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第 119 章
胤礽一直維持着的四十五度禮儀微笑瞬間垮掉,目瞪口呆,好半晌才勉強找回自己的神智:“你們說你們叫惠更斯?萊布尼茨?你們的全名是?”
胤礽握拳,只是叫惠更斯和萊布尼茨而已,國外也不是隻有那兩位叫這個。鬼知道他們全名是啥。
“克里斯蒂安·惠更斯。”
“戈特弗裏德·威廉·萊布尼茨。”
胤礽:……很好,連全名都一樣。
他深吸了一口氣:“二位都來自弗瑞斯國嗎?”
惠更斯搖頭:“不是的。我來自荷蘭。”
萊布尼茨道:“我來自德國。”
胤礽心臟狂跳。全名對,國籍也對,還會是巧合嗎?不,就是他倆!
“尊敬的清國太子殿下,我們在西方常耳聞你的風姿,聽說你建立了景山學院,其中有全國乃至全世界最浩瀚的書海。
“幾年前,曾有人遊歷清國,通過一些關係帶回來幾本從景山學院謄抄的書籍,其中知識讓整個西方震驚。太子殿下,不瞞你說,我與萊布尼茨這次便是爲此而來。”
萊布尼茨點頭:“尊敬的清國皇帝陛下,太子殿下,不知可否讓我們進入景山學院觀看這些書籍。聽聞太子殿下對這些書籍頗有研究,學院有位陵光院長對數理之學更是有極爲獨到的見解,如果可以,我們也想與二位進行探討。”
胤礽:!!!
惠更斯與萊布尼茨要跟我探討學術???
誰能理解胤礽的震驚?你能夠想象你從中學開始就一直被他們的學術帶來的恐懼支配着的“惡魔們”走到你跟前說要跟你探討,言語中還帶着請教意味時的心情嗎?
沒錯,胤礽現在就是這種心情。無以言表。他傻了!完全傻了!
見康熙沒回答,胤礽也不說話,惠更斯與萊布尼茨有些失望:“若是爲難的話……”
“不爲難!”胤礽好懸在關鍵時候回過神來,趕緊打斷他們的話,“二位遠道而來,這點要求,我們怎麼會不答應。二位大可以在江南多玩幾日,隨後跟我們一起回京,我爲你們安排。”
惠更斯與萊布尼茨喜不自禁。
胤礽眯起雙眼,不就是要進學院嘛!進!他回頭就寫信給陵光,讓他準備好。這麼兩個大佬,如果在西方也就算了,既然踏上了他們大清的土地,那麼自然不能輕輕放過。都進學院了,跟陵光一起聊聊,順便再教教學生嘛!
他一定會竭盡全力讓他們賓至如歸的,來都來了,那就別回去了吧!至於家人?哎呀,日後全都來大清啊!大清好喫的好喝的供着!東方美食不比西方要好?中華美食博大精深,在這方面,胤礽無比自信。
“惠更斯先生,其實本殿下早已久仰你的大名。”
惠更斯瞪大了眼睛:“哦,太子殿下,你知道我?”
“當然。你發明了機械鐘。如今大清使用的各色座鐘時鐘雖有改良,卻都是依託於你的發明。曾從一位傳教士口中聽說,你還製作過車牀,並且設計過天文儀器是嗎?”
惠更斯,這位如今已經年過六十的老人家露出歡喜的笑容:“是的。”
胤礽又轉向萊布尼茨:“據說先生曾致力於風車設計,想利用其抽取礦坑地下水是嗎?”
雷克斯公爵震驚了。知道惠更斯發明機械鐘不奇怪,這點西方都知道。但萊布尼茨的名氣比不上惠更斯,而且因爲風車設計沒有完工,並未被大肆宣揚。清國與西方遠隔重洋,清國太子居然連這都曉得?這太厲害了。
雷克斯公爵心底忌憚又多了兩分。
然而更重學術的萊布尼茨壓根沒想到公爵的擔憂,面露遺憾道:“是的。可惜沒能成功。”
胤礽勾脣,在西方沒成功不要緊,來大清啊,大清給你機會。你要什麼只管說。至於阻力?一切可能妨礙國家科技發展的事物,都會被孤扼殺在搖籃裏。只要你願意,不只風車,你想做什麼都可以。就是沒條件,孤也要創造條件給你上!
