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國師 第15節

作者:未知
道衍喃喃自語:“製造力,暫時理解成‘種植糧食的能力’?” 從內心來說,想來以儒釋道無一不通而自傲的道衍,是不會在智謀才學方面,向任何人低頭的。 哪怕對方是什麼當世才子、文壇宗師、一代大儒.都不被道衍放在眼裏。 這是屬於道衍的驕傲,數十年來,也從未被打破。 然而,今天姜星火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卻讓道衍對自己有了一絲懷疑。 如果說之前姜星火關於削藩等事情的謀劃,還只是讓道衍認爲自己在某個具體謀劃上略遜一籌外,而其他方面則是全面碾壓的話。 那麼現在的這句“製造力,就是種植糧食的能力”,卻讓道衍真正地,第一次在心裏,把姜星火當做了可以與自己來比較的智謀之士。 原因無他,這句話是隻有到了道衍這種層次的智者,才能體會到是有多麼的精妙! 微言大義! 牆的另一側,姜星火的講課依舊在繼續:“食利階層,也就是貴族、軍隊、巫師等等,這些人是社會第一次分離出大規模人員不直接從事食物生產、採集工作的階層,也是作爲社會分工必然出現的階層,有人負責統治,有人負責保衛、有人負責信仰,才組成了最初的王朝。” “當然,王朝不是一開始就是兄終弟及和父死子繼這種繼承製的,在夏王朝建立之前,先民們也嘗試過禪讓制。” “至於爲什麼繼承製取代了禪讓制,由繼承製造成了以後王朝的家天下則更好理解,誰坐到了皇帝這個位置,還會心甘情願地想着自己兒子不繼承皇位而去回家種地呢?” “或者換句話說,誰看到自己的爹當了皇帝,自己還甘心去回家種地,不想着自己當皇帝呢?” 此言一出,把一牆之隔的朱棣和道衍都給幹沉默了。 第一次來密室偷聽的道衍對這種單向透明的互動感到很有趣,他笑着問道:“陛下願意嗎?” 朱棣搖頭失笑,只說:“自然是不願的。” 別說皇位傳給沒有任何血緣關係的人,就是傳給親兄弟、親侄子,朱棣都是不願意的。 自己辛辛苦苦以北平行都司一地,對抗建文帝的百萬南軍,九死一生才登上皇位,憑什麼傳給“外人”? 道衍撫掌大笑,卻也是不語,想來也是想到了剛剛結束的爲了爭奪皇位而發生的靖難之役。 死了那麼多人,流了那麼多血,歸根結底不就是四個字? ——爭當皇帝。 至於牆外朱高煦的心理,則更加簡單。 這天下是俺幫着老頭子一刀一槍打下來的,就該是俺繼承皇位,不讓俺繼承,憑啥? 誰不讓俺繼承皇位,那就是俺的敵人,對待敵人,朱高煦只有一個辦法,砍死他。 “肯定沒人願意。”朱高煦直接答道。 “所以繼承製的王朝產生了。” “這便是我所講述的,‘什麼是王朝’這一內容。” 姜星火“啪”地一聲打開了朱高煦送自己的摺扇,靠在樹幹上給自己扇了扇風。 “而接下來講的‘王朝的本質’,才能真正回答之前提出的問題。” 聞言,牆內外的幾人,都不約而同地正色了起來。 朱高煦則是興奮莫名地搓着粗糙的手,等待着姜星火講解。 朱高煦的興奮是有道理的,因爲自從他說那個摺子是他自己寫的,而且在中秋大宴上被父皇全盤採納後,他的三弟朱高燧就被狠狠地震驚到了,看着他的眼神都充滿了崇拜。 這種震驚就彷彿是班上的倒數第一,忽然發現原來跟自己一起瞎玩的倒數第二,這次考試竟然突然名列前茅了一樣。 因此,朱高煦很期待學到點新東西,讓他無知的三弟接着震驚一下。 第22章 恐怖王朝 姜星火輕輕咳嗽了兩聲,緩慢清晰地說道。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這八個字,你應當是聽說過的。” “這是當然,俺又不是傻子。”朱高煦理所應當地答道。 姜星火欣慰地點了點頭,不是傻子就好。 姜星火繼續問道:“那你知道‘祀’和‘戎’,爲什麼是唯二的兩件國家大事嗎?” 唯二?朱高煦覺得這個用詞極不妥當,但又不好意思指出來,便忽略了過去,思考起了姜星火提出的問題。 這次思考,倒真給他整個出答案來。 朱高煦理所應當地說道。 “因爲砍了敵人使者或俘將的腦袋祭天,就可以發兵打仗了啊!” “.” 姜星火被如此直白但合理的答案弄得沉默了幾息,隨後才說道。 “你說的是有道理的,但是根由上不是這個意思,這個只是表象。” 姜星火合上摺扇,認真地講解道:“本質是,軍隊和巫師,這兩種專業化的社會分工形成的階層,是一個王朝形成所必須的統治階層,一個統治肉體,一個統治靈魂,如此而已。而貴族其實並不是必須的,軍隊和巫師同樣可以承擔統治職能,形成軍事國家或教政國家。” 牆外,道衍手中轉動的念珠停了下來。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原來是這個意思嗎?” 