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第 65 章

作者:秦湯湯
天才·八六中文網()

  康熙二十四年八月十九,皇貴妃佟佳氏歿!

  康熙第一時間得到消息,趕往承乾宮。彼時,承乾宮下人跪了一地,佟妃早已經來了,匍匐牀前,淚流不止。

  春枝陪在身邊,眼眶溼潤:“娘娘不必如此悲傷。我家娘娘去的時候很安詳。她病了好些時日,其間痛楚唯有自己能知。

  “她留下話,說她這一去也算是解脫了。於她而言,未嘗不是好事。她說,她這一輩子,能與皇上廝守半生,能有您這樣的知心妹妹,足矣。所以,她請大家不要因她難過。尤其是您跟皇上。

  “我家娘娘最不捨的便是您二人,若見您們爲她如此,定會不安的。娘娘,我家娘娘還留了些東西給您,您可要看看嗎?”

  佟妃有些疑惑,姐姐把能給的東西全給她了,還有什麼?她忙道:“當然要看。姐姐留了什麼?”

  春枝起身,將佟妃引到一旁,打開一個箱子:“都在這裏了。”

  佟妃渾身一震,“是我跟姐姐的一些舊物?”

  “是。我家娘娘說,留給娘娘,也算做個念想。”

  佟妃心頭感慨萬分,她看向腳邊另一個箱子:“那這些呢?”

  春枝神色微暗:“這些是留給皇上的。”

  正欲進門的康熙腳步頓住,擡手止住身邊下人的示意。

  春枝伸手撫摸着箱子:“這一箱子,全是我家娘娘這些日子撐着病體費心準備的。她留了話,讓奴婢守着這個箱子,按照裏頭的標記,每年挑出對應的那份,送給皇上。”

  佟妃好奇:“既是給皇上的,爲何不直接將箱子送去,反而要每年挑出對應那份?”

  “是啊,朕也想知道,爲何?”

  眼見康熙駕到,佟妃春枝匆忙行禮。面對康熙的詢問,春枝欲言又止。康熙瞄了她一眼,上前掀開箱蓋。

  “皇上!”

  春枝想要阻止,既不敢也來不及。

  看到箱中之物的那刻,康熙怔住了。箱子裏是一個個的小盒子,每個盒子上貼着一張小條子,條子上寫着“康熙二十五年”、“二十六年”、“二十七年”等等字樣。

  二十五年前的沒有,可見是自今年之後,從明年算起。

  春枝解釋道:“這是娘娘爲皇上準備的壽禮。娘娘說,今歲一去,往後皇上壽辰,她將再也看不到了。可她答應過皇上,要年年爲你親手備一份賀禮。她就算人不在了,也想把承諾繼續下去。可惜娘娘身體不佳,只勉強準備了十二份,就沒有精力了。”

  康熙心頭一顫,他伸手拿起離得最近的二十五年的盒子,打開發現裏頭躺着一隻荷包,針腳說不上精緻,甚至連普通都是擡舉,只能說粗陋。

  春枝低眉道:“娘娘病後已無法再動針線,這是娘娘早年繡的。娘娘說她手藝不好,從前不敢拿出來,怕皇上嫌棄,也怕旁人笑話。因而不敢送給皇上,卻捨不得丟,一直收着。

  “如今她就要去了,想起這些,念在上頭一針一線皆是她的心意,終歸不忍讓它們蒙塵。再者,她人都走了,旁人就是笑話,她也聽不見了。”

  康熙恍惚想起,佟佳氏在閨閣時針線活就不太好,初入宮那年,興之所至給他繡了個荷包,卻被宮裏人私底下說嘴,雖後來懲罰了一批奴才,可自那以後,佟佳氏就少見動針線了。

  原來她不是少動,只是改在了私底下動。

  康熙又打開二十六年的盒子,裏頭是一串絡子。

  春枝接着道:“這是娘娘親手編的。娘娘說,她也就絡子編得還行,頗能入皇上的眼。既然皇上喜歡,她便多編一些,總能派上用場。”

  康熙神色閃動,往事再度浮現。康熙十七年壽辰,她除明面上的壽禮外,還特意爲他準備了一條與衆不同的絡子,說可以配上今日送的環佩使用,最爲合適。

  那絡子確實不錯,他誇了兩句。佟佳氏十分欣喜。也是在那會兒許下承諾:皇上既然喜歡,那臣妾往後每年壽辰都爲您準備一份親手做的壽禮,如何?

