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第 69 章

作者:秦湯湯
天才·八六中文網()

  胤礽一走,康熙便從內室出來。

  太皇太后道:“皇上看到了?”

  康熙點頭,蹙着眉感嘆說:“昨夜聽他與陵光閒話,竟是覺得娶個女子回家太麻煩,浪費時間,讓人哭笑不得。朕還以爲他是隨口說說,纔想着讓瑪嬤試探一番。誰料他反應竟這麼大!”

  蘇麻喇姑一邊收拾卷軸一邊寬慰:“主子跟皇上也不必過於憂心,奴婢瞧着太子當是還沒開竅呢。等哪日太子開了竅就好了。”

  開竅?康熙神色一閃,“太子妃也好,側福晉也罷,都不急,不如先給他挑兩個伺候的人,瑪嬤以爲如何?”

  這事按理該由生母操心。奈何胤礽沒有生母,他身爲皇父,要忙的事太多,一時疏忽了。不過若要挑選,還是太皇太后出面相看最好。

  太皇太后卻搖頭:“皇上也知保成的性子。他若不喜歡,便是收了也只當個擺設。你能讓他收下,難道還能把他綁了扔牀上去?”

  康熙:……倒也不必說得這麼直白。

  只是如此一來,康熙越發犯難,苦笑道:“從前朕總擔心他被別有用心的奴才勾着,移了性子,毀了身體。因此對伺候他的奴才一再慎重挑選,時時敲打。如今這番情景倒不知是不是朕過於嚴苛,矯枉過正了。”

  太皇太后想了想:“保成今歲十四,雖不小,卻也不算大。太子妃的人選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定下的。皇上且慢慢挑。保成這邊,咱們緩着來。保成的性子,總得循序漸進,不可操之過急。”

  康熙一想,也對。總歸太子妃他確實得好好挑一挑,這可不比給大阿哥選福晉,太子妃他日可是要當皇后的,需母儀天下。不但要家世匹配,還需明是非識大體,更得與胤礽性情相融。

  “是!孫兒聽瑪嬤的。如此一來,保成那邊還需瑪嬤多費心。”

  “保成可是我看着長大的,哪有什麼費心不費心。我還盼着能爲他多費心幾年了。”

  康熙輕笑:“是!瑪嬤還得長長久久地替保成費心下去呢。”

  宮外。

  胤祉看向胤礽:“二哥,我們都出來三四個時辰了,是不是該回去了?”

  “不急!再玩會兒!”

  胤祉無語:“可是這條街二哥你來來回回都走九遍了。”

  胤礽一頓,“那就換條街走。”

  衆人:……

  胤禛嘴脣微張,想了想,輕聲問:“二哥是不是不想回宮?”

  胤祉滿腦子問號:“爲什麼呀?”

  胤禛大略猜到一點:“二哥是不是怕回去後,阿瑪同烏庫媽媽又讓你選妻?”

  胤礽:……

  胤祉仍舊不解:“娶妻不好嗎?都要娶的啊!大哥馬上就大婚了,接下來自然要輪到二哥了。”

  胤礽嘆氣:“你們有沒有聽說過一句話?女人會影響我出劍的速度!”

  胤祉:???

  他實誠搖頭:“沒聽過!”

  胤礽:……

  胤祉又道:“這跟劍有什麼關係?二哥,你又不用劍,更不是話本子你的劍客。”

  胤礽蹙眉:“重點是劍嗎?”

  胤祉:“不是嗎?那二哥你說劍做什麼?”

  胤礽:……哪來的塑料兄弟,這麼沒默契!你是猴子請來的槓精嗎!這就是個比喻懂不懂!能不能別揪着劍不放!

  胤禛輕笑着扯了扯胤祉的衣角:“二哥的意思大概是說,他要做的事情太多,娶妻會佔據他的時間,影響他前進的步伐。”

  胤祉:……更不能理解了。

  三兄弟正說着,陵光開口道:“你們如果還不想回去,那我先回去了。”

  胤礽看過去。

  陵光認真道:“今日出門的時候,阿瑪提醒我,讓我早點歸家,說與我商談親事。”

  胤礽震驚了:“那你還回去!”

