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同甘共苦(1)
大軍離開濟南繼續朝北平行進,郭英等人好似濟南的事沒發生過一樣,而李景隆則是在心中默默的不斷的覆盤此事的來龍去脈,且不斷的分析着郭英說過的話,表達的意思。
其中一句話,讓李景隆反覆思量。
“開國還不到十八年,不但文官爛了,武官也爛了....”
這話不像是他郭老四能說出來的話,作爲老朱最爲信任的,宿衛出身的開國軍侯,郭老四肚子裏是有點東西的,不像其他軍侯那般不學無術。
但郭老四的爲人是很低調的,軍國大事一言不發,軍中將領升遷很少插手。平日就是笑呵呵的,爲人不出格更不惹禍。也不貪婪權勢,好似一個侯爵的帽子就已心滿意足了。
這樣的話即便他心中清楚,但他也絕不會說出來。
而且這句話的語氣和口吻之中,那種無奈且又悲憤的情緒,像是一個臣子能說出來嗎?
真正說這話的人,應該是老朱!
那就說明,山東孔家侵佔軍戶田產的事,老朱那邊早就知道!
既然知道爲何不讓錦衣衛來辦呢?
行軍途中,李景隆不斷的整理着腦子中頗爲凌亂的思緒。
越往北走,天氣越冷。
三月的春風,帶着冬日的餘寒,掠過北方大地。
使得這裏的生機,顯得格外的頑強,且又艱難。
“徐達知道老朱心裏在想什麼....不然他不會跟郭英說,讓我別摻和!”
“標哥也總是說,天下的事不能單獨的看!”
“濟南的事,別的地方也一定有!”
“不然不會說武官也爛了這樣的話....”
“大明朝十三行省,各地的武官都是百戰之將。這些將領跟開國軍侯們,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
“老朱是想借着各地軍田被侵佔的事,給那些開國功臣軍侯們再扣一頂帽子?”
“這事越來越有意思了!”
“不....老朱是覺得有些棘手!”
“武官不同於文官,如今外敵未靖,而內部各地武備漸有鬆弛之象!”
“若是在此時揮舞屠刀,誰來給大明朝打仗呢?”
“但侵佔軍田的事若是不嚴加處理,日後大明朝衛所的軍戶,豈不都成了別人家佃戶,那還怎麼打仗?”
“以老朱那要麼不做要麼就做絕的性子來看,他既然知道地方上出了這種事,早就揮舞屠刀了!”
“正是因爲他覺得棘手,才讓郭英順路,過濟南的時候來看看。”
“如今要對北用兵,朝中又有郭桓案。”
“朱家爺倆這時候要忙的,是收拾胡惟庸的餘孽還有李善長爲首的舊派官僚.....不能再對武人下手!”
“郭英把這事捅出來,跟錦衣衛奉旨辦案有着本質的區別!”
“前者是淮西勳貴之間的內部事,後者就是不死不休的國事了!”
“等郭桓案瞭解,文官集團換了一批人上來,內政穩固之後,對北用兵也告一段落,老朱騰出手來,反手就是一箇舊賬新算....”
“嘶.....”
“淪帝王手段,老朱可謂是千古第一人了!”
“大清洗在他手中就好似做菜似的,先準備好各種材料,然後分別梳洗乾淨,然後先切哪個再切哪個...”
“什麼時候熱鍋,什麼時候出鍋都算的一清二楚!”
“但這裏面,又出現一個問題!”
“小朱一直擔心的問題,假以時日老朱騰出手來把這些老勳貴們和他們的門下將領們收拾了!”
“南邊還好說,京畿之地,有我李景隆這樣的勳貴二代坐鎮領兵,那北邊呢?”
“北面勢必藩王做大,而且隨着諸位宮中皇子年歲漸長,就藩的也越來越多!”
“這些藩王們的封地,可都是在北邊!”
“郭英出鎮遼東,換的是已在遼東鎮守七年的延安侯唐勝宗!這真是老朱的意思,還是小朱的手筆?”
大軍繼續行進,李景隆腦中的思緒時而凌亂時而清晰
有時候他會爲腦中這些揮之不去的事兒煩惱,但他自己都不知道。
正是因爲他習慣了站在老朱和小朱的角度去考慮問題,所以他在政治上的成熟,已遠超旁人。
真正的大明第一公,光靠領兵打仗是遠遠不夠的。
也正是他習慣了這樣的思考,使得文武之間那道不可逾越的天塹,在他看來,可以從容的跨越。
“駕!駕....”
“使勁兒,一二三...推!”
“火藥弓弦,潮了老子要你們的腦袋!”
“誰他媽讓你們把靴子脫了?”
“遭娘瘟的,這泥水地裏,石子把腳劃破了是鬧着玩的嗎?”
泥濘不堪的路上,李景隆帶領四萬大軍,在一片喧譁之中,艱難前行。
北方的雨格外的大,呼嘯着一連下了數日。
在三月末,即將到達北平城的時候才戛然而止。
雨是停了,但路卻泥濘難行。
人還好說,各項輜重馬車卻走得異常艱難。
“還有多久?”
李景隆帶着親衛,在軍中徒步而行。
飛濺的泥巴,使得他那身金甲,顯得有些狼狽。
“回公爺的話!”
一名將佐回道,“還有三十里就到昌平了!”
李景隆微微蹙眉,看着身邊疲憊的士卒們,轉頭問詢同樣徒步行軍的郭英道,“要不要找個地方休整一下?”
此次北平練兵,不單有他李景隆帶領的京營。
還有山陝河南等地,還有北平的燕山三護等軍。
若是他這四萬人疲憊不堪軍容不整的進城,必然會被其他軍旅所輕視。
“正當如此!”
郭英擡頭看看天,“媽的,下了這老些天雨,弟兄們早累壞了,是要好好的歇歇!”
說着,又看向李景隆,“精氣神得有,不然讓人瞧不起!”
“傳令,尋找合適的地方紮營....全軍在此休整三天!”
“喏!”
身邊的將佐領命去了。
但接着,前方突然傳來探馬回報。
卻是李老歪滿身污泥,縱馬狂奔而來,“報....公爺,燕王千歲等在二十里外設帳親迎!”
“嗯?”
李景隆目光一凝,前方探馬回報,朱棣早就到了北平了。
可他的大軍一路行進,卻沒見到任何朱棣的人馬前來接應。
眼下就快到了,朱棣卻在昌平衛外親迎?
忽的,李景隆發現李老歪的身後,有個熟人。
真是給代燕王朱棣給他送過年禮的,燕山衛將領丘福。
“卑職丘福見過公爺!”
丘福下馬行禮,“我家千歲讓卑職前來迎公爺您!說您一路行軍辛苦,在前邊臨時設了帳篷,請您前去休息一番,再進北平!”
“燕王千歲的好意本公心領了!”
李景隆擺手道,“但...我軍長途跋涉而來,兒郎們疲憊不堪。身爲主將,我自當與弟兄們在一塊兒....”
忽的,郭英在他身後拉拉他的袖子,“你雞毛主帥呀,人家燕王千歲你比官兒大!”
“呃....”
李景隆瞥了郭老四一眼,心中暗罵,“你個老不死的,拆我臺是吧?”
“千歲說,您先去見他,大軍而後緩緩入城!”
丘福繼續說道,“千歲已命河南都司部,在北平成爲給您準備了軍營!”
“本公....”
李景隆還沒說完,郭英又在他身後拉了一把。
老頭對他擠眼道,“去吧去吧!這有我!”
說完,又對李景隆擠眼。
且露出幾分,老殺才們標準的壞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