  康熙打開二十七年的盒子,裏頭躺着一塊玉佩,玉面上雕刻的圖案與常見的魚雁等物不同,乃是桂花。

  春枝再次開口:“娘娘說,她與皇上初見時便是桂花飄香的時節。自那日開始,娘娘就特別喜歡桂花。她說,桂花對她來說,意義不同。這是她與皇上的緣分。”

  許多年前,佟佳氏不滿七歲,雖是姑娘家,性格卻淘氣得很。

  他微服出宮,閒逛到佟府門前那條街,恍惚想起生母,便有意進去看看。正巧看到內院牆頭,一個小姑娘爬到樹枝上採花,腳下不慎踩空,眼見就要掉下來,他下意識跑上前接住,還讓隨行侍衛特意摘了枝桂花給她,安慰說:花已經有了,可別再爬樹了。

  後來他才知道,這位是他的表妹。

  彼時佟佳氏年歲尚小,他不過順手爲之,壓根沒放在心上。沒想到佟佳氏卻將他記在了心裏。

  緊接着,康熙依次打開剩下的盒子,每一個都藏着他與佟佳氏的一段過往。

  “娘娘本想着,將這些作爲壽禮,讓奴婢每年送一個給皇上。只是奴婢終究沒把這件事辦好。皇上,您……”

  康熙擡手止住她:“既然都是要給朕的。一年一年給,跟今日一起給,也是一樣。”

  春枝嘴脣輕抿,沒有反駁,心裏卻明白,怎會一樣呢。

  娘娘特意留下此招,是知道人走茶涼,即便皇上現在因她薨逝留有幾分懷緬,過得兩三年,宮中新人輩出,誰知又會是何等情景。並非每個人都能成爲赫舍裏皇后。

  娘娘此舉是想要皇上年年歲歲都記着她。一年一年的送,便可一年一年的提醒皇上這份情義。

  只是如今這招,算是廢了。

  康熙看向春枝:“皇貴妃去世前,是你守着?”

  “是。”

  “皇貴妃娘娘可還有說些什麼?”

  “娘娘說她這輩子遇見皇上,不悔。她很幸運。她說,她入這後宮,雖失去了許多東西,卻也得到了許多。如果重來一回,她還會這麼選。只是……”

  春枝頓住。

  康熙疑道:“只是什麼?”

  “只是娘娘也有遺憾。娘娘道,素聞人間癡情男女,最歡喜的便是生同衾死同穴。”

  康熙心頭一滯。誰能與帝王同穴?皇后。他知道佟佳氏有兩大心結,一是孩子,二就是後位。可她心心念念後位,竟只是爲了與他百年後能夠同穴嗎?

  康熙沉默不語,心內雜亂。

  見他不開口,春枝胸中生出一股悲涼。都到這等地步了,仍不肯下決定。娘娘何其可憐。

  她深呼吸,再次說:“娘娘去前最後一句話:可惜我沒有姑姑那樣的福氣,能得償所願,葬入孝陵。”

  春枝這話是以佟佳氏的口吻說的。佟佳氏的姑姑是誰,孝康章皇后,康熙的生母。

  孝康章皇后原也不是皇后,是在康熙登基後,才做了兩宮太后之一,死後加尊諡,得入孝陵。

  康熙思緒再度飄遠。彷彿間,他好似看到了生母。

  彼時,他還年幼,經常見生母遠遠望向董鄂妃的宮殿。他問生母看什麼,生母只道沒看什麼,然後抱着他說:“有些事情是求不來的,我有咱們家玄燁就夠了。”

