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李繼隆和楊八妹
只聽得“嘩啦”一聲,就知道皇后又砸東西了,衆人只有把頭低的更厲害,唯恐觸了這個主子眉頭。
“娘娘,我的三姑娘,您息怒。”這一聽就是皇后的乳母常山郡夫人康氏再勸了。
李皇后不過二十二三歲,正是如花好年紀,鵝蛋臉,丹杏眼,櫻桃小嘴。很符合當下人的審美,但是架不住此刻面含怒色,再好的顏色也減了三分。
“官家對我有幾分恩寵,嬤嬤您自然是清楚。現在竟然連哥哥也爲了一個外人來難爲我。”李皇后說着,眼淚簌簌留下來,“到底我跟他不是一個娘肚子裏出來的。他怎麼會真心爲我考慮呢?”
康氏看了一眼四周,確信周圍都是信得過的宮人心腹,這才柔聲勸道:“我的好聖人,您可千萬不能這樣說。老奴雖然不過問政事,但也知道咱家大郎君深得官家信任,是您在宮外最得力的依靠。您又怎麼真能因爲一個外人而和自己的親兄長離了心呢?”
她這話說的沒錯。開寶八年晉王妃符氏去世,趙匡胤長兄爲父爲弟弟趙光義選聘李處耘女李深秀爲王妃。不巧納幣時,趙匡胤駕崩,趙炅作爲弟弟和繼承人必須守孝。直到太平興國二年七月方纔入宮,初封德妃。當時宮中孫貴妃有寵,是以雖然御史李至上疏,認爲李妃乃太祖先帝冊立之正嫡,不該居於妃妾之位,趙炅也充耳不聞。
也就是在這幾年間。李深秀生有一個兒子,卻不幸夭折,受到後宮嬪妃們的欺負。
但是後宮畢竟與前朝還是有關係的。李處耘雖然已經去世,李繼隆卻早年憑藉恩蔭補官,在先帝時參與攻滅南唐、北漢。並在第一次幽州之役中頗有斬獲,成爲那一次潰敗宋軍忠保全有生力量最多的主要將官,受到趙炅大力褒獎,以功授鎮州都監。
具體來說,北漢滅亡後,李繼隆作爲先鋒參加了第一次幽州戰役,與郭守文領先鋒軍擊破遼軍數千人。包圍幽州時,又與郭守文擔任先鋒,敗遼軍於湖翟河南。此時,高粱河之戰中趙炅受契丹名將耶律休哥的反擊,變身車神,宋軍遭遇慘敗,各路人馬都慌忙敗退,還有要擁立皇帝的。只有李繼隆所屬部隊且戰且退,安全撤離,耶律休哥看後也大喫一驚。
當年,遼軍隨後轉入反攻,遼主派出耶律休哥和大將韓匡嗣帶領大軍直抵滿城。宋軍按照趙炅的部署分爲八陣對峙,但有明白人提出八陣的部署力量過於分散,應該靈活機動,大將崔翰深知趙炅什麼德行,不敢表態。當時身爲監軍的李繼隆當場表示“事有應變,安可預定,設獲違詔之罪,請獨當也”。
有了李繼隆拍胸脯,宋軍於是大膽的做了違背趙炅那天才戰略意圖,靈活變陣,在徐河擊敗了遼軍。
面對如此優秀的親戚將領。自知在軍隊威望遠不如其兄的趙炅自然要加以拉攏。這除了賞賜食邑和增加散光,那就只有把李深秀立爲正宮了。
於是開寶五年六月。趙炅昭告太廟正式冊立德妃李氏爲皇后。
李皇后自然也知道哥哥對於他的重要性,不過是跟心腹抱怨幾句,抹乾了眼淚,道:“兄長的意思,讓我勸說官家。那兩個公主去宮學讀書可以,但至少每三日回南宮一趟。但官家的心結在那裏擺着?我又不得寵,他如何會聽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