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娶妻娶賢
大宋對付遼國和西夏的利器,就在於遠程打擊,弩弓,是大宋軍隊賴以生存的法寶,如果有一款武器,比弓弩更加高效,大宋軍隊在和遼國作戰時,將會徹底壓遼國一頭。
趙禎彷彿下了很大的決心一般,“張愛卿,你等會,朕速速進宮找娘娘商議。”
趙禎正要扭頭走,張唐卿拉住了趙禎的衣袖。
趙禎看了看張唐卿的手,問道:“怎麼了?”
“官家,你已經二十一歲了。”
“朕知道啊,那又怎麼了?”
“凡事都找家長,是小孩子的做法。”
趙禎剛想笑,忽然瞪大了眼睛,看着張唐卿,臉上的表情變換了好幾次,從最初的震驚,到生氣,到平靜,再到慚愧。
趙禎忽然泄了口氣,“如果不跟娘娘說,咱倆做不了主。”
張唐卿指着他的公案說道:“陛下,這裏,臣說了算。”
趙禎的眉頭,慢慢的舒展開,“對,這裏,你說了算,你說了算,就是朕說了算。”
趙禎彷彿發現了一個新大陸一般,“既如此,那咱倆私自幹一票大的?”
張唐卿笑着攥起拳,做了個加油的動作,“官家,咱幹一票大的,不過,當務之急有兩件事。”
趙禎是第一次參加這麼大的項目,比張唐卿還激動,“朕知道,缺錢是吧?”
“官家聖明,確實是缺錢,三司按照月份撥付錢財,可火銃的事情又刻不容緩,再說了,三司撥的錢已經有了去處,實在是擠不出多少錢。”
“你不是查貪墨,查出來了幾百萬貫嗎?”
“不夠。”
趙禎的眼睛瞪的老大老大,“三四百萬貫還不夠?”
“遠遠不夠。”
“不就是點精鐵嗎?看看你這個圖紙,一根火銃不過二三十斤,能值多少錢?”
一根火銃二三十斤,一千根火銃就是將近三萬斤,軍器監每年產五萬斤精鐵,大部分都用來打造刀槍和鐵甲,哪來這麼多精鐵供應火銃?
趙禎簡直是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
“官家,臣需要上千根火銃,可咱們軍器監年產精鐵五萬斤,還要保障禁軍和邊塞裝備供應,您說,哪來這麼多精鐵?”
“那怎麼辦?”
張唐卿笑着說道:“官家,請移步。”
“去哪?”
“東京作坊。”
路上,趙禎坐在馬車上,張唐卿騎在馬上,和趙禎自然的說話。
蘇方和趙景晨看着和趙禎侃侃而談的張唐卿,再次把張唐卿的地位拔高了一大截。
等趙禎親政的那一天,就是張唐卿一飛沖天的那一天,封侯拜相是遲早的事情。
張唐卿問道:“官家知道我從萊蕪監徵調了個從八品的武官吧?”
“知道。”
“這個人叫呂正臣,家裏世代打鐵爲生,臣第一次入京路過萊蕪監時,結識了此人,官家可能不知道,呂家的鐵器作坊,一年可產精鐵五萬斤。”
趙禎對這些數字根本就沒概念,聽完了,沒覺得多麼牛逼,和東京作坊產量一樣,有啥了不起的?
“呂家只用了不足兩百人的規模,就做到五萬斤的規模,咱們東京作坊,三四千人,也不過年產五萬斤。”
這一下,趙禎對五萬斤有了系統性的概念,也終於理解了呂正臣的牛逼之處。
“如此人才,你爲何不向朝廷舉薦?”
“大中祥符年間,朝廷已經禁止官員舉薦,唯有推薦召試這一條途徑可入仕,但呂正臣並未做出足夠的貢獻,所以也不能通過推薦召試這一途。”
“難道有一手冶鐵手藝,也不能推薦召試?”
“能,推薦了,也不過多一匠戶而已。”
趙禎啞然。
“臣給了呂正臣一個從八品武官,等他把東京作坊的精鐵產量提高到二十萬斤時,東京作坊使的職位,會給他。”
京東作坊副使是從八品,正使是從七品,也算是不小的進步。
“所以,你想提高東京作坊精鐵產量,等火銃研究成功後,直接量產?”
“臣正有此意。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
“說來聽聽?”
“等火銃研究成功,臣就去銀州,在銀州摸索出一套適合火銃軍的戰法,等條件成熟後,推廣到所有的邊路,我就不信,壓制不住遼國和西夏。”
“好,好。”,趙禎越想越興奮,如果大宋能壓制住遼國和西夏,意味着趙禎的武功將會遠超先帝,直追太祖和太宗兩位皇帝。
正事說完了,趙禎忽然指着曹佾問道:“這是不是曹家的子弟?”
張唐卿呵呵笑道:“對,曹玘的小兒子曹佾,已經正式拜入我的門牆。”
張唐卿招了招手,讓曹佾過來說話。
曹佾一夾馬肚子,趕了上來。
“臣曹佾,見過官家。”
趙禎正經了許多,用溫和的聲音說道:“果然是將門虎子,以後跟着你師父多學,爭取早日把他一身本領學過來。”
“臣遵旨。”
張唐卿擺了擺手,把曹佾趕走,湊到趙禎耳邊上說道:“剛纔,臣去拜訪曹玘,見到了曹玘的小女兒曹英,嘖嘖……”
趙禎一下來了興趣,忙問道:“曹英長的美麗?”
張唐卿鄙視的看了一眼趙禎,說道:“官家,與我等而言,美麗有什麼用?”877中文
趙禎迷茫的問道:“難不成,有美麗的不要,要去找無鹽?”
“官家,娶妻娶賢,納妾納色,要想找老婆,當然是要找賢惠的,我是說,曹英極其賢惠,身材高大。”
一說到娶妻娶賢,趙禎情緒低落下來。
如今的郭皇后,並不是他中意的人選,自從郭皇后嫁入皇宮,趙禎算是過上了苦難的生活,連寵幸個宮女都要提心吊膽。
所以,在娶妻娶賢這一方面,趙禎有很大的發言權。
而張唐卿的本意,是在趙禎心裏埋下一個曹英賢惠的種子。
歷史上,趙禎在皇后的問題上,是悲劇的,第一任皇后郭氏,是劉娥選的,第二任皇后曹氏,是大臣選的,所以,趙禎對這兩任皇后非常反感。
曹英嫁給趙禎不過幾年時間,趙禎就起了廢后的心思,如果不是大臣們集體反對,估計趙禎就得逞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