  當年他不明白,後來懂了,生母看的不是董鄂妃,而是汗阿瑪。

  也有一次,宮中別的嬪妃與生母說話,言辭間談起廢后靜妃,暗指她手段過於激烈。生母只是搖頭說:“她若不是愛得太深,執念太重,又怎會如此。”

  那位嬪妃走後,生母發現了偷聽的他,笑着說:“但盼我們家玄燁以後不要受情愛之苦。玄燁,你記住了,就算是愛,也不要深陷。”

  生母雖然嘴上這麼說,但康熙一日日長大,怎會不明白她對順自家汗阿瑪的情誼。

  隨後,汗阿瑪“病逝”,宮中除太皇太后外,幾乎無人知曉真相。就連康熙,也是十歲後才曉得的。

  生母不明實情,以爲汗阿瑪當真去了,一日日消瘦,最後臥榻不起。

  在她死的時候,她說:“也好,總歸往後能同你汗阿瑪在一處。”

  康熙心臟抽痛,如鈍刀來回一遍遍往上割。生母的點點滴滴與佟佳氏的過往一幕幕在眼前劃過,逐漸融合交織。他雙手微微顫抖,極力控制住自己的情緒,囑咐梁九功將箱子帶回乾清宮。

  不到半個時辰,追封旨意響遍六宮。

  消息傳來之時,胤礽正在刷題。

  記憶中佟佳氏是在康熙二十八年病逝的,如今才康熙二十四年,提前了四年。雖說佟佳氏的身子兩年前就潰敗得厲害,可這回病情似乎起勢有些奇怪。

  加之胤礽本就對宋答應的話存疑,此刻他心中有了些朦朧的猜想,卻終究只是猜想,念頭一閃而過又拋開了。

  胤礽放下筆,將小柱子叫了進來:“替孤換上素服,孤身上這些裏裏外外的配飾都取下來,還有孤宮裏的各色擺設物件,把鮮亮的都換了吧。”

  小柱子一愣:“都要換嗎?”

  “換!”

  小柱子猶疑:“您是太子,與別的皇子不同,皇上並未……”

  話未說完,胤礽一個眼神掃過去,小柱子閉了嘴,低頭道:“奴才這就去辦。”

  胤礽嘆氣,因這些年康熙待他尤爲親厚,處處彰顯他的尊貴,以至於他身邊這些奴才也覺他是與衆不同的。旁人不能做的事,他能做。旁人需要守的規矩,他不用守。

  好在他還算御下有方,小柱子等人便是有些自傲,也不見跋扈張揚,對他更是恭敬。

  胤礽無奈搖頭,佟佳氏已是皇后,就算是追封的,那也是皇后。身份變了。他若自持太子尊位與康熙厚愛有所疏忽,此時或許沒什麼,日後被人翻出來,便是一大罪狀。

  這宮裏處處兇險,即便康熙對他始終如一,不生芥蒂,他也得自省吾身,以防行差踏錯。

  東五所。

  燕燕站在窗前,遙望承乾宮的方向。

  佟佳氏死了?在這個檔口?這麼巧嗎?

  是真的生病嗎?被他們嚇的?這麼不經嚇?還是……

  燕燕蹙眉,可惜她身份低微,不能去探尋其中真相。轉而又搖頭,就算探得真相,發現佟佳氏是爲了避開他們而故意尋死又如何?她還能去揭穿?

  不!不能的。

  以眼下時局,若真這麼做,於公子而言有弊無利,只會雪上加霜。她本是想給佟佳氏提個醒,讓她記下這份情。佟佳氏若受制,她或可想辦法來往,從佟佳氏這邊謀得前程高位,如此才能更好地爲公子辦事。

