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7章:夜靜文光衝北斗、天下文宗、盡入其手
蘇小棠姑娘臉上帶着哭笑不得的神色說道:“幸虧我早有準備,提前買了幾塊餅。”
“要不然少爺你可就慘了,那餅糊的……”聽到這話沈淵忍不住就想笑,蘇小棠一番好心,但還是對自己的手藝毫無把握,所以纔買了餅,做好了失敗的準備,結果到底還是用上了。“烙糊的餅別扔啊……等我回來看看糊成煤球沒。”
沈淵生怕蘇小棠內疚,還笑着跟她開了一句玩笑。沈淵隨後把考籃交給龍小羽,照例由這個幸運小書童陪着他出門考試。等沈淵走出自家小樓門口,另外那三位,柳如青、華潛和沈渙也都做好了準備,四個人一起走出了怡園接葉亭。他們各自也都帶着書童,龐寶強昨天就僱好了兩輛馬車,於是主人一輛書童一輛,一起向着考試的貢院開去。沈淵在之前揚州考試的時候,連續四場都是在揚州城內,可以說是他的主場。而科舉考試的最後一場,也就是殿試,就要在紫禁城裏考。紫禁城那高大巍峨的宮殿,對普通人的震懾力真是非同小可,別說古代人,就連現代人都會被那裏的皇家威嚴震驚。可是對於後世的沈淵來說,紫禁城他都去過不下十次了,所以說從心理角度上而言,那裏也能算得上他的主場,畢竟他比所有的考生,對紫禁城都要熟悉得多。至於殿試和鄉試之間的這場會試,卻是要到貢院去考的,這樣一來沈淵就和所有的學子一樣,完全沒有了主場優勢。不過那是過去,現在卻不同了。沈淵這次考試的地點是京師貢院,就在馬蹄營的北邊,和馬蹄營幾乎就是一牆之隔。也就是說沈淵當初要是沒有阻止馬蹄營的爆炸,貢院一定會被夷爲平地。所以當咱們沈少爺坐在馬車上,差不多穿越了整個京城來到內城東南角。看着這一片貢院時,心裏也不由得想道:“要不是本少爺的手下割斷了通向各個火藥庫的引信,這片偌大的貢院早就是一堆殘磚亂瓦了……切!有什麼了不起的?”
越到緊張的時候越能給自己找樂子,這也是沈淵的特點之一。一起跳下馬車的柳如青等人驚奇地發現,沈淵面對貢院大門時的表情,似乎有些似笑非笑之意。他們也不知道沈少爺心裏在想什麼,不過他一點不緊張,卻是每個人都能看得出來的。隨後一衆考生,就向着貢院裏走去。……所謂貢院,就是專門爲科舉試子準備的考試地點。這間京師貢院是在幾十年前由大學士張居正提議,在元朝貢院舊址拓寬重建的。沈淵他們面前的貢院正門看起來十分寬大,有左、中、右三條路,各自樹立着一座高大的牌坊。左面牌坊題爲“虞門”,右面牌坊題爲“周俊”,中間牌坊題爲“天下文明”。牌坊後是貢院的正門兩座,每座大門兩側都有小廳,這裏是用來稽查進出人員的。沈淵他們出具了考試的憑證,也就是揚州會試後發下的准考證,之後才魚貫而進。龍小羽這些書童自然是不能進去了,就在外邊等着。等到沈淵他們進門時,靠右一側的大門就是考生進出的“龍門”,取“鯉魚躍龍門”典故。意爲考生躍過了這道門,就可以成爲朝廷棟樑之才。過了龍門由甬道直達明遠樓,這座樓實際上也是用來監考之用,建得非常高。沈淵擡頭看去,在明遠樓的樓柱上寫着一副對聯:“夜靜文光衝北斗,秋來爽氣挹西山”。倒是氣象萬千,氣派得很。過了明遠樓之後,路旁有一棵元代留下來的古槐。之所以擴建的時候還留着這棵元代的古樹,就因爲這樹的名字叫做“文昌槐”。沈淵看了一眼,這棵槐樹勢如臥龍,每個考生經過的時候都要向這棵古樹拜一拜,想來也是祈求上天庇佑的意思。明遠樓往北有一片建築叫“至公堂”,東面三間爲監視廳,分“彌封”、“受卷”、“供給”三所。西面兩間爲“對讀”、“譽錄”所,再往北依次是主考官員居住的聚奎閣,胥隸工匠居住的宴喜堂,同考官員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