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請三堂會審進御札子

作者:騎驢
因爲張唐卿父子乃是京官,並且牽扯到了判青州府王曾,所以,政事堂把官司發到了大理寺審判,並要求御史臺察院監督。

  張唐卿得知消息後,立刻嗅到了陰謀的味道。

  類似的事情,在整個大宋幾乎每天都會上演,只要改正了即可,這種事情沒必要弄到大理寺審判的地步,甚至弄到御史臺察院監督的地步。

  這一系列的不正常,說明背後有一雙大手在推動。

  至於這雙大手是誰?

  張唐卿還不得而知,但能推動這件事的人,不外乎政事堂和樞密院的相公們,或者說,有勳貴參與。

  就在張唐卿搜腸刮肚的思考,到底誰是幕後黑手時,張桂山官府都來不及脫就進了張唐卿的小院。

  “唐卿,老家的事情你可知道了?”

  張唐卿看到父親滿頭大汗的樣子,只能強自做出一副笑臉說道:“知道了,我這不是正在想對策嘛,爹爹莫着急。”

  “能不着急嘛?要是再加上一個刑部,那就是三堂會審了啊,還能更嚴重點嗎?”

  張唐卿忽然抓住了點什麼。

  三堂會審?

  如果按照政事堂的政令,是大理寺和御史臺負責張家縱僕侵吞田土案,這是幕後之人安排的計劃。

  我爲何要按照他們劃定的道道走?我爲何就不能打亂對方的安排?

  “爹爹,這件事您別管了,我去處置如何?”

  “你?不行,爲父出面,如果事情不好,爲父擔下所有的責任。”

  張唐卿內心一暖,笑道:“爹爹,沒什麼大不了的,五畝水田不算大事,我能處理的好,您就相信我吧。”

  張桂山依然堅定的說道:“不行,爲父早就厭倦了天天呆在倉庫裏的日子,如果事情不好,爲父大不了請辭,回家當我的富家翁。”8七⑦zω.℃ǒΜ

  “爹爹,不至於,林嶽攤上那麼大的事情,都不用罷官歸田,咱家這點事不是大事,人家就是想噁心一下咱們父子,把咱們父子的名聲搞臭而已。”

  名聲,是一個官員立身的根本。

  後世,歐陽修被人搞了一個爬灰的名聲,差點讓歐陽修在開封待不下去,可見名聲對於官員的重要性。

  “按照腳程,二叔公應該快到開封了吧?”

  “估計快了,大理寺定的開審日期是五天後。”

  張唐卿立刻對門外的黃壽說道:“去我師公家裏,問問包拯如今在何處爲官?”

  張桂山茫然問道:“包拯?可是丁卯科的進士?負責你遇襲案調查的包拯?”

  “正是,咱不能被人牽着鼻子走,所以,孩兒想把包拯拉進來。”

  張桂山完全跟不上張唐卿的節奏。

  張唐卿立刻展開奏本,寫下了《請三堂會審進御札子》。

  張桂山驚呼道:“唐卿,胡鬧,你想把事情搞大?”

  “不搞大,咱們就只能被人牽着鼻子走,包拯此人斷案如神,最是鐵面無私,讓包拯好好查一查,看看到底是何方牛鬼蛇神在給咱張家下絆子。”

  爺倆相對無言,張桂山也不知道張唐卿這招以進爲退到底對不對,一個搞不好,張桂山父子的名聲就臭了。

  張唐卿再次拿起白展仁送來的消息看了起來。

  對方很有意思,手段也非常高超,他們所告,並非張家侵吞田家田產,而是縱僕侵佔田產。

  別小看增加了縱僕二字。

  如果是張家侵吞田產,會動搖整個士大夫集團的利益,因爲所有的士大夫集團家族都存在接受投獻田產的事情,如果把張家接受投獻田產的事情坐實了,張唐卿有樣學樣,把大家的事情都抖摟出來,誰也別想好。

  所以,他們告的是縱僕,就是放任奴僕侵吞別人田產,甚至幫着奴僕隱瞞,定罪的方向就變了。

  黃壽回來告訴張唐卿,包拯目前是刑部員外郎,何州通判。

  在調查張唐卿遇襲案之前,包拯是建昌縣知縣,開始調查遇襲案後,包拯升任了判刑部刑部司員外郎,調查完後,包拯卸任了員外郎的差遣,回了他的老家何州擔任通判,主要在家照顧老母親。

  既然如此,張唐卿也不廢話,立刻讓黃壽去宋綬府上跑一趟,讓宋綬提請張家案再提級,形成三堂會審的局面,並保舉包拯繼續擔任查案欽差。

  晚上,張桂山父子相對無言。

  周彩蓮輕聲問道:“官人,要不我回一趟益都?”

  張桂山眉頭一皺,“你一個婦道人家,回去有何益?”

  張唐卿笑着說道:“爹爹,晚娘回去一趟不是不可以,家裏弄得確實不像話。”

  “渾說,一件小事,也值當的大驚小怪?”

  張唐卿對親爹這種打腫臉充胖子的行爲也是無語了,剛纔還嚇得跟鵪鶉一樣,這會在妻子面前又充大爺了。

  王柔輕聲說道:“爹爹,二叔公那邊田產已經上百頃,足夠他們一家子榮華富貴了,要是再貪,外間要說閒話了。”

  “誰家不是如此?又不是我們一家這樣。”

  其實益都縣的土地沒有想象中那麼火爆,甚至不如幾年前的價格高昂,這主要得益於益都縣其他產業的發展,例如榮寶齋就解決了幾千人的就業,很多無產者從農業轉向了手工業或者商業,從事最基本農業生產的人口數量減少,致使農業用工出現緊缺的局面。

  如果不是萊蕪監精鐵產量猛增,農具質量提高,如果不是張唐卿用一塊《臨江仙》擺件從遼國換來了上萬頭牛,間接的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益都縣可能會出現農田拋荒的局面。

  這種局面不只是在益都縣出現,在開封府周邊也已經出現,依託於大宋皇家銀行的支持,很多商業和手工業興盛起來,消耗了大量農業人口進入工商行業,致使土地價格增長幅度沒有達到很多人的預期。

  目前這種狀況,很多人還沒意識到,當意識到隨着工商業發展,大量人口從農業轉向工商業時,土地的價格可能會開始下跌。

  好在現在是大宋,因爲大宋不抑商,否則,朝廷一定會出手干預這種重商的政策。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