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秋天(1)
人們總是把豐收和秋天結合在一起,卻忘記了,其實秋天纔是最爲盛放的時節。
就好像一個女人,十五六歲是她的春天,雖美雖好看,但她的內在卻是青澀。
而二十五六歲的年紀,雖看着已很是飽滿,卻始終還帶着些扭捏。
只有到了三十五六歲的年紀,無論是身體還是心靈,都已完全的盛放。
你說她老了,殊不知她卻最是嬌豔,讓人慾罷不能,既能潤物無聲,又能狂野熱烈。既能淺淺溝通,又能把酒言歡。
秋天如美人,沐浴其中,能洗滌心靈。
“您是沒瞧見.....”
乾清宮後的御花園中,老朱蹲在菜園子中,粗糙的大手將一個個飽滿的,但又帶着些傷痕的茄瓜摘下來。
在他身後,剛剛回京的曹國公李景隆,撅着屁股拎着個籃子,口中滔滔不絕。
“當時臣在公堂之上,面露嘲諷,對着那糊塗官許觀秋說道....現在,有請我家主人.....”
洛陽事畢,他隨着朱標等人快馬趕回京城。
剛回京城,就屁顛屁顛的進宮來老爺子。
他不是不想回家,但他覺得,得先跟朱老闆彙報一下,人家的好大兒,在洛陽的英姿!
“呵呵!”
老朱撿起一個掉在地上的茄瓜,拂去上面的泥土,笑道,“孃的,你歲數不大,花花腸子倒是挺多!”
“當時太子爺.....唰的一展摺扇!”
李景隆繼續道,“那風姿,那儀表,那氣質....簡直就是人中龍鳳,萬中無一....”
“公堂內外歡呼如潮,百姓虔誠叩首,甚至有白髮老翁幼年童子,淚流滿面!”
“您是沒瞧見呀,當時都昏過去好幾個....”
“太子爺跟百姓們擺手的時候,那傢伙....那些百姓嗷嗷衝呀!要不是帶着錦衣衛呢,當場都得踩死好幾個!”
“呵呵呵!”
老朱又是笑笑,雙手撐着膝蓋起來,“你他孃的就會說好話忽悠咱!”
“不是臣會說話!”
李景隆跟着老朱後頭,往涼亭邊上走,開口道,“當時的場面確實是如此呀!不但如此,而且....”
老朱端了一碗涼茶,咕嚕咕嚕喝下去,“而且啥?”
“洛陽府的百姓!”
李景隆低聲道,“自發的把太子爺的畫像....請回了家中,放在神位上,日夜焚香祈禱!”
“啊?”
老朱一怔,“把老大畫像請回去幹啥?他又不是老天爺?他們都知道老大長啥樣了?”
“當時公堂之上有幾個善於繪畫的百姓,見了太子爺之後,當天就回去畫了好幾張,結果您猜怎麼着?”李景隆又道。
老朱眼皮動動,“咋了?”
“當天還沒等墨幹呢,就有財主找上門了!非要重金購買....”
“不出三兩天的時間,滿洛陽都是太子爺的畫像了,老百姓都搶瘋了,就跟災民搶糧食似的!”
“呵呵呵!”老朱咧嘴,大笑幾聲。
“皇爺,臣請罪!”李景隆說着,忽然彎腰垂手。
“你哪來的罪?”老朱不解道。
“按理說,太子爺的畫像是不應該允許民間買賣的!”
李景隆正色道,“但臣看着太子爺太受臣民愛戴了,老百姓私底下都說了。太子爺,就是大明朝的蒼天在上!”
“噗!”
老朱正喝茶,差點一口噴出來。
而後捋着鬍子笑罵道,“他成老天爺了,那咱是啥?”
“您是天外天呀!”
李景隆笑道,“您是沒去,您要是去了...哎呦喂,整個河南的老百姓都得瘋!”
“哈哈哈!”
