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六穀部
李黛要找趙邦媛這麼做機密的事情,當然沒有外人,就屋裏說的,邦媛詫異道:“我要是沒有記錯的話,兩年前趙節度歸宋,我那好叔叔要求他把五服之內的族親全都帶上,這李繼遷也在內。但你說過他素來不服我大宋,等使者到了之後,他與親信張浦披麻戴孝,假稱乳母亡故,外出下葬。實則是將兵器藏在喪車與棺材內,出城之後率領心腹三百餘人出奔距離夏州三百里的地斤澤,此後廣結交豪族,怎麼你告訴了宮裏這些,中樞沒有應對嗎?”
李黛氣的幾乎想哭,“也不是沒有應對,朝中認爲興靈之地固然重要。但兩線開戰畢竟打不起,何況夏天公主病着不知道。那李繼遷聽說我父等人都接受了今上的恩惠,也知道攻打銀州再無指望,於是遣使入貢宋朝。尋了幾個邊陲之地的讀書人上表說明,不願進汴京,但願爲大宋長守邊陲。”
“可是今上又不傻,自然回信李繼遷,表彰我家祖上效忠於中原王朝的業績,同時也說明了歸順的好處以及繼續頑抗的後果,可謂是軟硬兼施。但李繼遷狼子野心,不肯回頭,這次若是投入契丹懷抱……”
邦媛冷靜了一下,道:“雖然時間略有不對,但也對的上。遼國先帝去世剛死,契丹人內鬥嚴重。太后蕭燕燕此前剪除宗室,拉攏人心就是爲了這個十三歲的兒子。如今相必以她的智慧能看出來你這叔父不是池中物,一時沒答應那是顯得大國不是有求必應。李繼遷只要夠聰明,絕對會帶着禮物再次再次求娶,那時候人家也就可以答應了。”
李黛心急如焚,又不敢打斷主君思考,道:“那依公主看,如何是好?”
“你呢,這是涉及你家族的生死大事,你就沒有考慮嗎?”
趙邦媛發誓自己問這句話的時候是因爲信息不全,或者說想掌握主動權。絕對沒啥要挾的或者要好處的意思。因爲還不到那時候,或者自己還沒有那種權謀,沒想到對面也是小鬼當家辦事沒毛,居然心一橫,直接跪下道:“公主,家父已經答應。若您解決吾族這次困局。我黨項拓跋氏南枝從此爲您效忠,就是……”她說到這裏,到底也害怕,壓低了聲音道:“就是在萬歲之後,扶立代王爲君也無不可。”
趙邦媛當時就驚到了。
要不是宋皇后怕他在外人面前露了怯,很是進行了一番緊急培訓,她只怕又要失態!
只是隨着屏風後面宋皇后輕輕的叩擊之聲,她很快回過神來,道:“此事太大,李娘子知道自己在說什麼嗎?”
李黛現在也沒有別的辦法,只得道:“妾知道公主顧慮。但此事不是我一個小女子敢說的。乃是家父首肯。”
那就有意思多了,趙邦媛思慮片刻,道:“還是那句話,此事太大,若吾今日就應承下來。那纔是欺騙你,先回去,後日我會和阿姊會邀請幾個貴重好友賞菊,到時候你再來說話。”
“公主”李黛着急道:“此事我黨項已經表達了最大誠意,非但李繼遷不給時間,難道德昭德芳之禍事,公主就不擔心自己的親哥哥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