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國師 第524節

作者:未知
僞裝成潰兵的安南降兵、土兵,以及混在隊伍裏面一直沒說話的明軍精銳,忽然就拔刀砍向了這些戰友。 “混蛋!” 守將怒吼一聲:“你們幹什麼?造反嗎?快放下兵刃!” 而此時關內守軍措手不及之下死傷慘重,整個隘留關內頓時亂成了一鍋粥。 這羣明軍根本不理睬他,繼續猛烈地砍殺這些隘留關內的安南國守軍。 同時,他們開始對關門的千斤閘進行破壞,試圖讓關門無法降落,並且控制了吊橋的升降機關。 這種情況讓守將頓時反應了過來,看着被掏出刀來挾持的武世勳,他憤然拔劍:“給我上,殺了他們,一個不留!” “是!”周圍的守軍應聲而動,拿起兵刃就開始進行戰鬥。 然而明軍早有準備,雖然由於極度人數劣勢,他們被迫只能在關門附近結陣抵抗,但他們拿出了兵器局研製的“祕密武器”。 ——震天雷。 嗯,也就是手榴彈不,或許從外形上來看,稱作“手榴罐”更恰當一些。 轟隆隆! 隘留關內的房屋、街道被劇烈的震盪波影響,都產生了震顫。 這是大明新研製的火器,威力巨大,破壞力堪稱驚人。 一瞬間,無數涌上來的安南守軍被炸成了零件,衆多安南守軍都被嚇蒙圈了,站在原地不敢動彈。 就連守軍胯下的坐騎都被嚇得癱軟在地。 同時,不遠處的官道上,傳來了隆隆的馬蹄聲。 這時候,隘留關的城頭也發出了警報:“敵襲!” “該死!有大批明軍!” 又是一聲巨響,隘留關關門的千斤閘被徹底破壞了。 大量的明軍騎兵順着給潰兵打開的吊橋、城門,衝入了隘留關內,勉力維持幾乎快要崩潰的搶關部隊,讓開了道路。 而且這些騎兵除了長矛、馬刀,還裝備了騎兵手銃,雖然只能發射一次,但勝在近距離威力足夠大。 “砰砰砰!” “噗哧.” 短暫的交鋒之後,隘留關守將的喉嚨就被明軍的手銃轟碎了,鮮血汩汩流淌而出,他瞪大眼睛、嘴巴微微張合,似乎想要說些什麼。 但是,他什麼都沒有說出來。 很顯然,他臨死之前都沒料到,他辛辛苦苦經營的關卡居然會如此輕易地淪陷。 隘留關守將的屍體被拋棄在了地上,而隘留關上也響徹着慘叫聲,不絕於耳。 在隘留關陷落之後,明軍在隘留關繳獲了大量糧草物資,而且還俘獲了不少俘虜,以及一些安南國將校。 然而由於沒有繞後部隊,所以跟坡壘關之戰不同,隘留關的守軍有一部分逃跑了,顯然詐關的把戲不能再玩第二次了。 一日之內,連克兩關,敵軍富良江防線的核心陣地諒山,此時都已經遙遙在望了。 “還要繼續進攻?將士們已經有些疲憊了,是否有些太急躁?這雞翎關可是雄關,極爲易守難攻。” 張輔淡淡地說道:“我們此次是要徹底打怕、打疼他們,若是不能一鼓作氣打下,以後再想有這種機會,可就麻煩多了。” 然而張輔還不滿足,雖然年少,但名將之姿已然顯現。 他決定趁熱打鐵,全軍大舉進攻富良江防線前最後一道阻礙。 ——擁有三萬守軍的雞翎關! 第423章 地道 “啓稟將軍!明國張輔所部連破坡壘關、隘留關。” 雞翎關,一名探馬急匆匆趕來報訊,並且遞上來前兩關傳回來的消息。 負責總領三關防線的安南國大將胡烈看罷,臉色微變,他沒料到明軍的攻勢竟然這麼快、這麼猛,僅僅用了一個下午的時間,就攻破了兩道關卡。 要知道,自從大明與安南之間的局勢逐漸走向緊張,胡烈可就開始籌備,在這裏足足籌備了數月之久。 所以按胡烈的設想,即便坡壘、隘留兩關最終抵擋不住明軍,可怎麼也能拖個十天半個月的時間如今倒好,一天都沒拖住! “武世勳無能!