來,遷客騷人常常登黃鶴樓而賦詩,留下了不少的膾炙人口的佳作,所以這裏也就成了楚地文人們經常雅集高會的地方。如此一來,要想在黃鶴樓訂到一套位置卻並不容易。不過這並不是什麼大問題,至少對於鄭家來說不是。在本着“只要用銀子能解決的問題就不是問題”的原則和道觀裏的那位道長商量了一番之後,鄭福還是成功的在黃鶴樓上訂到了位置。 鄭森帶的人不多,加上最底層的槳手,也不過二十來人,這些人在樓上佔了兩個桌子,其中一個桌子在三樓臨江的位置上,另一個桌子,則在一樓,也靠着臨江的窗戶。 一樓其他的幾個桌子上多是些商人。這些人見鄭森的下屬這些人中有不少手腳粗壯,目露兇光,腰懸刀劍的傢伙,便估計他們必定是軍漢或是江湖人物。如今乃是亂世,這些軍漢或是江湖人物也不是一般的人願意招惹的,所以都儘可能的離他們遠一點,頗有點敬鬼神而遠之的意思。鄭森的位置卻不在這裏而在三樓上,其實鄭福並不是弄不到兩個三樓的位置,也不是鄭森不願意與民同樂,而是水手們覺得和少將軍一起喝酒,尤其是在三樓喝酒,有些放不開。 很快,酒菜就上來了,鄭森親自把酒,請大家喝了一杯,然後留下鄭福陪着大家,便上到三樓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