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章 翁婿談崩
判鴻臚寺王舉正和鴻臚寺少卿富弼,在門口迎接張唐卿。
“王大人折煞下官了。”
王舉正拉住張唐卿的衣袖,說道:“按理說,你乃是鴻臚寺寺卿,我是下官纔是。”
“哈哈,王大人太客氣了,天下頭頂鴻臚寺寺卿者不知凡幾,但判鴻臚寺,僅有王大人一人。”
王舉正沒想到張唐卿這麼低調,對張唐卿的觀感更好了。
“唐卿來鴻臚寺,是想看一看遼國的資料,不知道王大人能否行個方便?”
“有什麼不方便的?有什麼需要,儘管找彥國,彥國對遼國的情況非常熟悉,有什麼問題直接問彥國也可以。”
富弼笑着說道:“張侍郎可比我瞭解大遼,一會我們倆好好探討一番。”
王舉正只是和張唐卿見了一面,就把事情都交給了兩個年輕人。
“遼國陳王得知你要出使大遼,興奮的不得了,剛纔還遣人來問出發的日期。”
“怎麼都要過幾天吧?”
“遼皇耶律隆緒的生辰是十一月底,倒是不晚,不過你不是還有很多事要辦嗎?爲何不提前啓程,給自己留出足夠的時間?”
“靠,你也攆我走。”
“嘿嘿,我是怕你的時間不夠用,再說了,萬一遼皇駕崩了,你好在上京搞搞事嘛。”
“滾,你當我是攪屎棍子啊?”
“哈哈。”
“趕緊把遼國的材料拿給我一份,我好好看看,時間不多了。”
富弼帶着張唐卿進了鴻臚寺的資料館,就把張唐卿扔進去不管了。
看着滿屋子的資料,張唐卿兩眼一抹黑。
此後的幾天,張唐卿就鑽進了資料室,連喫飯都是在資料室內解決。
張唐卿對遼國的一切,慢慢熟悉起來。
馮元終於上本了,《乞開司農寺進御扎子》。
重開司農寺,本身並不是多大的事情,但馮元在本中詳細說明,司農寺仿照鑄幣監,以司農寺寺卿爲正四品,少監從四品或正五品,並剝奪以司農寺寺卿或者少卿身份爲寄祿官者。
重開司農寺,本是好事,朝廷又增加了幾個高級職位,應該是皆大歡喜的局面,但要剝奪司農寺寺卿等官職的寄祿官,司農寺寺卿成了正式差遣,這就動了很多人的奶酪。
寄祿官沒了,他們怎麼拿俸祿?
馮元的奏本,成了范仲淹《澄清吏治五條陳》後,第一個以實際行動支持變法的奏本,也是第一個以實際行動響應范仲淹本人的奏本,更是點燃保守派、新政派和臺諫集團的導火索,三方開始各自下場,爲了自己的利益,爲了所謂的集團利益,展開了第一次搏殺。
還沒有啓程的張唐卿,被王曾喊到了家裏。
一陣劈頭蓋臉的責罵,從王曾的嘴裏飈了出來。
“肯定是你,別人沒這樣的心計,是不是你的主意?”
“岳父大人,莫急莫急,是小胥的主意又如何?”
“你少跟我嬉皮笑臉,你知不知道,馮元這麼一鬧,證明老夫已經失去了對三司的控制?連三司都和老夫背道而馳,天下官員誰還拿老夫當回事?”
王曾心心念唸的是他的權力,是他的權威被人挑戰了。
他好不容易把范仲淹的奏本壓了下來,沒想到,馮元竟然勾結范仲淹,從其他方面撕開了一道口子。
最讓王曾不能忍受的是,遞刀子的竟然是他女婿。
王柔母女在後面聽到他們爺倆的爭吵聲,慌忙去了書房,“老爺,有話好好說,莫生氣。”
王曾一瞪王夫人,“出去,婦人懂什麼?”
王夫人臉上紅一陣白一陣,內心暗罵:“老東西,在女婿面前給我留點面子要死?”
王柔知道親爹和丈夫的脾氣,都是表面上看着和氣,實際上內心都是強硬派,趕忙拉着母親出了書房。
“唐卿,老夫知道,你一直心心念唸的是革故鼎新,可新政不是一撮而就的事情,要循序漸進,治大國如烹小鮮,着急不得啊,你以爲老夫看不到大宋的弊病?可已經形成了幾十年時間,不是說改就能改的,你們總要給老夫一點時間吧。”捌柒7zW
張唐卿仔細組織了一下語言,“岳父,小胥並非要動士大夫集團的利益。”
張唐卿一說完,王曾變了臉色,他們所謂的什麼新政也好,保守政策也罷,歸根結底,還是圍繞着士大夫集團的利益展開。
但文人的一貫尿性就是當了婊子立牌坊,我爲了利益,不能說,只能做。
“岳父大人也知道,小胥的地蛋要大面積推廣了,如果有了司農寺的幫助,對地蛋的推廣只有好處,沒有壞處,所以小胥纔會有重開司農寺的建議。”
“可你置天下官員何處?”
張唐卿內心膩歪的很,天下官員?不就牽扯到幾個盯着司農寺寺卿和少卿人頭銜的官員利益嗎?於天下官員何干?
“左右不過幾個人的寄祿官,改寄他處即可。”
“你說的輕巧,今日是司農寺,明日就是太僕寺,後日就是衛尉司,下一步是不是連鴻臚寺都要改?”
張唐卿沒說話,用沉默回答了王曾的問話。
王曾沒想到張唐卿竟然沉默了,氣更不打一處來。
“既如此,那連戶部和三司一起改多好?”
張唐卿擡頭看了看王曾,依然沒有說話。
王曾一下想起來,戶部和三司雖然沒有在明面上改革,但實際上已經改了,沒見到現在戶部和三司已經合署辦公了嗎?三司幾乎成了花架子,所有的權力,都出自戶部。
“老夫明白你的心意了,唐卿,老夫還是要勸你一句,士大夫集團的利益,並不是我個人的利益,你們這一動,牽扯到的是天下上萬官員的利益,一個搞不好,會死無葬身之地,你不顧及死後的名聲了?”
張唐卿的目光忽然變得嚴峻起來,“岳丈大人,我死後,哪管它洪水滔天?名聲?大宋都不在了,還在乎名聲幹什麼?”
王曾喫驚的看着張唐卿,被驚的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岳丈算一算,大宋上萬流內官,有幾人在幹事?一方面朝廷無人可用,一方面一職多人管,一方面大宋官員氾濫,戶部收入過半用於軍中,四成用於養官員,有多少用於百姓?最近幾年,天下有多少百姓造反了?”
王曾嘩的一下站起來,指着張唐卿,“你,你……”
張唐卿微微嘆了口氣。
他和王曾早晚要分道揚鑣,這在張唐卿的預料之內,但沒想到會來的這麼快。
本來還指望着王曾能照拂一下他和他的同年,沒想到,這纔不到一年時間,爺倆就有鬧翻的跡象了。
不過,張唐卿倒是不認爲王曾會打壓他,但他的同年就不好說了。
“幸好提前準備了一手,要不,還不被老東西一棍子打死啊。”
張唐卿向王曾拱了拱手,沒在乎王曾喫人的眼神,揹着手出了書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