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紀十

作者:高羅佩
天寶十五載正月,安祿山反,陷洛陽。王師敗績,關門不守。車駕幸蜀,次馬嵬驛,六軍不發,賜貴妃死,然後駕發。行至駱谷,上登高平,馬上謂力士曰:“吾倉皇出狩,不及辭宗廟。此山絕高,望見秦川。吾今遙辭陵廟。”下馬東向再拜,嗚咽流涕,左右皆泣。又謂力士曰:“吾取張九齡之言,不至於此。”乃命中使往韶州,以太牢祭之。既而取長笛吹自制曲,曲成複流涕,詔樂工錄其譜。至成都,乃進譜而請名,上已不記,顧左右曰:“何也?”左右以駱谷望長安索長笛吹出對之。良久,曰:“吾省矣。吾因思九齡,可號爲《謫仙怨》。”有人自西川傳者,無由知其本末,但呼爲《劍南神曲》。其音怨切動人。大曆中,江南人盛傳。隨州刺史劉長卿左遷睦州司馬,祖筵聞之,長卿隨撰其詞,意頗自得,蓋亦不知事之始。詞雲:“晴川落日初低,惆悵孤舟解攜。鳥去平蕪遠近,人隨流水東西。白雲千里萬里,明月前溪後溪。獨恨長沙謫去,江潭春草萋萋。”其後,台州刺史竇宏餘以長卿之詞雖美,而與本曲意興不同,復作詞以廣不知者,其詞曰:“胡塵犯闕衝關,金輅提攜玉顏。雲雨此時消散,君王何日歸還?傷心朝恨暮恨,回首千山萬山。獨望天邊初月,蛾眉獨自彎彎。”

  德宗初登勤政樓,外無知者。望見一人,衣綠乘驢戴帽,至樓下,仰視久之,亻免而東去。上立遣宣示京尹,令以物色求之。君召萬年捕賊官李銘,使促求訪。李尉佇立思之,曰:“得必矣。”出召幹事所由,春明門外數裏內,應有諸司舊職事伎藝人,悉蒐羅之,而綠衣果在其中。詰之,對曰:“某天寶舊樂工也。上皇當時數登此樓,每來,鴟必集樓上,號‘隨駕老鴟’。某自罷居城外,更不復見。今羣鴟盛集,又覺景象宛如昔時,必知天子在上,悲喜且欲泣下。”於是敕盡收此輩,卻系教坊。李尉亦爲京尹所擢用,後至郡守。

  貞元四年,劉太真侍郎入貢院,寄前主司蕭聽尚書詩曰:“獨坐貢闈裏,愁心芳草生;山公昨夜事,應見此時情。”

  太和九年,仇士良誅王涯、鄭注,上或登臨遊幸,雖百戲列於前,未嘗少悅。往往瞠目獨語,左右不敢進問。題詩云:“輦路生春草,上林花發時。憑高何限意,無復侍臣知。”更於殿內看牡丹,翹足憑欄,誦舒元與《牡丹賦》雲:“俯者如愁,仰者如悅,開者如語,合者如咽。”久之,方省元輿詞,不覺嘆息泣下。時有宮人沈阿翹爲上舞《河滿子》詞,聲態宛轉,錫以金臂環。乃問其從來,阿翹曰:“妾本吳元濟女。元濟敗,因入宮。”

  王太尉播,少貧,居瓜洲寄食,多爲人所薄。及登第,歷榮顯,掌鹽鐵三十餘年。自劉忠州之後,無如播者。後鎮淮南,乃遊瓜洲故居,賦詩感舊。李衛公出在蜀關,而致和其詩以寄播。

  宣宗以憲宗常幸青龍寺,命複道開便門,至寺升眺,追感者久之。

  杜豳公喪公主,進狀請落駙馬都尉,雲:“臣每見官銜有‘駙馬’字,悽感難勝。”

  太宗謂梁公曰:“以銅爲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爲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爲鏡,可以明得失。朕嘗保三鏡,用防己過。今魏徵殂逝,一鏡亡矣。”

  太宗聞虞監亡,哭之慟曰:“石渠、東觀之中,無復人矣!”

  杜羔有至性。其父爲河北尉卒,母非嫡,經亂不知所之,羔常抱終身之感。會堂兄兼爲潞州府判官,鞫獄於私第,有老婦辯對,見羔出入,竊謂人曰:“此少年狀類吾夫。”詰之,乃羔母也,自此迎歸。又往求先人之墓,邑中故老已盡,不知所詢。館於佛寺,日夜悲泣。忽視屋柱煙煤之下,見字數行,拂而視之,乃其父遺蹟,言:“我子孫若求吾墓,當於某村某家問之。”羔號哭而往,果有老父年八十餘,指其邱壠,遂得歸葬。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