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各取所需(第一更,求支持)

作者:無語的命運
一清河縣爲海寇襲奪,漕運總督亢得時身死,淮安府治山陽縣又爲降寇漕丁騙據,知府外逃……

  接連的消息傳至揚州城的時候,只讓這城中的人心更是惶惶不可終日,那原本還開出幾個時辰的城門,突地一下關上了。

  即便是這城門關上了,那些避於城中宅院內的鹽商們,一個個的無不是眼巴巴的瞧着知府衙門,瞧着那鹽運使衙門,尤其是後者,畢竟,這守城兵早就被調至了瓜洲,這會早就被丟進長江裏餵了魚,至於這守城的現在則是鹽運使衙門裏的鹽丁,換句話來說,現在當家主事的只有鹽運使。雖然他不是守城官,可這兵是他的,即便是知府這會說話也遠不頂鹽運使,畢竟,這兵是人家的。

  現如今局勢都到這地步了,那高朝令怎麼還不投降?

  對於曾經或是經歷或是耳聞過當年揚州十日慘狀的這些鹽商來說,他們現在只有一個念頭,就是這高朝令能像鎮江知縣一般,直接打開城門投降,而不是據城死守,他以身報效朝廷不當緊,可萬萬不能拖着大家一起死。

  對於他們來說,或許他們曾經靠着滿清掙了很多銀子,但是並不意味着他們願意爲滿清去死,朝廷永遠只是朝廷,性命在是自己的!

  清來降清,明來降明,這纔是保住性命的根本。他們絕不會像當年的揚州鹽商一樣,把自己的身價姓名全部押上,他們是晉商,當年可以和滿清合作,現在同樣也可以和明軍合作,只要能夠保住眼下的榮華富貴。

  正當這些來自山西和陝西的鹽商們千方百計的試探着揚州知府的想法,試圖與其一同說服高朝令效仿鎮江開城投降時,盯着那看似依然部署守城的鹽運使衙門時候,在那衙門裏,這幾日高朝令卻是成天惶惶不可終日的等着消息。

  “老爺,人家聽說這戲園子裏,這幾日上了新戲……”

  喜雲倚在高朝令懷裏撒嬌道,她本是秦淮河名妓。高朝令剛任鹽運使時,鹽商們出錢爲其贖身,將她送入府中成爲了高朝令的小妾,憑着過人的姿色,和色藝兩絕的才學,深得高朝令的寵愛。

  即便是現在人心惶惶的時候也不妨礙她每天到戲園子裏聽戲,作爲女子她知道這種軍國大事和她沒有關係,哪怕是破城了。又有何妨無非就是換個主子而已。

  女人有時候很實際!

  “這都什麼時候,還聽戲!真是商女不知亡國恨!當真是個下三濫的賤貨!”

  高朝令有些厭煩的一把這平時極盡恩寵的女人推開,哪裏還有平日裏的寵愛有加,然後衝着門外大喊道,

  “老六,讓你收拾好的東西,收拾好了嗎?若是達素將軍來了,咱們可還得還得去拜見達素將軍……”

  所謂的拜見達素將軍,不過只是一個藉口,有時候,即便是出城也需要藉口,免得手下起疑心。

  一任鹽運使任上得銀又豈止數萬兩,對於當了整整個三年鹽運使的高朝令來說,他早就積累了一筆不菲的家業。

  這麼多年,這兩淮的鹽利都到什麼地方去了?朝廷頂多能摸着兩成,其它的都落到鹽商手裏了,鹽商人喫肉,做爲鹽運使的他,自然能喝着些湯。便是這些湯,就足夠他一生喫喝不盡,足夠他高家揮霍幾世。

  當然,更重要的一個原因是,他不是疆吏,雖說領着漕丁,可他沒有守城之責,即便是這城丟了,也和他沒有任何關係。守城那是知府衙門的事。和他這個鹽運使有什麼關係?

