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六章:民之天下
宋代,樞密院有調兵之權,卻無統兵之權。而三衙又互不統屬,在趙炅病倒、火勢太大不得已需要派禁軍的時候,這種弊端顯露無疑。最後還是呂端大事不糊塗,逼着其他幾位宰相和兵部一起跟他簽了字,調兵滅火。
但是這樣一來,火勢到了第二天的後半夜才徹底撲滅。雖說趙宋開國二十多年也有過禍事,但事後的統計卻實在讓人觸目驚心。
當第二日火燒到長春殿南廊時,“火自屋內西行,忽隔十餘間而發”,無論是救火者還是避火着奔跑都來不及,廂軍只得把西北主廊拆除,以絕火勢。爲此還犧牲了好幾個人,但總歸是控制住了。
但是俗話說“水火無常形”,大火又南燒內藏庫、香藥庫,後又向東燒左藏庫。殘香飄出十幾裏,有不少人竟然是被碳灰和香料嗆死的那。左藏庫是皇宮中金銀珠寶、絲綢布匹最集中的地方,當大火還未燒到時,內省大知事朱衝惠和劉娥當機立斷,指揮宮人將搶救出的大批財物搬運到城牆上。同時宮人在護城河沾水護着口鼻,居然沒死人,算是立了一大功。
結果更讓各位讀書人痛心疾首的事情發生了,趙炅設立的藏書館閣也受火災波及。這天乾物燥,陰霾熱敷,圖書難以倖免。這些年好不容易收集的唐末五代圖書,幾乎片紙無存。
物品損失都那麼厲害,何況人乎?開封府粗略統計,自皇室以下,各官宦人家、平民良人和奴婢客戶,死傷着不下萬人。
而寒冬將至,瓦舍不存,可以相見如果不及時救治,還會有多少人罹難。
連田重進這種見慣了生死的將軍都受不了了,上劄子請求趙炅讓兵部放出軍用帳篷救急。
這等合理建議趙炅自然採用,同時設置粥棚,救濟災民。但是人都不瞎,火就是從楚王府燒起來的,民怨沸騰,還有一些宗教趁機說趙宋惹怒上天遭此橫禍。羣衆基礎居然不小。
衆大員這才明白趙炅爲何如此重責庶人趙元佐,這種事情真要追究差不多等於屠城之罪了,還真是趕緊走人保住一條命吧。
但是你兒子的命是命,別人的命也是命啊!
但是都城如此大的損失,一時半會兒是顧不上西川了。
倒是一向不怎麼受待見的南宮波及很小,這倒也是不奇怪。這地方本來開封六渠環繞下,地勢低窪潮溼,夏天招蚊子冬天冷的厲害,但是它和大火無緣啊!
因此宋皇后收留了燒傷了的燕國長公主和閨房都塌了的許國公主和其子女。
趙家兩位姑奶奶感動的淚眼汪汪,感覺對比趙炅那王八蛋和趙元佐這個瘋子,這個嫂子/繼母纔是真的大好人。
尤其是許國公主,抱着弟弟趙德澤哭,道:“自從爹爹去世,我們還不夠安分守己嗎?一忍再忍,如今是連命都沒有了,可憐我們一枝,竟要你個小小少年跑前忙後,招待親人。”
她乃孝明王皇后所出,對宋後雖無不敬,但也不親。趙德澤從小少見這位姐姐,半大小子了有點不自在,只好道:“阿姊不要傷感,這些事情都是弟弟應該做的。就像您說的,我們這一系我不來做這些事情,難道還讓幾位侄兒來做嗎?世道就是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