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國師 第533節 作者:未知 “報!明軍在西方十里外也開始分兵渡河了!” 一衆安南騎兵將領頓時面面相覷了起來。 “怪不得給我們留了警報的時間,怪不得要先派僕從軍過河,而不是主力傾巢而渡。” 到了這個時候,安南人哪還不知道熟讀兵法的李景隆這是用了“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計策,可因爲地理位置的原因,他們想要及時去阻止,已經來不及了。 眼看着已經不可能阻止明軍,而己方的傷亡越來越大,對這場戰爭開始失去信心的安南騎兵的貴族軍官們,都有些作戰意志動搖了起來。 對於安南軍的高層來說,膠水是非守不可的,但對於他們這些人來說,如果胡氏的大虞註定滅亡,那投降陳天平也並非是什麼讓人難堪的事情,畢竟他們在地方上基本都有着根深蒂固的勢力,不管是哪個人來當安南的統治者,都得跟他們合作。 “撤吧!根本守不住的!” “不要讓我們的手下白白送死了。” 隊列中,有安南的將領大吼道。 他們很清楚這麼下去遲早要完蛋,所以一些將領果斷帶頭逃跑。 騎兵當然潤的快,在丟下了數百具屍體後,跑了個無影無蹤。 而那些還想負隅頑抗的河畔營寨士兵,他們就沒那麼好運了,只有兩條腿,很快就被明軍追上,斬殺殆盡。 河畔營寨的安南將領見自己的手下被屠戮一空,最終也只能選擇投降。 “俘虜全部押下去關起來,明天再做定奪。” 同時,明軍分出了一部分兵力從北岸去向前鞏固防禦陣地,等待大部隊渡河。 ———— 膠水城內。 安南國的老臣,少保王汝舟親自在城中坐鎮,而幾位安南軍的將領也齊聚一堂。 “繼續增兵進攻!” 在明軍手裏屢戰屢敗的潘麻休憤怒地咆哮起來:“我就不信,我們八萬人,還擋不住明軍過河!” 潘麻休的話,讓衆人覺得很荒謬,雖然他們有八萬人,但這裏面有多少臭魚爛蝦心裏沒數嗎?拿什麼跟明軍打? 說是死守膠水防線,可那就是說給升龍府裏的胡氏父子聽的,一條膠水能不能擋住明軍心裏沒數嗎? 騙騙別人可以,別把自己也騙了。 王汝舟嘿嘿笑道:“老夫認爲,天長路(奉化府)不能丟,咱們的主力不僅要堅守奉化府,而且還得加把勁兒,爭取把大明的軍隊趕下海。” 聽了這話,安南軍將領們,也只能苦笑。 “少保大人,您是在嘲笑我嗎?” 潘麻休怒髮衝冠,手已經按上了刀柄。 “潘將軍,你這是什麼話?” 天長路都統,少保王汝舟立刻反駁道:“咱們手中有八萬兵馬,如果把天長路丟了,豈不是要讓東都門戶大開,那還如何堅守?” 潘麻休想反駁但又從明面上無從反駁,一張臉越憋越氣,眼看就要紅溫了。 這時候王汝舟也不想把他給徹底惹怒,說道:“好了,都想想辦法吧第一批和第二批騎兵已經是我們手裏絕大部分能快速機動的力量了,既然他們都敗退了回來,這時候哪怕把步兵都壓上去,時間上也來不及了,只會迎面撞上明軍。” “話雖如此,但若是把膠水丟了,那咱們光靠着膠水城一座孤城,也是堅持不下去的,膠水城雖然很易於防守,但我們畢竟有八萬人,城裏才能塞多少人?