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國師 第614節

作者:未知
“派人去袁珙負責的化肥工坊,那裏是不是有小規模的製備焦炭設置?讓他們送焦炭過來,如果沒有就現在開始煉製。” 雖然現在的化肥工坊,主要的生產過程就是把從萬里石塘的鳥糞島定期運來的鳥糞稀釋,加入各種有用沒用的其他物品,製成化肥裝袋貼籤然後售賣。 但在最初試驗的時候,爲了獲得合成氨來展示化肥的功效,是有一條土法煉焦線的,當時只是爲了通過綠礬液體來收集氨氣,並非是爲了煉製焦炭,焦炭只是副產物,姜星火也從來沒想過用焦炭來提高爐溫,繼而製造液態鋼的事情。 畢竟穿越者也不是百科全書,很多串聯的知識點,在只想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是很難意識到它的其他作用的,所以姜星火也下意識地忽略了這一點,直到現在纔想起來。 雖然現在的化肥工坊,已經不需要這種低效的製取手段,但是怎麼說呢這種有紀念意義的裝置,還是被保留了下來,就像是很多名人保存完好的故居,意思是差不多的。 煉焦有兩種,一種是土法煉焦,一種是正經的焦爐煉焦。 化肥工坊裏保存的,就是土法煉焦的小爐子和長條埋焦設施。 土法煉焦的實際過程,只能用“樸實無華”四個字來形容,所謂的長條埋焦設置,不過是一個堆放成長方形的池子,四周頂底都用耐火磚密封,然後點燃煤炭,經一段時間把煤氣全部燒完,不再冒煙,就煉成焦炭了 有什麼技術難點?也沒啥,最多就是弄個側壁的導火道,讓煤炭燃燒產生的廢氣與未燃盡的大量煤裂解產物形成的熱氣流,經長條埋焦設置側壁的導火道繼續燃燒,並將部分熱傳入裏面,然後從孔洞裏注水熄焦,冷爐,扒焦。 土法煉焦結焦的時間相對比較長,成焦率也低,煤耗更是高的沒眼看,而且環境污染賊嚴重。 但是無所謂,正經的冶鐵場,姜星火肯定會讓他們想辦法改進出來專門用於煉焦的焦爐的,對於這些人的聰明才智和動手能力,姜星火沒有懷疑過,他們缺的或許只是思路上的指引。 這些拿過來用的焦煤,只是姜星火用來給他們看,怎麼用新的燃料,把爐火的溫度提高到足以熔化出鋼水的地步的。 姜星火和胡元澄出去說話了,內裏的工匠們議論紛紛。 “焦炭?聽着是把煤炭又燒了一次,是不是跟木頭燒成木炭,是一個道理?” “木頭燒成木炭還能接着燒,煤炭燒成焦炭,那不就是一堆黑疙瘩了?還能接着燒?” “誰知道呢,不過上頭這些大人物要怎麼弄,咱就怎麼弄吧,混口飯喫,計較那麼多幹嘛。” “我們這些熟鐵不夠吧?還需要往裏放生鐵?” 有人立即說道,他們剛剛也看了,若是大規模的煉,怕是這裏的不夠,因爲剛剛送走了一批熟鐵。 雖然這個時代,工匠們無法直接得到液態鋼,但是基本常識還是知道的,生鐵含有其它雜質較熟鐵要多些,同樣的道理,把生鐵回爐的話,最後得到的鐵水,裏面的雜質也要比熟鐵的鐵水要多些.事實上在現代鍊鋼也是,除非是特種鋼,不然的話理論上都是可以用熟鐵回爐的,只不過很少有人這麼做就是了,都是有成套的設備和工藝幾步就到位的。 “老師傅,你說這能行不?” 這時候,工匠們看向了一直在角落裏沒說話的那個面色蠟黃,穿着棉襖的老人。 