幹,給老子幹!
帶着這份澎湃的熱血,胤礽笑得宛若狐狸:“兩位先生,其實我對你們的設計十分感興趣,不知二位可有時間同我說說?”
惠更斯與萊布尼茨拍手叫好:“當然!”
胤礽一揮手,讓小柱子快去準備房間,準備喫食,自己領着兩位巨佬走了。至於康熙跟雷克斯公爵。哦,已經被華麗麗地無視了。
不過胤礽還不算無視得徹底,至少在他與巨佬們走近拙政園特意闢出來的書房時,已經猛然回過神來,然後讓小柱子將他們這邊的瓜果喫食以及各色新鮮飲料全都送一份過去。
“陛下,太子殿下說他想與兩位外邦先生深入交流,可能花費的時間有點久,請您陪雷克斯公爵聊聊。若是雷克斯公爵有事,也可以先行離開。等交流完畢,太子殿下會派人將兩位先生安全送回去。”
康熙雷克斯:……所以他倆現在就是個工具人?還是不重要的那種?
書房。
屋內不時傳來歡喜的大笑以及雀躍的驚呼。胤礽陪着兩位巨佬,從物理天文談到數學發明。臉上淡定,裝的一手好逼,內心冷汗涔涔。
大佬就是大佬。即便他有後世那麼多知識兜底,也快招架不住了。好在他還有系統這個作弊器,可以幫他調取聊天中涉及的資料。一邊看着虛擬光屏上的內容,一邊與巨佬高談闊論,如此才維持住他的“高人”形象,沒落了下風。
三人聊了許久,就連午膳都是在書房一起喫的。兩個時辰後,惠更斯露出疲態,萊布尼茨卻顯得意猶未盡:“今日與太子殿下一番談論,讓我受益匪淺。現在我越發好奇景山學院了。不知景山學院是什麼模樣,而太子殿下口中那位比你更出色的陵光院長又是何等風姿。”
胤礽眯眼:“最多不超過一旬,我們就會啓程,一個月內便能到京。那時你就可以見到陵光了。大清天華物寶,人傑地靈,景山書院不只陵光,還有好幾位先生頗有才能。譬如黃履莊先生,擅長創造發明;譬如梅文鼎先生,擅長數學天文。”
“哦,太子殿下似乎對這兩位先生很是推崇。”
胤礽微笑。能不推崇嗎?黃履莊可做出了不少奇器,梅文鼎更是了不得,那可是能夠與日不落帝國牛頓齊名的存在。
萊布尼茨嘆道:“我真是迫不及待想要快點到達京師了。”
胤礽繼續微笑:很好,孤就是要最大限度的勾起你們的興趣,激起你們的熱情。西洋各國捱得近,這些大佬們經常在西方大陸游歷,要不然也不會結伴搭乘弗瑞斯國公爵的船隻抵達大清。能與他們結交的想來都不是泛泛之輩。聽聞萊布尼茨與牛頓還有過書信交流呢。
胤礽越想越激動。如果惠更斯與萊布尼茨能寫信給自己的友人說說大清有多棒,多吸引點人才過來就好了。最好牛頓也來。這位可是巨巨巨佬。
正思忖着,萊布尼茨嘆道:“不瞞太子殿下,其實我與一位友人也研究過微分,曾發表過一些關於微分的論文與設想,甚至我還有一本完整的研究理論記錄。只是因爲總覺得不夠好,纔沒有全部發表出去。
“當幾年前我從別人手裏看到清國關於微積分的著作,拜讀全書後,我是震驚的。天哪,真是太不可思議了。裏面許多概念與我不謀而合,但它比我總結的更好,研究的更爲透徹。”
胤礽準備喝茶的動作一頓,臉上笑容僵住。
哈,微積分啊!這……咳咳……
突然心虛。
事實上,西方對於微積分究竟是萊布尼茨先發明還是牛頓先發明的有過很長一段時間的爭議,因爲牛頓在日不落帝國備受推崇的地位,使得萊布尼茨遭受多年冷遇,後來被認定爲是二人各自獨立完成。
但不論如何,微積分的發明都跟處於東方的大清沒有關係。然而如今,胤礽多年前整改尚書房,就把這玩意弄了出來,甚至在景山學院開校後,將其作爲一門獨立的學科,教授給已經有一定基礎的助教以及天才生們。
於是……
竊取了別人的成果,如今被本人找上門,胤礽倍覺尷尬,心虛得恨不能找個地縫苟一苟。
萊布尼茨又道:“不知是清國誰人研究出微積分,太子殿下可能告知嗎?我很想見見這位先生。”
胤礽:……你見你自己?