  對於這三年已經積蓄了足足上百萬兩身家的他來說,自然不願意把性命白白丟在這地方。千里做官只爲財,之所以當這個鹽運使,爲的可不是要把腦袋丟在這裏,爲什麼大清國盡忠。要是如此的話,當年她恐怕早就爲大明朝盡了忠!既然當年沒有爲大明盡忠,現在又怎麼可能會爲大清國盡忠。

  這大清國的將來會怎麼樣,他不知道,但是他知道,只要把那二十萬兩銀子弄到手,就足以說服京城裏的那些人救下他條性命,甚至將來還有可能外放個肥差。即便是再不濟這20萬兩總是多撈的銀子。這年頭兒誰會嫌銀子扎手!

  至於其它,暫時已經顧不得了,那位過去寵愛有加的小妾,不過只是一時暖牀之用,瓶子裏嗯從有家不過是爲了讓她在牀上更好的伺候自己罷了。

  這揚州無論如何都留不得了,反正家人都在山東老家,趁着還能離開的時候,離開揚州,纔是上上之選!

  可問題是鄭俠如那邊……怎麼到現在還沒有消息?

  如果鄭俠如那邊沒有消息的話,能不能安全地順着大運河返回山東老家那都是個事。

  “當初真應該早點兒把這揚州丟了,早點離開揚州,又何至於到現在這種地步。”

  心裏這般唸叨着,高朝令甚至想到,如果實在不行的話,就不等鄭俠如那邊的消息了,二十萬兩……無非就是少掙二十萬兩!

  可關鍵是——船!

  必須要找到可靠的人使船,這也是他選擇鄭俠如的原因,鄭家有鹽船。

  除了船之外,鄭家在大運河上的關係也是他所需要的。尤其是現在清河已經讓明軍佔領的情況下,就更需要鄭家的關係了。現在只有靠着鄭家的關係,才能夠保護他平安的返回山東老家。

  “實在不行,便就直接花錢僱條船,只要把銀子運回家便成……”

  就算是將來明軍攻入京師,重新奪了天下,也不會貿然去捕抓前朝舊吏,畢竟這天底下爲大清國當差的人太多了,他們還能一個個兒的上門抄家不成?

  只要他自己老老實實留在山老家當個寓公,就憑着這些年積累的家業,就是子孫那輩子也都可以跟着享盡清福了。

  儘管宦海沉浮十幾年後,高朝令不甘心就這麼做寓公養老,他甚至還尋思着,拿着鄭俠如的二十萬兩,前往京師活動一番,先把罪責給推掉,然後待到局勢穩定之後,再重新外放個肥差,即便是鹽運使當不成了,便是放個江南的肥差,也不是不行!

  如果說將來大明朝又重新奪了天下。那也沒事兒,這天底下誰會嫌銀子扎手?只要有了銀子,到時候指不定還能在新朝另外謀一個差事。

  “世人本愛官人,又何錯之有?”

  心底這唸叨着,高朝令又自語道。

  “實在不行,便拿自家的銀錢過去,先於京城活動一下,將來外放之後,再說其它……可就是不知道這將來的局勢會是怎麼樣?到底是大明朝還是大清朝?這天下?哎……難啊!”

  就高朝令尋思着如何爲將來作打算的時候,那邊有門僕稟報道。

  “老爺,鄭俠如求見!”

  一聽到鄭俠如求見,本就一直盼着他的高朝令一聽,幾乎是立即出言說道。

  “快,快快請他進府!”

  高朝令大呼小叫的吩咐道,可能是意識到自己有些失態,又吩咐道。

  “請,請他去書房!”

  隨後高朝令便一直焦急的等着,直到下人說客人到了書房時,他才故作姿態的緩步走到書房,可在他進門後,見到鄭俠如的時候,言語間的急切,仍然將他的心境盡顯無疑。

  “士介,你是何時回來的?那邊可有什麼消息?”

  這話一出,高朝令便有些後悔了,這不就是告訴他,心急此事嘛。可現在的局勢又如何能瞞得住人?

  對於高朝令來說,他可不想就這般白白與此丟了性命,丟了身家。

  “大老爺……”

  不待鄭俠如把話說完,高朝令便說道。

  “士介,你我之間何需如此客氣?”

  “高兄,是小弟見外了!”

  鄭俠如笑了笑,看着高朝令說道。

  “高兄,這件事辦成了……”

  說的時候,他已經取出了一張紙。隱約的可以看到那張紙上蓋着大印!