  哪知……

  也好,至少佟佳氏一死,康熙傷懷之餘,放在公子身上的關注想來會少一些了。

  燕燕伸手,摘掉窗頭枝丫上的一片樹葉,扔在地上。

  可惜,一顆這麼好的棋子,沒了。

  宮中經過大清洗,他們攏共就插進來那麼幾個釘子,如今已只剩了她,要想成事,談何容易?她又被困在大阿哥的東五所,雖則大阿哥如今對她還算不錯。可……

  燕燕低頭看向自己的肚子,她被惠妃灌了湯藥,這輩子都絕了子嗣。不能母憑子貴,光靠大阿哥這點寵愛,她能爬上的位子也十分有限。尤其惠妃對她不喜,她還有前科在身。

  燕燕心頭憂慮萬分,她得好好想想,接下來該怎麼辦。

  永和宮。

  烏雅氏神色陰沉,佟佳氏死了,不必她動手,本爲好事。可她完全高興不起來。

  好一個佟佳氏,死前還不忘算計一把,引得皇上憐惜,封她爲後。她害死胤祚,本該帶着滿身罪孽給胤祚填命,如今倒是落了個乾乾淨淨,走得清清白白,還以皇后禮儀下葬,獲如此尊榮!偏偏自己還要去給殺子仇人跪拜哭靈!

  這口氣,焉能咽得下去!

  烏雅氏雙眼泛紅,恍惚間,她好似看到胤祚站在門口跟她笑:“額娘,我走了。你留下來要好好的啊。我在天上看着你呢!”

  “胤祚!”

  烏雅氏起身想要上前,胤祚卻已經衝她揮手你去。

  烏雅氏回過神來,轉頭望向澄澈的天空。

  胤祚……

  是啊!胤祚說得沒錯。他沒了,自己還活着。她得好好活下去。

  烏雅氏深呼吸,微微握拳。

  人總得向前看,她謹慎了這麼多年,不能在這個時候出問題,毀了半生努力。她還年輕,還有大把的日子要活。

  不管各方如何反應,佟佳氏的喪禮都順順利利地進行着。

  皇后薨逝,乃爲國喪。京中各家各戶掛起了白幡。宮裏亦是一片縞素。

  靈柩旁,所有宮妃與皇子皇女爲其守靈。胤禛跪在一邊默默燒紙。佟妃泣不成聲。

  胤礽冷眼瞧着,這殿裏殿外一圈圈的人,大概唯有她的眼淚與悲傷是真。其餘人能有幾分,唯有他們自己心裏清楚。

  御書房。

  康熙與禮部商議完佟佳氏的諡號與喪禮事宜,揉了揉額角,眼角不自覺掃到旁邊空蕩蕩的桌案。那是這些年胤礽所用。這幾日皇后薨逝,胤礽自是來不了了。

  康熙轉頭問梁九功:“太子何在?”

  梁九功道:“回皇上的話。太子此刻應在承乾宮。”

  佟佳氏的梓宮此刻正奉安於承乾宮正殿。

  康熙微微蹙眉:“他昨日便守了一整個日夜,今早不是讓你差人勸他回去了嗎?你忘了?”

  梁九功弓着身子:“皇上交待,奴才怎敢忘。此事還是奴才親自走的一趟,只是太子……”

  康熙立時明白,胤礽沒有答應。

  “皇上,太子雖偶有淘氣任性之舉,卻也只對着您。這是因同您親近呢。在旁的地方,太子從不會逾越禮制。”

  逾越禮制……

  康熙暗自嘆息,到底是因他封佟佳氏爲後之故。若佟佳氏不是皇后,胤礽也不必如此……

  想到一半,康熙輕輕搖頭,佟佳氏陪伴她多年,臨死前還念着他,加之她出身佟家,還喚生母一句姑姑呢。就憑她的身份,她的情意,難道不夠獲得一個皇后之位嗎?雖是這般想,心裏到底心疼胤礽。

  康熙起身,本想親自去勸胤礽,忽而頓住。梁九功就代表他,胤礽既未聽梁九功的話,此刻他親去,也是不會答應的。便是嘴上答應了,行動上也會繼續。

  康熙恍惚想起,當年胤祉與胤禛喚胤礽太子哥哥,他未曾置喙。可後來胤祉將此稱呼改成“二哥”,言談過於隨意,他覺得胤祉不夠敬重太子,出言訓斥。不料胤祉倒是乖乖認錯了,反倒引來胤礽一通邪火,跟他置了好幾天的氣。