這尷尬的,更心虛了。
“咳,萊布尼茨先生,非是我不想告訴你,關於微分學的著作是我祖父流傳下來的,我並不知道發明人是誰。我祖父已經去世多年。”
胤礽:雖然很心虛,但既然已經成了我國的東西,我是不會告訴你真相的。
萊布尼茨非常遺憾:“哎,原來如此。若發明人是太子祖父一輩,我想,或許他可能也已經去世了吧。”
胤礽:……自己說自己去世了?嗯,行吧。這話是你說的,不是我說的。
胤礽決定縮脖子做鴕鳥,堅持三不原則。我不知道,我不清楚,我不瞭解。
當然,胤礽的心理活動,萊布尼茨半點不知曉,他的遺憾也不過一瞬,轉眼即逝,又笑呵呵起來:“今日能與太子殿下座談是我的榮幸。可惜我的友人沒能來。我這位友人也十分擅長數理,他還製造過反射望遠鏡。太子殿下既然喜歡數理跟發明,想來跟他也會很談得來。”
反射望遠鏡?胤礽渾身一震:“你這位友人是?”
“他叫牛頓,艾薩克·牛頓。”
胤礽他深吸了一口氣:“你其實可以給他寫信,邀請他到清國來。如今清國與西方貿易頻繁,他可以隨西方諸國的商船過來,或者我讓清國的商船前去接應,都行。”
萊布尼茨搖頭:“不必勞煩太子殿下了。這次前來清國,牛頓也是與我們一道的。他現在就在清國。只是我們到達蘇州的時候,他不小心摔了一跤,腳受傷了。因此今日未能成行。”
胤礽:!!!
他剛想到牛頓呢,牛頓居然就來了?打瞌睡就有人送枕頭?獨立創造出微積分的兩位大佬全都找上門了?尤其微積分還是牛頓數學成就中最卓越的一項!
嗯,似乎不只微積分。他好像……似乎……把牛頓三定律也弄出來了的?還是如今景山學院物理科的必學定律!再看看一旁的惠更斯,想想景山學院學子們學習的動量守恆。
胤礽再次心虛地摸了摸鼻子。沒事,就當是東西方各自獨立完成吧。就跟牛頓萊布尼茨當初的微分一樣。
想到自己還有許多事情上要仰仗這些巨佬,胤礽儘量讓自己的笑容更加溫柔,讓自己的語氣更加親和:“牛頓先生的傷勢如何,要緊嗎?”
“已經找醫生看過了,說沒有大礙,但是需要休養,暫時不能下地行走。”
胤礽鬆了口氣:“相信這位牛頓先生也是一位淵博的學者,真想和他也探討一番。”
“哦,牛頓一定也是這麼想的。偏偏他這時候受了傷,真是可惜。”
胤礽倒不覺得可惜,都來大清了,有的是機會,還差這一會兒嗎?