老人皺了皺眉,對那個瞎折騰的安南人,他看不順眼,因爲他一眼就能判斷出來,想要靠着減少冶鐵爐的對空氣接觸面積來提高爐溫是不可行的,以前不是沒人想過這個法子,早就折騰個遍了,卻無一人成功。 但國師不一樣。 國師的威望,又豈是這些安南人能夠比的? 所以,他並不敢質疑姜星火的決定,只是努了努嘴,說道:“且看看吧。” 這時候,姜星火正在和胡元澄討論煉焦設施的建設。 畢竟總用土法煉焦,產出比實在是太低,想要實現正規化的持續冶煉,肯定是要弄正兒八經的煉焦爐。 但這東西姜星火也不太懂,只是翻書的時候有個大概的概念,嗯,原子彈他也有個大概的概念.總之吧,先描述出來,然後讓胡元澄去弄就是了。 事實上,焦爐也不是隻有一個模樣,畢竟煤焦化技術的應用在他前世已經有了幾百年的歷史,爐子的結構形狀也經歷了許多變化,一開始的煉焦是仿造燒木炭的過程採用成堆乾餾,還比較原始;到了後來開始演變成磚砌的半封閉式長窯爐,也就是類似於現在化肥工坊用的土法煉焦;再往後,開始採用全封閉式圓窯,即俗稱的“蜂窩爐”,其技術特點是炭化和燃燒在一起,靠燃燒一部分煤和乾餾煤氣直接加熱其餘的煤而乾餾成焦。 而姜星火認知裏的小時候在農村見的焦爐,則是十九世紀中期以後的產品了,也就是從窯爐發展到外部加熱的炭化室煉焦階段,並且出現了倒焰爐,這個版本的焦爐是將成焦的炭化室和加熱的燃燒室用牆隔開,在隔牆上部設有通風通道,炭化室內煤的乾餾氣經此通道直接流入燃燒室,並且與來自燃燒室頂部風道的空氣混合,自上而下地流動燃燒.至於後來的版本,也就是一個逐步完善的過程,比如回收化學品的改動,還有利用煙氣廢熱的改動,總體來講變動不大了。 “要建一個煉焦的工房,你準備怎麼做?” “還請國師示下。”胡元澄恭謹地回答道。 姜星火聞言搖了搖頭,說道:“說說你自己的想法。” 胡元澄對此基本可以稱得上一無所知,當然不會有什麼太好的想法,但姜星火之所以這麼問他,就是暗示他,自己不需要他表現成爲一個提線木偶來讓自己放心。 胡元澄大概說了說想法,姜星火不置可否地點了點頭,然後說道。 “找個房間,先給伱畫個圖紙。” 到房間門口的時候,他止住了腳步。 姜星火這時候在腦海裏想了想,才進到屋子裏,然後就坐在桌案前,提筆畫了起來。 一支毛筆,一迭宣紙,姜星火花費了小半個時辰的時間,總算把自己能想到的圖樣都畫好附上標註了,然後交給了胡元澄。 胡元澄仔細看了一番後,點點頭說道:“明白國師的意思了。” “焦煤到了嗎?” “剛到,沒敢打擾國師。” 姜星火滿意地說道:“那就趕緊拿焦煤試試吧。” 幾車還冒着熱乎氣的新鮮焦煤被送了過來,然後就在衆人的注視目光中,送入了冶鐵爐裏。 所有人都在猜測,這種新燃料,能否將爐火的溫度,加熱到足以把鋼材熔化成水的地步。 胡元澄也不例外,雖然他覺得這樣從未有人嘗試過,但既然是姜星火如此鄭重其事吩咐的事情,哪怕在別人看來希望渺茫,也必須要去嘗試。 但在此之前,胡元澄還有點事情,他出門吩咐外面的小吏道:“馬上去找人,按照圖紙,趕緊在那邊修一個煉焦室出來,記住,要快,這幾日就要弄出來。” 小吏轉身欲走,胡元澄又拉住他的袖子,想了想補充道。 “另外,都要用最好的材料,最快速度,最堅固的磚石,來幹活的人,我要求是最精細機靈的。” 胡元澄對着他又叮囑了幾句,然後揮了揮手,示意小吏離開。 隨後,重新回到熔鐵爐旁的胡元澄,他的目光也跟着衆人一起看向爐子。 “轟—!” “滋啦—!” 熔鐵爐裏突如其來的響動聲震耳欲聾,嚇得站在旁邊圍觀的人一跳。 畢竟,這個時代的鍊鐵爐,是從來不用焦煤的,所以有點狀況,也實屬平常。 胡元澄愣了半晌,然後轉頭看向身側的人:“國師?” 熔鐵爐裏什麼情況誰都不知道,因爲只有頂部的進料口,和下面的出料的小孔,所以這時候拿着鏟子在天橋送料的工匠,也不敢繼續有動作了。 “繼續加。” 姜星火神情自若地說道:“炸不了,往裏加,除了送料的人都往外站點就是了。” 胡元澄連忙應道:“是!” 然後衆人便繼續投入到了工作中。 姜星火靜默地等待着。 片刻後,熔鐵爐的火焰果然出現了以前從未有過的異常! 嗯,其實一般人不知道的是,爐火的顏色,是能夠直觀地判斷出溫度的。 雖然這時候的工匠們沒有具體攝氏度之類的概念,但老祖宗口口相傳下來的東西,還是形成了口訣。 直觀一點,按不同的攝氏度,其實就是這種演進。 600攝氏度:暗紅色 700攝氏度:深紅色 1000攝氏度:橘紅色 1100攝氏度:純橘色 1200攝氏度:金橘色 1300攝氏度:金白色 1500攝氏度:純白色 1600攝氏度:白藍色 在場的所有工匠所背誦的口訣,最多,就是到金白色。 饒是如此,也極少有人在實際冶煉過程中見過金白色的火焰。 這當然不是玄幻或是修仙小說裏小嘍囉們沒見過異火,而是現實世界真的沒人見過,原因就在於,生鐵的熔點是1100-1200攝氏度,雜鐵的熔點是1200攝氏度,而煤炭或木炭所能提供的熱量,也只夠加熱到這個範圍,所以這些工匠平常最多就是把生鐵給熔鍊了,根本沒有熔鍊鋼材(1400攝氏度)或是熟鐵(1400-1500攝氏度)的能力。 而今天令他們震驚的是,跟木炭和煤炭完全不同,隨着焦煤的使用,剛一開爐,下面的火焰就直接變成了金白色! “金白色的火!” 工匠們目瞪口呆地看着這副奇景。 要知道,以往都是他們用最好的炭,才能極小概率下見到金白色的火焰,通常或深或淺的橘色火焰就已經到頭了,而現在,才一開始不一會兒,直接就出現了金白色火焰! 這說明了什麼? 在場的人也不是傻子,很清楚地就意識到了它所代表的的含義,那就是焦煤的下限,就已經是煤炭和木炭的上限! 這簡直就是顛覆他們的認知! “我的乖乖啊,我活了大半輩子,還是第一次見到一開始就冒金白火的啊!” “是撒,誰能想到用焦煤能取得這麼高的熔鍊效率啊!” “難怪國師說用焦煤可以解決燃眉之急呢。” “哈哈,這是我見到的最厲害的鍊鐵方法了。” 這絕對是不可思議的事情,而更不可思議的還在後面,那就是火焰的顏色,還在變化! 金白色的火焰,其中的金色開始緩緩褪去。 火焰,漸漸變成了純白色! 這時候的衆人,已經徹底驚呆了,連話語都沒了聲息。 “呼~” 看着眼前的這一幕,胡元澄長長吐了一口氣,這時候他才感覺到自己的手心裏已經佈滿了汗水。 那位穿棉襖的老師傅更是喜悅地走近了,盯着熔鐵爐裏那團火焰仔細瞧了又瞧,然後甚至癡迷地忍不住伸手想觸摸它。 就在這時候,他聽到姜星火輕輕咳嗽了一聲。 那老師傅立馬縮回了手掌,尷尬笑了兩聲,退回到了旁邊。 而就在這個時候,一陣噼啪爆鳴從熔爐底部傳來。 “這是——”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