喪師辱國!看來還是得我親自出山!”胡烈暗罵了一句。 不得不說,胡烈的臨時處置還是得力的,如今在接到斥候騎兵的消息後,馬上派出了大批騎兵攔截潰兵,同時解除武器後,在雞翎關前面的小寨分別辨認潰兵身份、挨個捆上手,都壓入了外圍的兩個大寨裏,免得再次出現被矇混進來的明軍搶關的情況。 不過此時的雞翎關,也就是後世大名鼎鼎的清法之戰時的鎮南關、中越之戰時的友誼關,畢竟是一座安南少見的雄關,雖然比不得華夏能囤兵十萬的潼關,但囤個三四萬兵馬綽綽有餘,因爲人多且訓練頗爲有素的原因,接收了這批潰兵後,倒也沒出現什麼亂子。 而這些潰兵沒了戰心,就像是被打斷了骨頭的狗,不加整頓是不能用的,好在守關的安南軍多,倒也不缺這點人手。 幾名副將聞訊趕來,嗯,也沒什麼可瞞得了,從隘留關退下來的潰兵漫山遍野都是。 “將軍?” 胡烈又下達了一部分命令後,忍不住嘆了口氣,說道:“看來我還是小看了張輔。” 他雖然有野心、有抱負,可是歸根結底,他哪怕跟張輔站到了同一臺賭桌上,也不是一個等級的對手。 他的兵力不夠雄厚,只有三萬多人,能憑藉的,就是雞翎關的易守難攻,而張輔則不同,他麾下不僅軍隊人數多,而且都是明朝的精銳部隊。 “將軍,我聽說張輔只是個廕襲的侯爵,您爲什麼如此重視他呢?”有人皺眉問道。 胡烈搖頭道:“張輔不是一個簡單的人物,根據我們的情報,他在前幾年的靖難之役裏,就已經嶄露頭角,是明朝皇帝身邊的寵臣,據說更是受到了明朝新式軍事思想的影響,主張將大規模使用火器與傳統戰術相結合,這樣的人,哪裏是一個靠着廕襲上位的紈絝子弟呢?” “你別忘記了,如果說武世勳的失敗還能歸結爲不夠小心,被突襲了側翼,可隘留關的失敗,就完全是張輔的計策稱得上是‘膽大心細’了進攻慾望極強,根本不會滿足於一點小的戰果,而且搶關潰兵與後援騎兵的配合更是恰到好處,說實話,我到現在都沒想明白,爲什麼明軍能配合的這麼好?” 這個問題,顯然是因爲胡烈不瞭解熱氣球在這個時代的戰場上,到底是個多麼bug的存在。 簡單而言,明軍開掛了,上帝視角,還是沒有戰爭迷霧的那種。 雞翎關的安南國衆將聽完,不由得陷入了沉思。 胡烈看了眼身邊的衆將,繼續說道:“我軍想要擊潰明軍,恐怕難度非常高,最好還是等待衛王的增援。” 這裏要說的是,所謂的“衛王”,指的是胡元澄。 胡元澄是胡季犛的長子,在陳朝的時候任司徒,現在在“大虞”任左相國,封衛王。 是不是有些奇怪?爲什麼胡元澄作爲長子沒有當皇帝,反而讓胡漢蒼當了皇帝? 在決定誰當皇帝的時候,胡季犛有心小兒子,於是拿硯臺來試探胡元澄“此一卷奇石,有時爲云爲雨,以潤生民”,胡元澄的回答是“這三寸小松,他日作棟作梁,以扶社稷”,於是胡季犛將皇位傳給了小兒子,將軍權交給了大兒子,還寫詩告戒他們“天也覆,地也載,兄弟二人如何不相愛?嗚呼哀哉兮歌慷慨”。 這就有點丐版司馬家的意思了 不過如果歷史線沒有偏移的話,胡元澄的命運應該也挺有趣的。 作爲安南國的左相國、衛王,他被明軍俘虜後,竟然因爲擅長使用火器,所以被明朝授以官職,《明實錄》上就明確記載,朱棣授命他“督造兵器局銃箭、火藥”。 而且這小子官運甚爲亨通,在明朝的工部混的是風生水起,以敏感的安南國王族降臣身份,從永樂到正統,三十多年裏連升工部主事、郎中、侍郎,正統十年六月,胡元澄從工部左侍郎升遷至工部尚書,解鎖了一個獨有的特殊成就——同時在大明和安南做到位極人臣。 這種命運,連胡元澄也感到意外,慨嘆說自己“出自幽谷,遷於喬木,溝斷之餘,濫同成器,豈非先人之澤未割?