老朱坐在藤椅上,拍着大腿,“哎喲,這讓你說的...跟唱戲的話本似的,真真兒的!”
咚
卻是李景隆忽然跪在老朱腳邊,“臣,恭賀吾皇萬歲!”
“嗯?”老朱奇道,“又恭賀什麼呀?”
“您和太子,天下臣民愛戴您和太子之情,亙古未有!”
“所謂三皇五帝,秦皇漢武,雖史書稱讚功勳彪炳。然,未得民心至此!”
“天下臣民,有如此虔誠愛戴我大明之心。我大明,必然千秋公爺,萬古長青。”
“世代傳承,江山萬年!”
說完,李景隆叩頭下去。
“哈哈哈哈!”
老朱拍着大腿,“你呀你呀,二丫頭呀,你小子這張嘴呀!”
“這可不是臣故意說好話呢!”
李景隆擡頭道,“洛陽百姓人心,就是明證!”
“好好好!”
老朱笑得不住點頭,回頭對總管太監樸不成道,“傳旨!”
“奴婢在!”
“賞曹國公錦緞十匹,貢茶二十斤,河西健馬五匹...”老朱擺擺手,“惠妃醃的蒜泥茄子,醬油豆角,各給一罈子!”
“遵旨!”樸不成對着李景隆笑笑,轉身而去。
而李景隆又是叩首,“老爺子,您給臣的太多了!”
“不多不多!”
老朱斜靠在藤椅上,一隻圓滾滾的橘貓不知從哪嗖的冒出來,趴在他兩腿之間,對着李景隆打了個哈欠。
“老大以前呀....總是板着端着,性子雖莊重了,但失了鮮活!”
“有你在他身邊,他倒是能多樂呵樂呵!”
“臣就這點小能耐!”
李景隆說着,頓了頓,又道,“其實臣心裏有個不成熟的想法!”
“你又有啥想法?”老朱斜眼瞅瞅他。
“臣想,既然您和太子深受天下臣民的愛戴,那不如...”
李景隆笑道,“讓天下各州府,把您和太子爺的畫像推廣到民間去,讓百姓們得以瞻仰天顏!”
“拉倒吧!”
老朱忽然板起臉來。
“弄這勞民傷財的事幹啥?就那些官兒....你讓他們把咱和老大的畫像給百姓,到他們那兒...就變成他們蓋個廟,能把咱和老大當神仙給供起來了!”
說着,老朱點點李景隆的腦門,“扯這個蛋幹啥?”
“您老高瞻遠矚,臣...膚淺了!”
李景隆說着,從邊上果盤之中拿了個橘子,剝開送到老朱身邊,“老爺子,這是今年廣西第一批的糖橘,您嚐嚐!”
老朱張嘴,咕嚕聲吞了。
然後吧唧下嘴,“廣西那邊送了多少?”
“裝了二十輛馬車,剛送到光祿寺!”
李景隆又拿起一個橘子,開口道。
“以後不要送了!”
老朱擺手,示意不吃了,“廣西到京城千里迢迢的,又是民夫又是牲口的,就爲了幾筐橘子?不值當.....”
“要麼怎麼說天下百姓愛戴您呢!”
李景隆嘆氣道,“就您這份愛民之心,古往今來,哪位帝王能跟比您呀!”
“呵呵呵!”
老朱又是笑,眉毛鬍子都舒展開來,“咱哪敢跟歷代帝王比,咱是窮出身,就盼着天下百姓能多喫點飯,少受點罪!”
說着,看看李景隆,“回頭呀,你把這些橘子,分點出來,快馬給老二老三老四老五他們,一人送點過去!”
“哎,他們都在北方,哪有這麼可口的橘子喫?”
“老四那多給點....他家大小子,就愛喫甜的!記得上回來京城看咱,拿着蜜桔不撒手,喫的滿嘴都是汁兒....”
“那小子虎頭虎腦,胖胖乎乎的,呵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