道衍的口中喃喃自語:“有趣,這個姜星火竟然有如此角度新穎,偏偏又直指問題本質的解讀方式。” 朱棣看着道衍的反應,輕笑一聲,產生了些許莫名其妙的優越感。 這就被驚到了? 朱棣可以肯定的是,按照他所瞭解的姜星火的習慣,更大震驚肯定還在後頭呢。 朱棣非常期待,向來以智謀自傲的道衍,今天到底會被震驚成什麼樣子。 “而王朝的本質,就來自於這八個字,以及其隨着製造力發展而產生的各種形態變革。” “首先,我們要講王朝的早期形態——奴隸制王朝。” “伱應該知道,最初的王朝,是夏王朝和商王朝。那麼這兩個王朝,在你心中的第一印象是什麼?想到他們,你脫口而出的東西是什麼?” 在朱高煦的認知裏,就是夏桀和商紂非常殘暴,夏桀釋放野獸獵殺百姓取樂,商紂則發明了炮烙之刑。 於是他想也沒想,直接把自己的全部認知拋了出來。 “夏桀商紂,古之暴君。” “你回答的很好。” 見姜星火沒繼續問,朱高煦暗暗鬆了口氣,再問下去,他就啥都不知道了。 什麼兩個王朝傳了多少代持續多少年,都城在哪,有什麼歷史,朱高煦是一概不知。 姜星火沒有問這些,而是問了一個聽起來很奇怪的問題。 “那他們爲什麼這麼殘暴呢?” 朱高煦想都沒想就答道:“俺覺得,他們生性便是殘暴之人,也沒有什麼爲什麼殘暴吧。” “不。” 姜星火搖了搖摺扇:“如果你認真讀讀史記,你就會發現,夏王朝和商王朝的殘暴,不是最後一任君王的殘暴,而是所有統治階層的殘暴。” “帝中康時,羲、和湎淫,廢時亂日;帝孔甲立,好方鬼神,事淫亂;帝太甲既立三年,不明,暴虐,不遵湯法,亂德;帝祖庚崩,弟祖甲立,是爲帝甲,帝甲淫亂,殷復衰;帝武乙無道,爲偶人,謂之天神,與之博,令人爲行,天神不勝,乃僇辱之;自中丁以來,廢適而更立諸弟子,弟子或爭相代立,比九世亂,於是諸侯莫朝。” 姜星火的記憶力極好,曾經在大學當講師時備課過的內容幾乎是脫口而出,隻字不錯。 “夏商殘暴到什麼程度?挑選嬰孩和處女稱作‘人牲’來進行活人祭祀,都是家常便飯的事情。更不要說大規模地屠殺奴隸,甚至以暴虐爲樂的事情,就比如紂王把姬昌的兒子伯邑考做成肉丸子” “這種自上而下的殘暴,甚至被稱爲恐怖王朝,根源上是因爲他們是奴隸制王朝,他們根本就不把奴隸當人。” “但是我想問個問題。” 姜星火擡頭看着大鬍子。 “所以,爲什麼不把奴隸當人的商王朝滅亡後,周王朝成爲了第一個封建制王朝,而不是繼續殘暴的奴隸制王朝呢?” “是因爲周文王、周武王、周公,全都生性仁慈嗎?周公爲什麼要制定了在某種程度上保護奴隸的《周禮》呢?” “大師,這是爲什麼?” 隔壁,朱棣好奇地扭頭向道衍問道。 道衍藏在黑色袈裟大袖中的手指,捏着念珠沉吟了片刻,方纔不確定地答道。 “《禮記·明堂位》曾記載:昔殷紂亂天下,脯鬼侯以饗諸侯,是以周公相武王以伐紂。武王崩,成王幼弱,周公踐天子之位以治天下;六年,朝諸侯於明堂,制禮作樂,頒度量,而天下大服。” “想來是商紂的統治過於殘暴,而導致百姓怨望,諸侯叛離,天下人對‘天子’的合法性產生了懷疑,因此需要用禮樂來明確秩序,用寬仁來治理天下,所以周公制定了《周禮》,由此讓秩序重回正軌。” 朱棣點了點頭,道衍說的很有道理,就如同靖難之亂後他想編撰《永樂大典》來昭示文治之心,讓天下民心安穩下來一樣。 但隔壁的姜星火,卻給出了明顯不同的答案。 “奴隸制王朝到封建制王朝,是一個逐步演化的過程,就《周禮》所反映的社會經國濟民制度來看,即具有領主封建社會的特點,明顯處於封建社會的初期,也有原始社會制度的殘餘,以及部分奴隸制度的殘餘,但總地來說,是以封建所有制的製造關係爲主。” “製造關係,你可以理解爲三個方面,即生產糧食的全部資料歸誰所有;生產糧食與擁有糧食的人相互間處於什麼地位;糧食最終歸誰分配。” “而統治者對奴隸從殘暴到不殘暴,王朝性質從奴隸制王朝向封建制王朝過度,這兩個問題都要以此爲出發點來講。” 第23章 屠龍術!道衍的震驚 “夏商之所以對奴隸如此殘暴,本質原因是當時的生產方式還是刀耕火種,且可以通過從中原對外擴張來獲得大規模的奴隸。” “在製造力水平有限,糧食產量並不足以供養全部人口的情況下,最底層的奴隸自然就變得性命廉價起來。” “而自商末周初開始,正如《詩經·周頌·載芟》所言:載芟載柞,其耕澤澤,千耦其耘,徂隰徂畛。” “生產方式開始變爲協作耕種,因此製造力也得到了極大的提高,糧食產量可以供養大量人口的同時,耕種也需要大量奴隸,奴隸主開始更重視奴隸的性命。” “這就叫做——製造力決定製造關係!” 姜星火向大鬍子提問道:“按我之前給你闡釋的概念,你來翻譯翻譯,什麼叫製造力決定製造關係?其在商周之交是如何體現的?” 朱高煦回憶了一下,有些磕磕巴巴地答道。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