幾人又聊了會兒,前頭康熙就派人來問:“太子殿下,雷克斯公爵要告辭了,他想問問,您與兩位先生聊完了沒有。”
胤礽一愣,看了眼外頭的天色,這位雷克斯公爵居然還在?還沒走?
行吧。今天也聊得夠久了,再聊下去,胤礽怕自己會露餡。他十分乾脆的站起來:“既然如此,我這便送兩位先生過去。兩位先生不必着急,你們既然已經到了大清,來日方長,以後的機會還多着呢。”
三人前往前頭,拜見了康熙後,雷克斯便詢問起惠更斯與萊布尼茨書房交談的情況。
二位一一回答,言語中對胤礽頗多推崇。
雷克斯聽聞萊布尼茨可惜牛頓不在,哈哈大笑起來:“這有何難。牛頓腿傷不便,不能過來,太子殿下可以過去啊。只是不知太子殿下是否願意?我們現在住在萬國驛館,距離此地並不算遠。”
萬國驛館,是自海上貿易盛行後,胤礽主張讓各地修建的。說是驛館,其實更準確點說,等同於官營的面向外國人的酒店,是收費的,而且收費不便宜。當然裏頭的條件也很不錯。
胤礽愣了下,看向雷克斯,眼睛眯起來:“倒是未嘗不可。”
萊布尼茨萬分欣喜:“真的嗎?”
不等胤礽說話,雷克斯便道:“當然,清國太子一諾千金,既然答應了,自然會做到。”
胤礽眼睛又眯了兩分:“是的,我會去。不過今日不行,時間太晚了。這兩日我還有些事情要處理,需等處理完纔行。”
萊布尼茨並不介意多等兩日,拍手叫好:“那真是太棒了,牛頓知道了一定很高興。”
他向胤礽鄭重施禮:“多謝太子殿下。”
就此說定,雷克斯帶着人離開。康熙神色冷厲:“區區一個公爵而已,竟然膽敢讓我國太子親去見他們那什麼頓,態度還如此理所當然,哼!”
他瞪向胤礽:“你居然也答應!”
胤礽坐到康熙身邊:“汗阿瑪在乎他做什麼,不要看那個公爵,他不重要。你得看看另外兩位。”
康熙一愣:“他們很厲害?”
“很厲害。汗阿瑪可知如今我們代替更漏用來計時的機械鐘就是惠更斯發明的?”
“惠更斯?”
“就是今日來訪的這三人裏最年長的那個。除此之外,他在天文儀器的設計上也有相當高的成就,同時他還擅長天文、物理、數學等諸多學科,均有深厚造詣。還有另一位萊布尼茨。”
胤礽嘴角勾起:“汗阿瑪還記得瑪法當年的收藏中有不少關於數學算法的書籍嗎?其中關於微積分一道,他不曾看過我們的書籍,卻已能自己發展研究。不只他,還有那位腿腳受傷在醫館養病的牛頓,也能獨立完成。”
康熙很是驚訝:“當真?”
“自然。並且,瑪法書籍中物理的幾樣定律,牛頓也已經在西方發表相關著作闡明。尤其是,除這些外,他們都還在其他領域有所涉及。他們腦子活躍,思維敏捷,不只理論強,動手能力也強。”
康熙福靈心至:“你是想讓他們爲我大清所用?”
胤礽點頭。
康熙蹙眉:“他們會願意嗎?”
“惠更斯年歲漸長,他遠航過來,海上萬裏之遙,想要再遠航回去,會有一定的風險。他一生未婚,沒什麼牽掛,在故國的日子也稱不上多好。我想他會願意的。”
如果按照上輩子的記載,惠更斯只有三年可活了。如果他願意留在大清,胤礽會請太醫爲他調養,爭取讓他多活幾年。
“至於萊布尼茨,他很崇尚大清,並且今日與他交談的言語間,他已經透出對大清的嚮往以及願意加入大清的想法。”
康熙一愣,轉而笑起來。他們大清如今可是西方認爲的天堂呢。這位萊布尼茨有這種想法,似乎並不奇怪。
“牛頓先生應該會難辦些。畢竟他在故國的社會地位很高。但他們都是對學術有鑽研有理想有執着的人。我想只要我們操作得當,爲他們創造出良好的生活環境和研究環境,未必不行。更何況,他們已入大清境內了,不是嗎?”