  陵光點頭:“阿瑪說了,願意嫁給我的女子大多看的也是身爲我福晉的這層身份。只要我給予她足夠的尊重,不必我花費太多時間。

  “阿瑪說,他會幫我選個省心的,在我需要的時候幫助我,不需要的時候絕不來煩我。我想了想,覺得如果是這樣的話,似乎也還行。”

  胤礽:!!!

  我把你當盟友,你轉頭背叛了我?

  他很想說,兄弟啊!娶妻娶妻,即爲夫妻,就是一體。你這麼想是不對的。但張了張嘴,到底沒開口。畢竟年代不同,社會背景不一樣。他不能用上輩子的標準來要求這個時代的人。再說,如果女方所求也是如此,倒算是各取所需,各得其樂。

  “行……行吧!”

  陵光翻身上馬:“那我先走了。你們慢慢逛吧!”

  往前兩步,又回頭:“就算再逛下去,也總歸要回去的。你不是常說嗎,伸頭是一刀,縮頭也是一刀。你與其躲着,不如去跟皇……去跟叔父說,讓他也給你選個省心的。”

  胤礽認真考慮了一下,似乎挺有道理?

  系統:渣男!

  胤礽:……

  剛回到毓慶宮,方雪青便道:“慈寧宮來人傳話,說太皇太后讓殿下一起去用晚膳,皇上也在。”

  胤礽只能硬着頭皮前去,一路上思索着陵光提議的可行性,以及他該如何準備話術。

  可到了慈寧宮,太皇太后便招手讓他落座,慈愛地給他夾菜,與康熙二人你來我往,一言一語,全是家常閒話,沒一句提及選妃之事。

  胤礽幾次欲言又止,眼珠子數度偷瞄。想問問他們這是什麼意思,又怕上座兩位好容易暫時放下不考慮了,被他一提醒反而又安排上了日程。

  就這麼猶豫着猶豫着,一頓飯喫完,都沒開口。

  太皇太后與康熙看在眼裏,相識而笑,都不戳破。

  如此過了幾日,胤礽發現,太皇太后與康熙似乎是真的放棄了,至少目前是放棄了,他天天想法子往康熙身邊湊,也沒發現任何選妃的蛛絲馬跡,長長舒了口氣,重新精神抖擻起來。

  什麼伸頭是一刀,縮頭也是一刀!能縮着就縮着唄!至於早晚要娶?先拖着,能拖一年是一年,他又不是說一直不娶。就是現在才十四啊,實在太小了。

  胤礽華麗麗地忽略了一個問題。選妃只是“選”。選好之後大婚怎麼也得有個一二年。尤其因爲他是大清第一位太子,以往並無太子娶親的規制,爲這個,禮部還扯皮了好幾年。

  系統明知這點,但選擇閉口不言。

  哼!狗宿主!讓你老是懟我!

  對此,胤礽一無所知,因沒了心事,又恢復了樂呵呵的日子。

  正月底,胤禔大婚,娶的是伊爾根覺羅氏,吏部尚書科爾坤之女。

  胤礽前去參加婚宴,與兄弟們一桌喫酒,因爲大清皇室的成親禮儀,他沒見到這位大嫂。不過第二日倒是在慈寧宮瞧見了。胤禔帶着她來給太皇太后請安,正巧撞上胤礽。

  伊爾根覺羅氏長相帶了幾分英氣,舉止大方,言語爽朗,與太皇太后談笑自然。單就這一面的印象,還不錯。待他們離去,胤礽忍不住嘆息,覺得這位女子可惜了。

  無他,據上輩子史料所知,這位可是五年生了四胎!

  五年四胎,你敢想!

  直到第五胎生出兒子才罷休。大約也是因此,伊爾根覺羅氏活不長,年紀輕輕便去了。胤禔後來又娶了繼福晉。

  胤礽心內嘖嘖,將系統敲出來。

  “別老說我渣男!看看這位,這纔是大渣男!”

  系統:……

  “他讓福晉死命生,爲此虧了身子沒了命,轉頭就娶了繼福晉,只聞新人笑,不聞舊人哭!不只如此,除福晉外,他後院妾室說得出名兒的,都有十幾人!還有排不上號,說不出名兒的!就這樣仍不知足,他居然還養了兩個外室!”