大部分都得在城外安營紮寨,再加上每日喫喝都需要從後方補充,一旦被明軍包圍,恐怕不用打仗,我們自己就能餓死了。” “明軍登陸部隊滿打滿算都不到三萬人,拉上那些僕從軍和占城國的軍隊,纔有五萬人,憑什麼包圍我們八萬人?” “憑咱們野戰就沒贏過。” “那又怎麼辦?難不成讓我們把膠水城拱手相讓?你以爲敵人會放過我們嗎?” 潘麻休怒道:“我們現在能依靠的只有膠水和膠水城,如果連這兩個地方也丟了,安南還拿什麼跟大明對抗?!” 王汝舟嘆了口氣:“那就應當儘快點起全部兵馬,能動多少是多少,趁着明軍幾萬人不可能短時間內全部過河,擊敵於半渡,如此收復膠水,奪回沿河的各個警戒營寨後,再集合東都增援的兵力,嚮明軍發起反攻。” 潘麻休詫異地看了老頭一眼,點了點頭說道:“不錯,我也正有此意。那現在各部便立刻出兵,務必速度趕赴膠水河畔,伱們同意嗎?” 軍隊不是潘麻休的一言堂,此時將領們又吵了起來,最後逼不得已,竟是潘麻休只能帶着胡氏的鐵桿將領行動,而不願意折損實力的其他將領們,則選擇縮在膠水城附近。 “少保,潘麻休已經出城了。” 王汝舟作爲陳朝老臣,同時也是碩果僅存的幾個都統之一,壓根就不是胡氏父子一派的,又在天長路(奉化府)經營多年,自然有着自己的利益考慮。 “潘麻休有勇無謀之輩爾,屢屢敗於明軍之手,我聽聞李景隆乃是明軍的五星上將,素有謀略,此番潘麻休也定是個大敗而歸的結局,我們得早做打算了。” “是,卑職明白。” 幾名心腹將領齊齊答道。 “但城內外其他將軍怎麼辦?” “把他們召集過來,以我私人的名義,如果他們不同意那就扣押下來。” “另外……” 王汝舟沉默片刻後,說道:“現在就派遣使者偷偷從我們控制的渡口向南渡河,前往明軍的軍營,向李景隆表示臣服,如此一來,大明也許會饒恕我們的冒犯。” “卑職這就去安排。” 很快,其他派系的將領們就過來了。 在經歷了一陣並不算激烈的心理鬥爭後,絕大多數將領都選擇了投降。 因爲按照僕從軍的待遇,以及被俘虜的降兵的情況來看,如果他們這些將領真的願意歸順,那麼大明是絕對不介意饒他們一命的,甚至等陳天平復國後,高官厚祿同樣唾手可得。 陳廢帝以前那麼暴虐無道,他們都忍了,想來他這個孫子應該不會比爺爺還離譜。 這個道理潘麻休等人不是不懂,只不過,他們卻是沒得選。 畢竟他們都是胡氏的嫡系,跟着胡氏謀朝篡位,早就洗不清了,更不太可能跳船了,因此,即便是明知打不贏,他們依然選擇頑抗,不願屈服。 不過,被召集來的將軍們還是有些擔心,如果大明不願意接受他們的效忠呢?甚至想的更可怕一點,像是華夏的長平之戰那樣,把他們這八萬人都坑殺了呢?那樣的話,大明也沒什麼損失吧,而且還可以削弱安南的軍力。 所謂患得患失,莫過於此。 不過其實這些降將不知道,對於大明來說,他們這種肯大規模投降的態度也很重要,如果他們願意投降,並且獻上兵士糧草等資源,那麼大明完全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地驅使他們當炮灰,收拾剩下的殘局,畢竟大明的兵馬、糧食也挺寶貴的。 而且只要安南國軍隊投誠成風,大明就可以輕易打贏這場戰爭,然後通過肢解安南國,實際控制紅河三角洲,以及經濟殖民新的陳朝,來源源不斷的獲取各種資源。 如此一來,大明的實力便會飛漲,遠超歷史上的永樂盛世時期,甚至可以稱霸整個世界。 