  如今他還記得胤礽委屈的哭訴。

  “汗阿瑪,我知道您疼我。您做的一切都是爲我好。一個稱呼本沒有什麼,可您擔心如今是稱呼,日後會是其他。若不在事情未萌芽前將其扼殺,抑制住這種風氣,長此以往,你擔心旁人會輕視我這個太子。

  “可是,汗阿瑪。三弟叫我二哥,是因爲我本就是他二哥啊。就如同三弟叫大哥爲大哥一樣。有何不對?是,我是太子。可我也是他們的兄長,不是嗎?若汗阿瑪這都不許,硬要他們尊我爲太子。他們自然會聽。

  “但如此一來,他們是對我足夠敬重了。可我要的不僅僅是他們的敬重。若他們對我只有對太子的敬重,我們兄弟之間的情意在哪裏?”

  彼時,胤礽撲在他懷裏哭。

  “汗阿瑪,我也想跟兄弟們一起玩鬧。我喜歡弟弟們同我言談隨意。因爲這是他們在親近我啊。如果您這也不許,那也不許。他們同我相處會畏首畏尾,會猶豫,會害怕,會衡量利弊。如此我們還能好好相處嗎?”

  康熙至今都忘不了胤礽當時眸子裏一點點黯淡下去的亮光。

  “汗阿瑪。我雖沒有皇額娘,但有汗阿瑪偏愛,我很幸福。只是我想更貪心一點點。我不只想要汗阿瑪的寵愛,還想要兄弟們的友愛。

  “我想跟兄弟們一起玩耍嬉鬧,言笑無忌。我想要兄弟們發自內心的喜歡我,還不單單隻因爲我是太子而敬重我。汗阿瑪,你擔心他們不敬重我。可如果他們真心喜歡我,又怎麼會不敬重我呢?”

  那一天,康熙才恍然察覺到胤礽的孤單。他害怕孤獨。他想要同齡的玩伴。這些是隨身伺候的奴才給不了,也沒資格給的。所以看到兄弟們玩鬧,他會羨慕,會渴望。他曾經也有過機會,可還沒等完全擁有,又失去了。

  而親手把這一切奪走的人正是自己——他這個自忖最爲疼愛胤礽的皇父。

  是他一次次強調胤礽的太子之尊,是他一次次叮囑諸皇子對太子需有君臣之儀,是他……

  此類種種他自認爲疼愛胤礽的舉措,卻實實在在地在胤礽與衆兄弟之間築起了一道圍牆。

  最初得知這些的時候,他很震驚,也很氣惱,恨不得將兒子們都叫過來罵一遍。胤礽與他們玩,他們居然心生隔閡?什麼道理!好大的膽子!

  又是胤礽拉住他,哭得更兇了。

  胤礽說:“汗阿瑪,縱然你可以訓斥他們,勒令他們同我玩,勒令他們喜歡我。可這樣的喜歡是真心的嗎?”

  康熙啞然。

  那天,將胤礽哄睡後,他在乾清宮一夜未眠,想了許多,不得不承認胤礽說得對。

  縱然他有諸多手段,可這些手段只能換來其餘諸子對胤礽的“不敢不喜歡”,而換不來他們的真心愛戴與親近。

  這不是胤礽想要的,也不是康熙真正想要看到的。

  那日之後,康熙學會了適當的放手。

  思緒重新拉回來,康熙的目光掃向桌案邊禮部呈上來的祭文。

  胤礽不願聽話回毓慶宮休息,一爲禮制,其二何嘗不是因爲衆兄弟們都還守着呢?再有朝堂上那些老東西。倘若諸皇子皆在承乾宮守靈,唯獨太子例外,只怕要不了幾天,彈劾的摺子就要堆成山了。

  康熙再次揉了揉額角,越發覺得自己這立後之舉衝動了,感嘆自己思慮不周。

  他將祭文遞給梁九功:“拿去禮部,讓他們重寫一份。”

  梁九功有些不明所以,剛纔與禮部議事的時候,不是對祭文還挺滿意的嗎?爲何要重寫?