  系統大翻白眼。

  ——說得好像你自己沒有一樣!史料記載除太子妃外,你的側福晉庶福晉外加妾室格格也不少啊!人家曹雪芹寫的紅樓夢,就依託你們爲原型。後來各派紅學家解析,還有說法指秦可卿是你的外室之女呢!

  胤礽:……艹!曹雪芹在哪!打不死他!

  ——你們愛新覺羅家的人誰不是妻妾成羣,渣得不要不要的!你數出一個來算你贏!

  胤礽:……以他有限的歷史認知,真數不出來。

  就算是被後世冠以“真愛”的海蘭珠與董鄂妃,當時宮內也是妃嬪衆多,暗流涌動,波雲詭譎。

  順治只是廢皇后,皇太極還幹過把自己小老婆送給別人的事呢!尤其還是在小老婆給他生了孩子之後。

  胤礽沉默。

  系統:呵呵!

  鍾粹宮。

  惠妃正歡歡喜喜拉着小夫妻說話,末了,尋藉口將伊爾根覺羅氏支開,少不得又對胤禔耳提面命。

  “你如今已然成親,便算大人了,不能再如之前一般胡鬧。”

  胤禔輕笑:“瞧額娘說的,兒子這兩年全聽你的,積極爲汗阿瑪分憂,努力辦差,打起十二萬分的精神,可不敢行差踏錯一步。有太子珠玉在前,兒子只得小心小心再小心,不該碰的一律一碰,哪有胡鬧。”

  “額娘指的不是前朝!”

  胤禔一愣。

  惠妃冷哼:“莫以爲額娘不知道,你對那位燕燕頗爲寵愛!”

  胤禔訕訕道:“額娘,兒子沒忘記燕燕怎麼到兒子身邊來的。她有她的算計,兒子清楚。可要說兒子身邊來的這些女人,除她外別人就無算計嗎?只要這算計不過分,也就罷了。

  “再有,兒子雖寵愛她,卻也知道分寸。不過是見她知情識趣,懂得規矩,就算得寵,也未見張狂,不曾恃寵而驕,樂得給她幾分臉面罷了。”

  聽得這話,惠妃神色緩和了些,“你心中有數便好。”

  既然兒子懂得其中利弊,燕燕又被灌了藥,不可能有子嗣,兒子願意享用便留着吧。不過是個玩意兒,爲這麼個人,鬧得母子失和可不值當。

  “往日裏,你對她多有寵愛也就罷了。如今你有了福晉,還是要把心思多放在福晉身上。”

  見她轉移話題,不再抓着燕燕不放,胤禔鬆了口氣,忙不迭答應。

  惠妃又道:“都說長子長孫。你已是長子,現今太子還未大婚,太子妃在哪兒還不知道呢。這正是你的好時機!你應該抓緊時間,把長孫的名分也佔下來。這第一個總歸是不一樣的。對待頭一個孫子,皇上總會多關注幾分,也會多重視幾分。”

  胤禔眼睫一動:“是!兒子明白!兒子一定努力!”

  對此胤礽毫不知情,若是知道,大概會翻白眼說一句:你們想多了!

  二月。天氣轉暖。

  胤礽出宮去了趟景山巡視,回頭便找上康熙。

  “景山學院?”康熙看着胤礽遞過來的計劃書有些疑惑,“怎麼突然想到辦學院?”

  胤礽搖頭:“並不突然,兒臣早兩年就有這想法,只是當時條件並不允許,兒臣只得作罷。現今不一樣。

  “尚書房整改至今已有四年,這些年因爲實行末位淘汰制,兼之除月考外還設有各類測驗與旬考,如此高壓與嚴厲規則之下,也算培養出了一批天資出色的人才。

  “若是讓他們立馬用所學知識進行機械創造自然是不行的,可若讓他們作爲助教,上幾堂課,教教從未接觸過這類學科的師弟師妹倒是夠了。

  “再有。尚書房畢竟就這麼點大,再要擴建也不可能,容納的學生有限。而我們滿洲八旗子弟有多少?雖然前幾年因爲尚書房之事,下頭很是抓了一陣風氣。可時日一久,他們又有了些貪花享樂的苗頭。

  “兒臣就想着,不如建個書院,把他們都圈起來。倒不必拘泥於八旗,尋常百姓也可。畢竟書院不只是要肅正八旗子弟的風氣,更重要是培養人才,挑選我大清棟樑。

  “這幾年,民間對皇室對大清的信任頗高,十分推崇。不論滿漢,皆是如此。現今設立書院,將生源面向百姓,也可讓他們知曉,朝廷納才之心從無民族之分。”

  康熙笑着點頭:“可!”