康熙秒懂,笑罵:“鬼機靈。”
胤礽眨着星星眼,不做反駁。當然如果要在出境上耍手段,那就太流氓了,對這些大佬也不尊重。他更傾向於懷柔解決,若有需要,並不吝嗇於糖衣炮彈。
人才啊,自是越多越好。不論男女,自然也不論中外。只要能爲我所用,只要能爲我國創造出有利價值。科學家們值得一切最好的待遇。
“朕雖然不瞭解,但你既然如此看重他們,想來他們必有過人之處。按照你的想法去辦,不用顧忌,如果有什麼需要,只管跟朕提。”
胤礽點頭:“好!”
有康熙的支持,胤礽覺得自己拳腳可以更放開一些,心裏一邊琢磨着事,一邊跟康熙聊家常,陪他喫完晚膳纔回屋。
次日,胤礽雖未動身去見牛頓,卻遣了個隨行太醫前往驛館看望。
太醫回來時,後頭還跟着個尾巴——雷克斯公爵。
雷克斯公爵前去覲見康熙,太醫來胤礽處稟報:“那位洋人先生其他部位都是擦身,沒有大礙。唯獨腿部傷到了骨頭,好在情況並不算太嚴重,處理也很得當,每日換藥,故意休息,養一陣子便能好。”
胤礽長舒了口氣。這樣的巨佬可千萬不能讓他因爲這麼點小傷“病逝”了。
揮退太醫,胤礽掐着時間去見康熙。
“汗阿瑪,雷克斯公爵又來做什麼?”
康熙面色垮下來,一聲冷哼:“名義上給朕獻寶,實則旁敲側擊打聽你今日在做什麼,何時有空前往驛館。他說牛頓三人十分期待你的駕臨。呵,答應他去就不錯了,還敢來催。”
胤礽神色閃了閃,轉瞬壓下來。
第三日,雷克斯再次到來。
第四日,胤礽前往驛館,帶着一隊親衛。
雷克斯公爵得到信,一早在門口相迎,惠更斯與萊布尼茨將他請進牛頓房間。這回雷克斯倒是識趣,沒有多呆,引薦着牛頓給胤礽行了禮,便開口告退,將空間留給了四人。
胤礽仔細打量牛頓,臉型略長,鼻樑高挺,眼窩深邃。與上輩子教科書上的畫像十分相似,包括那頂蓬鬆的長髮。當然那是假的。西方諸國目前流行帶假髮,貴族以及知識分子們將其當做一種時尚,競相效仿。
惠更斯與萊布尼茨許是考慮到那日要覲見大清皇帝與太子,爲表示入鄉隨俗,並沒有戴。以往的洋人來清也不怎麼戴。因此胤礽沒注意到這上面來。
但牛頓似乎也喜歡假髮,即便到了異國他鄉,還是在牀上休養的時候都沒忘記將假髮帶在頭頂,收拾的整整齊齊,尤其那假髮髮量驚人,瞬間吸引了他的目光。
胤礽微微蹙眉陷入深思,他要不要運作一番,把假髮這個流行帶到大清來?辮子頭雖然胤礽自己也用了十幾年,早已經習慣。但習慣不代表他認同這種審美啊。
辮子頭是滿族傳統,輕易不可能改。他若是直接提出更改髮型,康熙必定不會答應。不如先用假髮將就着,假髮嘛,可以做成各式各樣的造型,等上至朝堂下至市井都被假髮培養出了多元化審美,再來搞“頭髮革命”想來就會容易些了。
胤礽抿脣,下定決心,就這麼幹!
手機用戶請瀏覽八六中文網()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