  康熙敲了敲桌子:“孝懿皇后鞠育衆子、備極恩勤。慈著螽(zhong第一聲)斯、鞠子洽均平之德。①讓他們將這點也寫進去。”

  孝懿正是剛纔與禮部商議後,對佟佳氏定下的諡號。

  梁九功:……

  皇上,你認真的嗎?孝懿皇后就撫養了四阿哥,這個“鞠育衆子”從何而來?

  “之前哈佔②上奏奉移皇后梓宮於朝陽門大享殿③,既已定下,便讓他們儘快吧。”

  梁九功一一應下。

  康熙突然話鋒一轉:“皇后生前便十分疼愛諸位皇子皇女,聽聞誰人有疾,必定親至看望,憂心掛懷。而今她這一去,衆人爲其戴孝,日夜跪靈。衆阿哥格格大多年幼,若她得知,必然不忍。倘若阿哥格格們爲此病倒,她只怕會越發自責。朕怎能叫她走了也不安心?

  “傳旨,皇后梓宮既將奉移大享殿,諸皇子皇女不必日夜相守。可分早晚輪次。亦不必時刻跪着。朕與皇后都知道他們的孝心,放在心間便好,不必執着於表象。若因此損了身子,皇后九天之上也會不安,反倒成了不孝。”

  梁九功:!!!

  破案了!這麼一來,太子就可以跟所有皇子皇女一樣,光明正大地休息了!

  想了想,康熙又道:“着禮部起草擬旨,推恩佟國維晉一等公。”

  梁九功:……

  雖說早就有皇后生父推恩一等公的先例。佟佳氏既然成了皇后,佟國維的爵位也是可以跟上的。但康熙放在此刻說這件事,梁九功總覺得有股子因爲免了皇子皇女的殷勤,而使得皇后喪儀過簡,恐傷佟家顏面,故而用這種法子補償佟家的意思在裏頭。

  “佟妃那邊……”康熙頓了片刻,佟妃與佟佳氏雖爲姐妹,二人性情卻截然不同。

  佟妃隨性灑脫,不驕不躁,入宮這麼久,從未對他提過任何要求。他若去,她便歡喜迎接;他若不去,她或是與姐妹們一處,或是逗弄孩子,也能自在。

  她樂天向上,這樣的性格與知曉分寸的舉止頗得他心意。加之佟家到底是他母族。如今佟佳氏已去,後宮再封一個高位也無不可。想到此,康熙接着道:“晉爲貴妃吧。你可先把旨意傳出去,等皇后喪事結束,年底時再行冊封儀式。”

  梁九功:!!!

  果然,他沒有猜錯。皇上就是爲了給太子找藉口,不但拉上所有皇子皇女,還在祭文上頭耍手段!並且他有證據!此刻封承恩公,晉貴妃就是證據!

  梁九功深吸了一口氣,躬身應“是”。心裏對太子在皇上心目中的地位又有了層新的認知。

  幾道旨意傳下來,宮內宮外反應各異。有人錯愕,有人驚歎。

  有人感慨,到底是佟家,皇上母族,與旁人是不一樣的。孝懿皇后雖去了,可佟家既封了承恩公,又多了個貴妃。半點不虧。

  衆妃嬪們嫉妒羨慕眼紅暗恨等一系列情緒按下不提,對於喪禮之事終歸鬆了口氣。跪靈守靈是個辛苦活。她們雖免不了,但膝下的阿哥格格能得到皇上體恤也是好事。不然孩子們年紀還小,可怎麼受得了。