乃得生逢聖世,深沐堯仁,而有此奇遇也歟!” 當然了,眼下的胡元澄自然是不知道自己未來是什麼命運的,他現在正作爲安南國富良江防線的總指揮官完成着“對抗大明”這個註定失敗的任務。 只不過失敗的具體過程,可能跟固有的歷史線出現了一點小小的偏差。 雞翎關這裏決策已定,胡烈頓了頓,他又接着說道:“來人,給本將傳令!命各軍加強戒備,全力迎擊明國援軍!決戰雞翎關!” “遵令!”衆將轟然應諾。 —————— 當日傍晚,張輔率麾下五萬大軍,浩浩蕩蕩殺向雞翎關,在關前安營紮寨。 當清晨的陽光灑在雞翎關外的曠野上,頓時爲這片荒涼的平地披上了金燦燦的霞衣。 雞翎關上,深夜未熄的火把依舊搖曳,照耀着關外的一切。 關外,一隊隊身穿皮甲、腰挎橫刀的明軍騎兵已經列陣完畢,一雙雙銳利的眼睛死死盯着關內的動靜。 明軍當然不可能用騎兵攻城,這些騎兵,是護衛將軍們略微抵近觀察。 不過爲了避免主將被狙殺的笑話,再加上有瞭望遠鏡,大明的將軍們倒也不需要靠的太近,就能從容地觀察這座雄關。 須知道,在後世,友誼關可是華夏的十大名關之一,如今雖然被安南國黎朝所竊據,但仍不能妨礙它的偉大,此關的關樓左側是左弼山城牆,右側是右輔山城牆,猶如巨蟒分聯兩山之麓,氣勢磅礴。 而且雞翎關作爲安南國邊境的最高險關,它的地形實在是太過特殊,兩側因爲依靠山脈而建,所以形成了類似長城的連綿城牆與烽火臺,可謂是警哨遍佈,根本不可能通過繞後迂迴、側翼包抄等手段攻克。 而在雞翎關的正面,則是一條寬闊平坦的有些過頭的官道,這條路在後世,也就是著名的322國道,此時也是大明與安南之間的交通主幹道。 雞翎關其關牆由厚重青石砌成,牆體算到兩側山脈,長達四百步,關前修築有完整的拒馬和鹿角、木樁等防禦工事,關牆前還有一條護城河環繞,護城河前面則是寬約三丈、深約五丈的護城壕,溝內堆滿了削尖了的木刺。 除此以外,城牆周圍還佈置了不少梅花寨,小寨套大寨,比隘留關的防禦體系要嚴密的多,這些寨子裏也遍佈着箭塔、垛口和投石機,每隔七八丈遠,就會有土山,寨內的守軍兵卒可佔據高度優勢隨意射擊,對進攻方造成嚴重威脅。 可以說雞翎關是安南國最重要的一道關隘,只要奪下它,整個安南國就完全失去了對大明的戰場主動權,只能退守富良江防線被動挨打。 也正是因爲如此,胡元澄纔派胡烈這名安南悍將前來駐守。 關門樓上,明軍的將軍們通過望遠鏡,只見一員身材魁梧的將領站立其中,他手握一杆狼牙棒,神情嚴肅,目露兇光。 胡烈在掃視安南國衆將士一番後,冷喝一聲:“明軍既來,擂鼓,準備作戰!” “咚!咚!咚” 城頭戰鼓隆隆作響,震耳欲聾。 隨着戰鼓聲漸起,關內的氣氛陡然緊張了起來,無數雙眼睛,緊緊地盯着關外規模浩大的明軍。 而明軍的將領們觀察完畢後,也開始後退回營,明軍的營盤“活”了起來,無數煙塵揚起,站在關牆上的安南國將領們,很難通過肉眼觀察來判斷明軍的動向了。 不多時,一匹快馬馳騁而至,馬背上的哨騎飛速奔近關門樓。 胡烈定睛一瞧,認出了那人的身份,他連忙俯下身,問道:“怎麼樣?” 這人拱手答道:“啓稟將軍,明軍出動了數百名騎兵,似乎是想挑釁。” 胡烈聞言頓時鬆了一口氣,臉色也稍微放緩,他揮手道:“讓弟兄們好好戒備,我們也派一隊騎兵出去。” 顯然,胡烈對自己的手下的騎兵很有信心。 很快,鑼鼓喧天,號角吹響。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