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9章 吾妻美我者,私我也
當得知張唐卿正式上任大學的祭酒後,晏殊二話不說,立刻讓龐之乾舉行儀式,把張唐卿迎進來。
張進雷給晏殊續了茶水,才笑道:“祭酒大人要是知道您要讓他趕鴨子上架,估計要躲出去了。”
衆人哈哈笑了起來。
晏殊無比霸氣的說道:“當年老夫讓他趕出了政事堂,老夫還沒報仇呢,今日正好了結了這段恩怨。”
他們都已經活成了神仙,已經將當年官場上的那些勾心鬥角拋之腦後,如今,只有相逢一笑泯恩仇。
張唐卿的馬車一出開封,就被折繼祖給劫持了,馬車從官道上,直接拐上了學校的林蔭大道。
張唐卿拉開車簾,看到了幾千學生。
馬車緩緩停下,王柔站起來,幫張唐卿整理了一下衣衫。
“官人才三十九歲,正好是不惑之年,您要是開始頤養天年,是孩子們的損失,是大宋的損失,您一肚子學問,要傳承下去。”
張唐卿笑道:“你這是要我成聖嗎?”
“官人已經成聖了。”
“哈哈,你見過活着的聖人嗎?”
“見過,就在妾的面前。”
“吾妻美我者,私我也。”,張唐卿說完,走出車廂。
“學生拜見方程先生。”八七七中文網
“學生拜見方程先生。”
一聲一聲的方程先生,讓張唐卿心潮澎湃。
在官場上摸爬滾打了二十年,直到現在,張唐卿才發現,他更喜歡這裏。
“諸生,以後你們的好日子到頭了。”
學生們爆發出了鬨堂大笑。
龐之乾站出來,緩緩下拜,“學生龐之乾,拜見恩師。”
晏殊等人也站了起來,“我等見過方程先生。”
張唐卿雙手扶起晏殊等人,笑道:“諸位前輩折煞我了。”
“學問一途,達者爲先,起初我等不瞭解方程先生的數術及格物之理,但深入鑽研過後發現,數術和格物暗含天地至理,和孔聖之儒學相映成輝,是儒學最好之補充。”
張唐卿欣慰的笑了。
二十多年過去了,他把數術和格物塞進了儒學,讓這兩門學問披着儒學旁支的外衣,逐漸發展起來,終於長成了參天大樹。
如今,誰要是敢說一聲數術和格物不是儒學,屬於歪理邪說,不用張唐卿出手,天下基層官員就能把他們撕碎了。
再下去十年,大學結業的官員將會成爲大宋的中流砥柱。
晏殊介紹道:“我乃國子學博士,希文乃律法學博士,你的二徒弟乃是院判兼任算學博士,蘇頌乃是農學博士,格物學暫時由張進雷擔任博士,如今你來了,我們都能歇一歇了。”
張唐卿笑道:“我可不是來搶諸位的職位的,我只擔任祭酒,同時負責算學和格物學兩學的進階教授。”
“何謂進階教授?”
“進一步發展之意。”
“發展?難道你的《算學初探》、《格物》和《自然》還不完善嗎?”
“當然,我們還無法利用這三門學問解釋通萬物運行之律。”
“那一條還不通?”
張唐卿正好看到有一片樹葉從樹上落了下來,問道:“諸公,樹葉爲何要落到地上,而不是飄到天上?”
“這是自然之理。”
“理?什麼是自然理?還有,水燒開後,爲何會變化成氣?”
“這……”
“爲何會有春夏秋冬?”
“爲何太陽東昇西落?”
“爲何會下雨?爲何會颳風?爲何月有圓缺?爲何掃帚星七十六年造訪一次?爲何硝石能治冰?爲何下雨天打雷?爲何打雷的時候,一定會有光?爲何天是藍的?雲是白的?爲何孔明燈能昇天?”
張唐卿一連說了這麼多爲何,把衆人徹底問住了。
晏殊的嘴巴長得老大,他感覺張唐卿說的都是自然現象,可又覺得張唐卿不會這麼膚淺,中間肯定大有深意。
王隨問道:“落葉爲何會落地,而不會飛到天上?”
“是啊,爲何?所以,要解開落地的祕密,我等還需努力。”
衆人紛紛點頭,“對,對,我等還需努力。”
張唐卿轉過頭,對龐之乾說道:“把我所說之爲何,告訴孩子們,有能解釋者,寫下來,送到我的值房。”
“是。”
張唐卿和晏殊、范仲淹兩人手拉着手,從正門進了大學。
張唐卿的值房位於勸學殿二樓,是一個巨大的套間。
套間內掛着各種教學器具,書架上擺滿了書籍。
“先生,可還滿意?”,龐之乾問道。
“挺好,晏先生他們的辦公室條件如何?”
“比您的略微小一些。”,龐之乾喊過一個學生模樣的人,介紹道:“這是柳大人的大公子柳文正,今年已經四年級,已經確定好要留校了,就讓他給先生當助教吧?”
“學生柳文正,見過方程先生。”
“你父母可好?”
“家父很好,家母已於三年前過世了。”
“蟲娘過世了?”
“是,家母曾說,您是她的大恩人,讓晚輩好好孝順您。”
“哎,故人一個個的做了古,你父親可曾續絃?”
“未曾。”
張唐卿說道:“你父親還是恨我啊,要不十幾年時間都不肯進京。”
柳文正說道:“家父對您沒有恨意,只有感激和羞愧。”
“哦?柳景莊會感激我?”
“是,如果不是當初您幫家父快刀斬亂麻,將河東柳氏和我家做了切割,家父可能已經被河東柳氏牽連了。”
“哎,過去的事,不提也罷,去信問問你父親,可想進京?”
“是,學生代家父謝過方程先生。”
張唐卿拿起毛筆,寫了一個告示遞給龐之乾,“貼出去。”
龐之乾看了看,問道:“先生,這是什麼意思?”
“科技只停留在紙面上,也只是道理,我們松山一派,要學以致用,自格物學誕生以來,雖然利用格物學誕生了一些新技術,例如滑輪組,但遠遠未達到爲師的目的”
龐之乾立刻認錯:“學生無能,辜負了先生的教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