  既是“皇子皇女分早晚輪次”,梁九功還十分貼心地制定了“排班表”。拿着這張表,胤礽的神情十分微妙。宮中皇子皇女衆多,這麼排下來,對比之前,可說要輕鬆了至少一大半。

  哦,還不只。

  很快胤礽就發現,梁九功在偏殿一側耳房設了茶水房,專門爲皇子皇女等提供飲食,不見葷腥,卻烹煮講究,營養到位。

  再放眼正殿,因擺放了大佟佳氏的梓宮,又有諸多祭祀規制之物。能容人的地方被大大縮減。此前宮妃皇子皇女都跪在這裏,着實擁擠。如今卻是沒了這等窘境。難得的是,雖“皇子皇女分早晚輪次”,場面卻並不見蕭條,與先前對比彷彿不差多少。

  可見在如何“排班”上頭,梁九功很是費了一番功夫的。

  胤礽忍不住暗歎:梁九功,好本事!

  當日自承乾宮“輪班”回來,胤礽去了毓慶宮小廚房,這小廚房還是前兩年康熙特意爲他增設的。沒一會兒又出來,捧着食盒前往乾清宮。

  康熙是知道“排班表”的,瞧見他,微微蹙眉:“怎麼不回去休息,不累嗎?”

  胤礽搖頭,將食盒裏的盤子取出來,“兒臣聽梁公公說,汗阿瑪這幾日胃口不太好,膳食喫得少,便去廚房做了這個。”

  盤子裏的喫食很簡單,餃子。做起來並不難,但康熙還是很驚訝:“你做的?”

  胤礽點頭。

  當然,他不會說面是別人和的,皮子是別人擀的,餡是別人調的。他就負責包一下。

  包一下也是親手做,對吧!沒毛病!

  康熙蹙眉:“哪用得着你去做這個。有下頭的奴才呢!”

  胤礽瞪眼:“可奴才們做的,汗阿瑪不喫啊。兒臣親自做的,汗阿瑪總不會不喫。”

  康熙一愣,這才明白胤礽的意思。他放下太子之尊,親入廚房做喫食,是爲了自己這個阿瑪能多喫幾口。

  康熙眼角帶了幾分笑意:“好!你做的,汗阿瑪一定喫。”

  胤礽補充道:“不只要喫,還要喫完。”

  康熙滿口答應,看了眼殿內的座鐘,又吩咐梁九功:“傳膳吧,讓他們把太子的也取過來。朕同太子一起用。”

  膳食拿過來,胤礽熟練地坐到康熙身邊,親手爲其夾菜。康熙笑眯眯看着,只覺得心中熨帖,也不拒絕,全都吃了。

  飯後,胤礽舒了口氣道:“汗阿瑪這樣就對了。您知道體恤我們,還讓梁公公在殿外備了喫食,怎麼自己就不注意呢。兒臣知道您傷心,可是再傷心,飯總要好好喫的。您也說了,若我們因此病倒,皇后會走的不安心。那您這麼做,就不怕皇后不安心嗎?”

  頓了片刻,胤礽餘輝望向康熙身側桌上的一排盒子,眼睛眯起,抿了抿嘴,“便是皇額娘……皇額娘瞧見,也會不安心的。”

  康熙怔住。這個皇額娘指的自然不是佟佳氏,而是赫舍裏。他微微張嘴,佟佳氏死了,他心裏不太好受,又因在喪儀上衆多處置,感覺對佟佳氏與佟家有愧,結結果反倒要赫舍裏的兒子來安慰。這事……嗯,不太地道。

  康熙心裏瞬間微妙起來,他招手將胤礽喚到身邊,“朕知道了。以後一定好好喫飯,不讓你皇額娘擔心,也不讓你擔心。”

  胤礽十分滿意:“汗阿瑪知錯能改就好。”

  康熙:……知錯能改?他?知錯?錯?

  嗯,行……行吧!

  “朕瞧着你眼底有些青,最近那些功課還有做嗎?”