  “汗阿瑪若覺得好,此事不如就教給兒臣辦吧!”

  康熙頗爲驚訝:“你不是最煩攬事?以往只出主意,出完直接撂挑子的人,怎麼這回反倒主動辦差了?”

  轉性子了?

  康熙一喜,道:“你要是想辦差,不如入朝聽政,去六部輪一圈。”

  胤礽連連擺手:“不不!這書院與一般書院不同,交給別人,兒臣不放心。兒臣管着這個,還得負責尚書房的授課,自個兒也得學瑪法的書籍。哪來的時間去六部。”

  康熙:……至少願意攬書院的活。成吧。

  “汗阿瑪,兒臣想過了,這書院教授數理化的人員,可從現今的尚書房挑,再有我與光哥看着,當不會出什麼大差錯。文史便更好辦了。書院建立起來,尚書房的八旗宗室都可挪過去,先生也能調一部分,再者民間還有諸多有識之士。這方面不難。

  “可有一項,書院由何人統管,誰任院長。我與光哥事情多,恐是管不來的。尋常人等怕是也壓不住這羣八旗子弟。因此,兒臣提議,不如從宗室王親裏頭選。”

  康熙思忖着:“你覺得誰人合適?”

  胤礽遞出一份名單:“兒臣覺得這些人都可。”

  康熙掃了一眼,指了第一個:“就博果鐸吧!”

  胤礽道好。他也更中意博果鐸。

  博果鐸,現任莊親王,乃皇太極之孫,其父爲八大鐵帽子王的碩塞,這身份壓一羣八旗子弟,槓槓的。

  最重要的事,這幾年因爲他弄出來的東西多,宗室也想分一杯羹,不少人思考着如何與他親近,走他這邊的路子。其中多爲求利,博果鐸卻是真心佩服他,對他頗爲恭敬,並不以“皇叔”自居。

  有這個態度在前,胤礽覺得,他的一些政策,博果鐸也能更好的執行下去。

  “關於書院建造設計,兒臣想讓雷家負責。”

  雷家,後世又稱樣式雷。一門子的建築設計師,爲清廷效力兩百多年,主持諸多宮殿園林建造。譬如保和殿,中和殿,太和殿;再譬如圓明園,頤和園,靜明園等。

  康熙覺得這並非什麼難事,直接應下:“朕讓雷發達去!”

  雷發達,樣式雷的首代人物,被稱爲樣式雷的鼻祖。

  胤礽卻是搖頭:“雷發達年事已高,兒臣瞧着他這些年頗有些力不從心,讓他兒子雷金玉來吧。”

  若說雷發達是樣式雷的鼻祖。雷金玉便是雷家數代人中,聲譽最好,名氣最大的一位。

  康熙對這等小事無所謂:“行!都依你!”

  胤礽又道:“兒臣還想向汗阿瑪求一份墨寶!”

  “朕的墨寶?你用來做什麼?”

  “兒臣想在書院門口立個碑,把汗阿瑪的墨寶刻上去!”

  康熙來了興致:“你想朕寫什麼?”

  “就寫橫渠四句!”

  橫渠四句: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盛世開太平。

  此爲北宋大家張載的名言。張載,字子厚,因其之後在橫渠鎮安家,世稱“橫渠先生”。而這四句名言,便被稱爲“橫渠四句”。

  上輩子許多小說中都有用過,甚至可說被用爛了。但胤礽依舊選擇用它,因爲這是他最喜歡的四句話,再沒有比這四句更符合景山學院的立院宗旨。

  康熙一頓,轉瞬莞爾:“橫渠四句,配景山學院,確實恰當!好!梁九功,伺候筆墨!”

  胤礽忙道:“不必梁公公了,兒臣親自伺候您!”