  “高兄,這是沿運河北上的憑證,只要高兄拿此憑證,運河上的明軍皆不會加以阻攔,也不會加以搜查,至於這揚州……”

  瞧着高朝令,鄭俠如反問道。

  “高兄可安排好一切?”

  實際上,今天中午,他就已經從回到了城中,他一直在等着,等着城中的消息,正像是他意料之中的那樣,從知府到知縣以及城中的鹽商,都要尋着活路,軍門打下淮安的消息,已經震動整個揚州,面對大有成爲孤城的現實,這揚州城中的衆人,自然紛紛尋起活路來。

  只不過,他們壓根就不知道,早在他們紛紛活動之前,這邊高朝令已經另有打算了,他早就計劃好了一切。

  “士介儘管放心,你只管命人拿着我的手令去打開城門,我已經安排好一切,到時候,大軍只管化妝成援軍進來,至於鹽丁那邊,孫爾府哪個狗東西,撈銀子、嫖婊子他還行,至於打仗……哼哼,他還沒那個膽!這幾日,他可是一直問着,什麼時候從鳳陽過來的援軍過來!”

  說完這番話後,高朝令又看着鄭俠如問道。

  “那,那些東西都備好了嗎?”

  見一切都如最初的計劃一樣,鄭俠如便點點頭說道。

  “高兄的安排小弟豈敢不盡力?東西都已經給您運到船上,小弟在運河上給您備了十艘鹽船……”

  聽高朝令已經安排好了一切,鄭俠如自然將已經安排好的事情都告知對方,當然也包括那二十萬兩銀子。

  所有的一切,都像兩人商量的那樣,到鄭俠如離開的時候,他已經得到了想要的一切,甚至高朝令還當着他的面吩咐師爺準備好勞軍的銀子——這些銀子,當然這些銀子並不是他押運過去。

  “備車,備車……今個銀子不先運過去,鳳淮鎮總兵就按兵不動!他們都是一幫什麼東西,就不知道自己喫的是朝廷的俸祿嗎?”

  就在高潮令抱怨着的時候,他的師爺捱過來問道。

  “大老爺,這這,鳳淮鎮的兵到什麼地方了?”

  “離城不到五十里,這不,派人傳來了信,沒有三萬兩銀子,他們斷不會過來,這羣發國難財的王八蛋,等過了這一關,非得好好參他們一本!”

  高朝令沒好氣的說道。

  “嗯,屆普,這樣,你親自押着銀子過去,一定招呼好那幫孫子,咱們揚州可全指往他們!”

  “是,是,小人知道。”

  趙平躍連忙賠着笑着,可是卻悄悄回到自己屋裏,飛快地收拾財物。他的錢不多,但也不少,足足有兩千多兩銀子。這銀子早就換成了二百多兩金子,若是說,援兵沒來,不定他還會呆下去,等着高朝令投降,可現在,對於他來說,只剩下一個念頭——逃出去!

  就在身爲師爺的趙平躍爲自己打算着的時候,那邊高朝令已經命貼身的長隨準備起了一切來,其實很多東西早就已經準備好了,只待他一聲令下就會裝車送出城去。

  一見到貼身的長隨,高朝令就問道。

  “準備好了嗎?”

  “已經收拾妥當了,大車就在後巷裏停着,那些船小人已經看過了,都停在城外販私的碼頭上!”

  下人的回答,讓高朝令只是點了下頭,便沒再說什麼,隨後便掏出一把鑰匙,直奔後宅的一間庫房而去。在庫房的大門被打開後,幾十口多個鐵釘楠木箱子,整整齊齊擺在那裏。

  隨後高朝令便對人喊道。

  “全都搬上車!”

  雖說這些年撈的銀子有一半都換成了金子,可依然足足裝了三十幾口箱子。對於高朝令來說,這便是他最後的指往。

  “當初,真應該先把東西給運走了……”

  古往今來,當官的上任,都是輕車簡從上任,千車百船離任,因爲交通不便,任上撈的東西,只能在離任的時候帶走,當然,他同樣也給自己留了後路,早在去年的時候,就命人將幾萬銀子運回到老家,。

  “唉,這下……罷了,罷了……”

  搖搖頭,瞧着這些箱子,想着鹽運使這個肥差就這麼沒有了,高朝令只是一陣心痛,可仍然吩咐道。

  “長順,都裝上車!”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