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1章:生死相托憑一語、知我罪我、長空銘記
沈淵對此也十分好奇,於是扶着呂秀才坐下,坐在了他的對面向這位秀才問道。只見此人今年大概三十四五歲,生着一副清秀的面孔,大概是常年營養不良還沒補過來,臉上還有幾分菜色。他顯得有點羞澀還有點內向,說出話來連個稱呼都要反覆斟酌,顯然是一個飽讀詩書,不善交際的人。隨着這個呂秀才一點一點的講述,沈少爺卻是越聽越欣喜,這傢伙原來是一個民間發明家!這呂秀才雖然讀書科考沒什麼進展,只是考中了一個秀才功名就在會試時屢屢碰壁,連個舉人也沒考上過。不過他平時喜歡研究個機械設備,經常用木頭削一些能活動胳膊腿的小木頭人之類的東西來玩。然後他就想着,既然自己考不中功名,還不如做出點什麼東西爲世人所用。因此他也就棄了讀書,在家裏撒歡兒地拿那些機械當玩具。前兩年他家的街坊失火,由於處在深深的巷子當中,救火的水車推不進去。然後那些水車上的水龍唧筒也不給力,打出的水柱又沒有多少水量,又只能射出三四丈遠,連着火那家的房頂都夠不着。這個呂秀才在旁邊看得明白,那些水龍唧筒是一個手搖的加壓裝置,前邊是一個碗口粗的大毛竹筒。這個竹筒裏面被人打通了竹節,打磨光滑之後裏面用一個活塞用力推動,就可以在前端把水壓出去。他還問了那些救火的人,得知這些水噴不遠的原因,一是因爲力道不夠,二則是因爲再使大一點力量竹筒就會開裂,因此救火用的水車也就只能做到這種程度。這個呂秀才聽了之後就覺得不服,心說這有什麼難的?只要在毛竹筒上多套幾個鐵箍,不就能承受更大的壓力了?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