  說着,轉身張羅起筆墨紙硯來。

  如此,胤礽磨墨,康熙提筆。不一會兒,聖上御筆完成。

  胤礽美滋滋讓太監好生端下去晾乾,還說要學着親自裝裱。聽得康熙忍俊不禁。隨後胤礽又問太監,汗阿瑪近日可有記得敷眼睛,可有記得書寫半個時辰停下歇息遠眺。

  得到肯定的答覆後,滿意地笑了笑,揮手把梁九功趕到一邊,繼續伺候筆墨,讓康熙安心辦公,甚至搶了茶水房宮女的活爲其奉茶。

  待得康熙忙完,胤礽才退下來,陪着康熙一起用午膳。飯後甜點,他神祕兮兮地讓人端了個托盤上來,托盤內放的是草莓。

  康熙眼前一亮:“是蘇和泰海外蒐集的種子,你讓孟吉祥種出來的?”

  胤礽點頭:“是!孟吉祥今日剛送進宮的,汗阿瑪嚐嚐!”

  康熙捻了一個入口。胤礽立馬星星眼:“怎麼樣?好喫嗎?”

  邊問還邊抿嘴脣,眼紅得不行。

  康熙失笑:“你沒喫?”

  “汗阿瑪還沒喫呢!我想讓汗阿瑪先喫!”

  康熙臉上笑意更大,又捏了一顆親手喂進他嘴裏:“如何?”

  胤礽拼命點頭:“好喫!等回頭我讓孟吉祥多種點!讓他把栽種方法交給周邊百姓,讓百姓再傳給百姓。這樣,咱們全大清的子民就都喫得到了!”

  想了想,又道:“可以再琢磨琢磨有沒有別的喫法。聽聞孟吉祥還中了番茄,改日我再給汗阿瑪弄個涼拌。嗯,還能弄成番茄汁,或者做個炒蛋。”

  康熙聽着,一一應和。眼見他數了一圈新鮮喫食,話都扯完了還不走,奇道:“不是總說自己忙嗎?今兒怎麼有空在朕這裏賴上半日?”

  “瞧汗阿瑪這話說的,再忙也得孝順您啊!兒子孝順老子,天經地義!”

  康熙呵呵,睨了他一眼道:“回回都這樣,殷勤備至,必有所求!從小到大你就這一招!還不快說!”

  胤礽舔着臉終於開口:“汗阿瑪,我在小湯山買了塊地。”

  康熙覺得稀奇:“怎麼選在小湯山?”

  “兒臣聽聞那邊有溫泉,明武宗不還題過詩嗎?滄海隆冬也異常,小池何自暖如湯?溶溶一派流今古,不爲人間洗冷腸。兒臣親去那邊看過,確實如詩中所言,便是冬日也具融融暖意。大約是因此等地利之便,花開得也比別處早。

  “兒臣想在那邊建個園子。雷家人在宮殿園林建造上頗有本事。既然書院那頭要雷金玉設計,兒臣也不煩二主了,想着乾脆把小湯山的園子也交給他。”

  康熙神色間帶着疑惑,讓雷金玉建個園子,至於這麼鄭重同他說?身爲太子,同雷金玉開口,雷金玉還能不同意?

  胤礽咳嗽了兩下:“兒臣想着,既然要建園子,不如再弄個太子府。太子也不一定非得住宮裏,歷朝歷代也不是沒有住宮外的太子,是吧?”

  “吧”字尾音還沒落下,康熙臉色陰沉,隨手抓起本奏摺往他屁股上一拍:“是你個頭!你覺得這樣合適?”

  胤礽稍稍偏了偏身,覷了眼康熙手中的奏摺,硬着頭皮道:“兒臣覺得……覺得沒問題!”

  眼見康熙的奏摺本子又要落下來,胤礽趕緊抱住頭:“汗阿瑪,別打!別打!”

  打屁股就算了,如今二月天,雖然轉暖,穿得衣裳卻不薄,打上去也不太疼。打頭會傻的啊!尤其他眼瞅着他汗阿瑪這一下的力道不尋常,比前一下大多了。

  康熙高高舉起的手頓住,猶豫幾次,到底沒捨得落下,咬牙怒瞪:“歷朝歷代哪家的太子住在宮外!”