  “有的。”

  “這幾日便停了吧。”

  胤礽搖頭:“貴在堅持。凡是都是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兒臣恐這一鬆懈,過些時日再想重拾現今的學習強度會不適應。”

  康熙知道他說的有道理,卻忍不住再勸。

  胤礽挽住康熙:“汗阿瑪,兒臣知道分寸的,一定注意身體。也就這些天而已,兒臣已經調整過每日的任務與進度,需要做的題並沒有那麼多。兒臣向您保證,如果兒臣覺得力有不逮,一定不會逞強。”

  見勸不過,康熙一聲長嘆,既欣慰於胤礽的勤勉與自律,又心疼他年紀輕輕,承擔了太多。

  他怎會不知胤礽如此努力是爲了什麼。因爲那些書中的知識很重要,因爲大清需要這些。

  偏偏他這麼忙了,還要掛心他未曾好好用膳,還要親手爲他做喫的。

  康熙張了張嘴:“回去吧。趁時辰還在,好好睡一覺,養養精神。”

  胤礽點頭:“汗阿瑪也要好好休息。”

  “好!”

  待胤礽離開,梁九功笑着說:“還是太子殿下有辦法,皇上今日喫的比前幾日要多些。奴才瞧着有太子殿下這番開導,皇上心情也好了不少。”

  康熙彎眼輕笑。

  學習的事情上,他幫不了胤礽,可在別的方面,總不能再讓胤礽費神擔心了。

  瞅了眼桌上佟佳氏精心準備的“壽禮”,康熙道:“收起來吧。”

  他若再爲佟佳氏緬懷,又如何對得起胤礽,如何對得起……赫舍裏。

  梁九功心裏嘖了一聲。太子殿下真是厲害。他可是瞧見佟佳氏死前那些時日是如何撐着病體步步謀算,與皇上追憶過往,引得皇上萬分憐惜的。更是在死後還留了一手,甚至把孝康章皇后搬出來,才終於如願得了皇后的追封。

  偏偏太子殿下就有這等本事,幾句話毀了佟佳氏至少一半的算計。

  佟佳氏……

  梁九功心頭一頓。若沒有六阿哥之事,以皇上對她的情分,這個皇后之位當不至於這麼艱難。可見,就算每一處都無漏洞,就算沒有明確證據,皇上心裏到底還是存了根刺。

  也就是因她出身佟家,早年也算與皇上恩愛,皇上雖心存芥蒂,可在死後,這芥蒂也去了大半,記住的大多是她的好。要換做別的人,可不一定呢。

  三天後,孝懿皇后梓宮奉移大享殿。

  九月二十一,以冊諡大行皇后,遣都統喇克達,告祭太廟。

  十月二十,葬入景陵。④

  這日,誰都沒有注意到,一個宮女求得恩典,被放出宮。

  一輛馬車自城門駛出,車內,春枝怔怔出神。

  自從隱約猜到主子做了什麼,又爲何病危後,她便存了殉主的打算。所以她跟主子說,她不會給他人對付她的機會,她無牽無掛,走得安安心心。

  主子活着,她伺候主子。主子沒了,她便隨主人而去。

  她死志堅定,是主子勸住了她。

  主子說:“春枝,春鶯已經沒了,我護不住她,可我希望能護住你。”

  主子讓她好好活下去,帶着她與春鶯的那份一起活下去。

  既然如此,她便好好活下去。

  其實每年爲皇上送壽禮這事哪裏就一定需要她呢?不論這招用不用得上,什麼時候用。她都是要出宮的。她還有更重要的事做。

  主子謀求皇后之位,就算得手,自己也享受不到了。到得如今,她難道真在意是否能與皇上合葬嗎?

  她此番算計,爲的是佟家,是佟妃,是十一阿哥。但她也知道她與宋答應的事是個隱患。

  春枝深吸了一口氣,緊緊握住包袱裏的新戶籍和銀兩,看向前路。此事是她主動請纓的。

  她是個丫頭,身份低微,可爲了主子,她總要試試。主子爲何而死?主子爲何死前還憂心忡忡,心內難安?沒有人比她更清楚。

  如果可以,她總要想想辦法。雖爲蚍蜉,亦勇撼樹。她不希望有朝一日,他人把事情翻出來,毀了主子清白名聲!

  主子既然走時乾乾淨淨,便要永遠乾乾淨淨!

  手機用戶請瀏覽八六中文網()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