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3章 王之?
“不行,朕不同意,朕本想讓你卸任樞密使,入政事堂,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銜。”
“官家,臣知道您爲了我好,可既然反對臣的人這麼多,那就不要逆勢而行,您看,我再加一個大宋皇家大學祭酒如何?”
趙禎忽然恍然大悟,“你要去教書?”
“官家以爲如何?”
“可大學還沒建好,只有百官子弟在讀,你教他們?”
“臣想,大學該招生了。”
經過幾年時間建設,武學院已經建設完畢,但大學還要差不多一年才能徹底竣工,大學裏,也只有百官子弟在讀書,因爲只有龐之乾這個院判在主持,所以一直沒有招生。
“如今正值四月,臣想等七月時,在全國選拔一批學生,臣的主要精力,將會放到大學中,等把大學帶上了正軌,夏相該致仕了吧。”
趙禎想了會,說道:“這倒是個好辦法,避一避風頭也是好的。”
“臣謝官家厚愛。”
趙禎忽然笑了,問道:“你知道倒張是誰主導的嗎?”
“如果臣沒猜錯,是龐籍吧。”
“哦?爲何你會認爲是龐籍呢?”
“縱觀滿朝文武,有機會執政者,不過寥寥數人而已,韓琦等人,等得起,但只有龐籍等不起。”
“徐奭也等不起啊。”
“徐奭年齡太大,他也知道自己不可能執政。”
“宋守約也是如此?”
“宋大人馬上就七十歲了吧。”
“照你這麼說,李昭玘就沒嫌疑了嗎?”
“李大人乃是有道君子。”
“哈哈,你的意思是龐籍不是有道君子了?”
“有道君子辦傻事,很正常。”
趙禎笑夠了,才緩緩的說道:“今日,我算是服氣了,你能從蛛絲馬跡中,從人性中分析出事情的真相,朕服了。”
趙禎緩緩的站起來說道:“樞密使你做不成了,但太子少師這種閒職,也不符合朝廷的利益,你降一級,去政事堂任參知政事吧。”877中文
張唐卿略微一琢磨,就明白了趙禎的意思。
“臣謝官家厚愛。”
“大學祭酒之事,就按照你說的辦,你低調兩年時間,等夏相到了年齡,你也過了三十歲,再替朕執掌天下,咱們君臣再寫一段佳話。”
“官家厚恩,臣無以爲報,只能以……”
“行了,別動不動就死,咱們君臣都要長命百歲呢。”
“是,官家是萬歲嘛。”
“你啊,嘴上不饒人,天亮了,朕走了。”
趙禎剛走出門口,又轉了回來,“韓琦、文彥博等人,是不是再進一步?畢竟到時候你也需要幫手嘛。”
“臣以爲,文彥博缺少一些治理地方的經驗,一路經略安撫使足以,韓琦換崗歷練,包拯可知開封府,至於臣的同年們,可以再歷練歷練。”
“我考慮一下,北方真的不用你親自坐鎮?”
“臣要是再坐鎮下去,除了造反,沒其他活路了。”
“哈哈,你啊,也就是朕能容忍你,要是換了其他皇帝,早就把你狗頭鍘伺候了。”
君臣哈哈笑了起來。
包拯的狗頭鍘,終歸成了笑話。
第二天,張唐卿盯着熊貓眼去了樞密院。
張觀看到張唐卿到了,趕忙迎了出來。
“樞相爲何不多休息幾天?”
“今天過來收拾東西。”
“收拾東西?樞相還要去北邊?”
“不是,馬上要被人彈劾成篩子了,提前回去閉門思過。”
“樞相,這是從何說起?”
“呵呵,我有自知之明,做錯了事,就要被彈劾。”
張觀茫然的說道:“下官沒聽說有人要彈劾樞相啊。”
“黎明前是最黑暗的時刻,風雨來臨之前,是最安靜的時刻。”
“誰要彈劾樞相?誰要是不知趣,就是和我軍方最對,和樞密院作對。”
李用和、孫沔等人也得到了消息,都跑到張唐卿的值房,詢問張唐卿具體原因。
張唐卿只是笑笑不語。
果然,從下午開始,幾十本彈劾的奏本送進了通政司。
夏竦看了一眼,隨手把奏本丟到了旁邊。
“使相,可是有什麼不妥?”,賈昌朝問道。
“每次張相立了功,總要被人彈劾一把,這已經成了慣例,不看也罷。”
“可這次不同。”
“有何不同?”
“這次張相未經聖旨而擅離職守,這可不是小事啊。”
“以前可曾有這潑天大功?在老夫看來,封王都不爲過。”
(注:取回燕雲十六州者封王,是宋神宗開始的政策。)
“封王?使相說笑了,呵呵,說笑了。”
“你以爲老夫在說笑嗎?”,夏竦說完,掏出了一本奏本。
“請封樞密使張爲王?”
“是。”
“可,可大宋沒有活着的異姓王啊。”
“誰說沒有?難道鄧王不算嗎?”
賈昌朝喫驚的盯着夏竦。
張唐卿能和鄧王錢俶一樣嗎?錢俶是曾經的一國之主,主動投降,才得了個鄧王的王爵,可你看看錢俶的結局,六十歲大壽,見了一面朝廷的賀歲使者就一命嗚呼了。
忽然,賈昌朝明白了夏竦的目的。
夏竦慫了。
面對強勢迴歸的張唐卿,夏竦害怕了。
他委曲求全了兩年時間,纔得到了宰執天下的機會,如今,面對頭頂潑天大功的張唐卿,夏竦感覺自己絲毫沒有勝算,甚至可能會在某些有心人的支持下,張唐卿強行上位。
所以,夏竦纔想了一出請封張唐卿爲王爵的戲份。
“使相,高明,下官自愧不如。”
賈昌朝偷偷擦了一把汗。
事實上,龐籍串聯的彈劾張唐卿之事,幕後的推手就是賈昌朝。
賈昌朝五十歲,等夏竦離開中樞,賈昌朝非常有希望接任中書門下平章事。
按照賈昌朝的想法,他做上十幾年中書門下平章事,正好張唐卿也四十多歲了,他再幹上十幾年,多好的安排啊?
可如今,百官之中已經有了讓張唐卿宰執天下的聲音,這可不是好苗頭,說白了,張唐卿立刻宰執天下不符合政事堂所有人的利益,不符合龐籍、徐奭,甚至開封府劉渙等人的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