只是可惜,安南國雖然有王汝舟這種識時務的,但也有潘麻休這種人似乎並不願意屈服大明,反而準備抵抗到底,既然如此,那就只能用刀劍說話了,只不過這樣一來,膠水河畔難免就要多出許多冤魂。 —————— 安南軍由於兵力實在太多,所以在膠水河畔設立了不少營寨,而這些營寨,也成爲了明軍先鋒部隊的拔取目標,其中甚至就有一座石頭築的小城,名爲白象城。 明軍一路勢如破竹,直到在這座小城面前止步。 看着這座小城,負責打前鋒的汝南郡王朱有爋搖了搖頭,然後說道:“傳令,讓火銃手和隨軍火炮,全部投入戰鬥。” “是!” 副將領命離去,然後傳達了指示。 在一陣陣號令聲中,明軍的火銃手迅速列陣,然後齊刷刷地舉起火繩銃對準了敵人。 因爲城池不大,而駐守的安南軍比較多,所以安南軍選擇了出城背靠城牆列陣。 這並不愚蠢,事實上,在冷兵器時代守城方很多時候都會選擇背城列陣,著名點的,譬如宋代的兩次開封之戰,以及明代的幾次北京保衛戰,都是如此。 “放!” 一名負責傳遞命令的軍官高喊了一聲。 剎那間,一排排鉛丸呼嘯而出,射向了敵人的軍陣。 明軍的火繩銃,威力比原始火銃大,而且射速又快,因此,一排排鉛彈飛出,瞬間便收割了一大批安南國軍士的生命。 在密集的火力覆蓋下,安南步兵根本沒有反抗的力量,只能躲藏在盾牌後面瑟瑟發抖,而盾牌的防護力再厲害也是有限度的,在火槍和火炮的持續射擊之下,盾牌也被擊穿了,緊接着是一顆顆鉛丸打在了躲在盾牌後面的安南士兵身上。 一時間,一具具屍體被鉛丸打爛,化作一團團肉醬。 這樣的攻擊視覺效果,對安南人的心裏造成了相當大的衝擊力。 而安南的抵抗也越來越弱,終於有膽小一些的安南人選擇了逃跑。 不過明軍依然無暇顧及這些逃兵。 在一陣陣隨軍小口徑野戰炮的炮火轟鳴聲中,明軍的攻勢漸漸的靠近了城牆,然後開始登上了白象城的城牆。 “嗖!嗖!嗖!” 一陣陣箭矢劃破空氣的尖銳嘯聲驟然響起,城頭的弓箭手的羽箭直奔城下的明軍而來,企圖阻止明軍的登城。 “噗嗤!噗嗤!” 明軍的陣地上,幾名士兵應聲倒下,其中還包括一名小旗官。 但他們沒有停頓,繼續往前衝鋒。 “砰!” 明軍的輕型青銅野戰炮的炮口噴吐着火焰。 雖然野戰炮口徑不大,但白象城也實在不是什麼堅城,一炮下去,就算是石頭的城牆也扛不住,立馬被轟出一個大坑。 “轟!轟!轟……” 明軍的火炮一刻不歇的轟擊着,不斷的撕裂着城牆上的城磚,使得城牆上的城磚不斷的脫落,雖然很少有直接打到城牆上去的,但城磚的濺射傷害,也極大地阻礙了安南軍弓箭手的輸出。 安南國的士兵也不斷地往城牆下丟擲滾木擂石,但卻無濟於事,除了增加一波浪費的同時,根本沒有什麼實際價值。 “該死的明軍,他們怎麼能有那麼多炮?” 看着城牆上源源不斷的炮彈傾瀉下來,安南國的將領道:“都給我頂住!” “可是,將軍……” 負責守衛白象城的安南軍將領是潘麻休的親信,此時憤怒的吼道:“難道讓我親自帶人上去嗎?” “末將不敢!” 見到自家主將如此暴躁,他們頓時嚇了一跳。 畢竟,誰都知道這位喜怒無常,萬一惹毛了他,自己等人可就要遭殃了。 “該死!”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