  胤礽撇嘴,暗自嘀咕:又不是沒有。

  康熙當然知道有!唐玄宗的太子!但那是因爲唐玄宗猜忌太重!而且唐玄宗的太子是個什麼下場?

  頭一個李瑛被唐玄宗宰了!後一個李亨被不斷打壓,過得那叫什麼日子!若非安史之亂爆發,讓李亨得有機會逃脫唐玄宗的掌控,李亨能否順利登基還不一定呢!

  太子住東宮是慣例。若他答應讓胤礽搬去宮外,朝堂上那些老傢伙們還不知道怎麼想!外頭不曉得又會傳出什麼風言風語。

  見事不可爲,胤礽趕緊剎車,不情不願,勉勉強強,委委屈屈地退而求其次:“那我建個園子,每年去住一兩個月總成吧?”

  康熙沒說話。

  胤礽又道:“小湯山有溫泉,我想着讓雷金玉利用地利之便,好好設計一番,把園子規整起來,當比京中暖和,再弄幾個泡熱湯的池子,時不時泡上一會兒,既舒服又解乏。等園子建好了,兒臣還可以奉您跟烏庫媽媽去玩幾日。”

  康熙神色緩下來,想了想道:“既是這樣,不如朕規整一番,在那建個行宮。”

  “汗阿瑪,若要建行宮,又是一大筆花費。而且行宮與園子不同,非是一年半載能竣工。此事如果搬上朝堂,想來會有許多人反對。再有,前幾年才建了暢春園,這會兒又要建行宮,兒臣怕民間會有人藉此滋事,故意說成是皇家勞民傷財。”

  康熙眉宇一蹙。確實不無這種可能。

  胤礽又道:“還是兒臣建個園子吧。左右每年也去不了幾日,用不着多大,只管把裏頭弄精緻雅趣些,也不比行宮差多少。汗阿瑪若是喜歡,冬日去耍一耍也儘夠了。”

  康熙不過順嘴一說,並不是非得建行宮,見如此,無可無不可道:“那便建好再說吧!”

  胤礽鬆了口氣。建行宮做什麼!行宮是皇帝的,又不是他的。他想要的是獨屬於他的私產。更何況,他這園子還有別的想法用途呢。特意把雷金玉拉過來,只是做個表面上的幌子。私底下,他後續是要偷偷佈置一番的。

  胤礽慶幸,虧得及時打消康熙的念頭,不然他的苦心計劃就全白費了。

  目的達到,胤礽見好就收:“那兒臣先行告退,不打擾汗阿瑪午歇。”

  胤礽說完,趕緊溜走,有剛纔試探着說要在宮外建太子府的事,他生怕康熙手中的奏摺再拍過來。康熙看在眼裏,冷哼一聲,無奈搖頭。

  只是當他將奏摺放回去後,身形頓了頓,看着胤礽離去的背影出神。

  胤礽今歲十四了,他提過幾次讓胤礽臨朝聽政,都被拒絕。再有,他後來一想,其實管橡膠園哪裏用得着索額圖啊!似乎每回朝中有人生出心思,接近索額圖,索額圖動搖之時,胤礽總會有各種事情需要索額圖幫忙,將他從高位拉下來。

  這般想着,康熙突然又記起這些年的許多細微末節。譬如胤礽心有溝壑,能力卓絕,卻從不與六部接觸;甚至一直避忌與他們單獨接觸,若有要事需官員去辦,也會先稟明他,由他下旨。

  譬如最初幾年民間的話本傳言,一開始是隻隱射太子的,後來莫名其妙加入了他。再譬如……

  此間種種,又結合胤礽今日之舉,康熙思緒翻飛。

  胤礽不願意攬事,是因爲他真的不喜歡,還是因爲……

  歷朝歷代也不是沒有住宮外的太子。

  可住宮外的太子最後……

  想到李瑛李亨,康熙不免又想到劉據,想到歷史上諸多太子,鬼使神差般竟將自己與胤礽代入其中,史書上的一幕幕在他的眼前浮現,主人公全是他與胤礽。

  康熙忽然渾身顫抖,呼吸困難,眼前漸漸模糊。

  但聽梁九功一聲驚叫:“皇上!”

  康熙吐出一口鮮血,直立倒下!

  手機用戶請瀏覽八六中文網()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