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章 石志遠的轉變
殿試探花?!
堂堂江南士子、殿試第三名、朝廷前途無量的天子門生,竟然隱藏身份跑到這北疆來當兵?還親自上戰場打生打死?
瘋了吧!!
此刻,帳中的林蕭和張錦霖等人皆是不可思議,腦中直感覺不真實,慌妙至極。
不過見石志遠如此神態,以及此時此景,幾人也知道石志遠不可能說假。
於是,驚愕過後,林蕭看着石志遠頓時滿眼遲疑:
“既然你是朝廷官員,爲何要隱藏身份進入平戎軍參軍?”
“因爲王爺您!”
石志遠並沒有忌諱,在幾人的目光中,挺着身,坦蕩解釋:
“學生和一衆同僚於去年初受朝廷派遣,前來幽都路任職,學生被朝廷委派爲幽州知府!”
“可是王爺把幽州知府的職位交給了唐翀唐大人,並說學生想要在這北疆當知府,就自己去雲中收復失地當官,學生沒地方去,於是就在今年初平戎軍大擴軍的時候,隱瞞身份加入了平戎軍,打算去雲中收復失地!”
聲音落下,石志遠毫無波瀾,就像在陳述一件事情一樣。
可張錦霖和蔣震雲等人聽完後,卻是頓時個個錯愕。
而林蕭,亦是怔在了原地。
在原地眨巴了一下眼睛。
林蕭快速回憶了一下,然後頓時哭笑不得。
他現在想起這件事了!
那是去年剛收復幽薊之地的時候,他剛從中都述職回到幽州,就被李延儒告知朝廷派遣了大量官員前來幽都路任職,全是朝廷各派系的官員,涵蓋了幽都路所有的主要職位,就連李延儒的轉運使都安排了人,直把他氣得不行。
不過當時他也沒辦法明着拒絕朝廷的委派,就派人架空了他們,不過幽州知府的職務他卻是沒有給出去,而是強勢地交給了他的學生唐翀。
並且當時因爲惱怒,他還說出了石志遠上面的那些氣話。
只是他沒想到,這些氣話最後傳到了石志遠的耳中,更沒想到石志遠因爲他一句不經意的話,竟然真要去雲中拼命,現在還立下如此大功!
林蕭當時並沒有見過石志遠,也不認識他,並不知道朝廷派來的幽州知府是他,也沒有想到他竟然是個文武雙全的少壯青年,現在可真是讓他詫異不已!
不過林蕭也清楚,石志遠堂堂一位朝廷官員竟然真的要去雲中收復失地,應該是在賭氣、對他在幽州知府一事上不服,是個剛硬的人!
想通了前因後果,林蕭真是哭笑不得。
不過林蕭現在也對石志遠充滿了欣賞,搖了搖頭後,嘖嘖稱奇地打量着他:
“真是沒想到,你竟然就是那名朝廷派來擔任幽州知府的官員,更沒想到朝廷竟然還有你這樣的文官,可真是讓本王開眼了!”
“行,本王認可你了!本王也不管你是朝廷哪個派系的官員,等收復雲中之後,不管你想擔任雲中哪州的知府,本王都允你!”
說罷,林蕭拍了拍石志遠的胳膊。
不過石志遠卻是沒有一絲意動,反而露着紗布外的雙眸凜冽,再次沉聲:
“請王爺允許,學生不想當知府了,只想當平戎軍的兵!”
“學生在此戰之前或許心裏還有氣,想收復失地證明給王爺看,學生自己也能收復失地主政一府!”
“但經此一役,學生知道了什麼是無畏勇士、什麼是爲國赴死、什麼是爲同袍赴死、什麼是真正的大夏兒郎、什麼是死得其所!”
“今日,飛狐徑之戰的勝利,是整個先鋒軍用生命換來的,是整個先鋒軍的榮譽,學生不敢獨功!”
“如今整個先鋒軍獨剩學生一人,學生當揹負整個先鋒軍的榮譽和使命,繼承先鋒軍所有英烈的遺志,繼續向前,爲大軍開路、爲國赴死、爲收復雲中和滅盡契戎傾盡最後一滴血!!”
聲音激盪,幾近嘶吼。
石志遠滿眼殺機迸射的同時,胸膛起伏、緊握着雙手,甚至因爲激動,其身上包紮的白色繃帶都滲出了血跡。
看到這,一旁的軍醫醫正李玄明急忙上前,神色凝重地查看起了石志遠的傷勢。
林蕭見狀,也沒再多說了,只是朝石志遠鄭重點頭:
“本王允你了!等你傷勢痊癒之後,本王給你一個揹負先鋒軍使命的機會!”
“好好養傷!!”
最後拍了拍石志遠的胳膊,林蕭轉身朝帳外走去。
後面,張錦霖和蔣震雲也叮囑了石志遠一句,然後跟在了林蕭身後
三人重新走出帳篷。
林蕭轉頭想要跟兩人說些什麼,可這時有三騎快馬從轟開的鐵閘峽谷那邊急速奔了過來,卻是無咎和兩名斥侯。
一奔到近前,無咎直接跳下馬背,朝林蕭迅速開口:
“稟報王爺,前出的斥侯彙報,在飛狐徑北口以西二十里外的壺流河發現了契戎援軍,有兩萬餘人,他們沿着河流朝着飛狐徑而來,不過因爲此時天色已晚,他們正在原地紮營!”
“契戎援軍來得這麼快麼?”
林蕭、張錦霖和蔣震雲三人以及旁邊的幾名參軍聞言,皆是神色一肅。
而後,林蕭朝無咎快速詢問:
“大軍的行軍現在如何?”
“各軍所有軍隊都已經出了飛狐徑,現在主力在飛狐徑的北口外駐紮,負責攻打蔚州城的幽雲老營以及神機營和神箭軍的一部,已經前出數裏,不過聽聞前面有契戎援軍之後,暫停了行軍,正在等候王爺命令!”
無咎快速回答。
林蕭聽罷,大手一揮:
“拿地圖來!”
唰!!
旁邊,幾名跟隨的參軍立即拿出了隨身攜帶的地圖,幾人搭手間,瞬間把地圖展開在林蕭面前。
而後,林蕭、張錦霖和蔣震雲幾人立即湊近了地圖,無咎則快速上前,在地圖上點了幾個地方。
看着地圖上飛狐徑外的山川湖泊和地形,平戎軍總參軍蔣震雲指着飛狐徑北口外,率先開口:
“飛狐徑北口外就是蔚州的地界了,餘脈的南邊就是蔚州城,北口外的壺流河爲莫幹河支流,從蔚州盆地那邊流經而來,這一帶山川險峻,壺流河沖積而成的河牀是蔚州前來飛狐徑的必經之路,所以那兩萬援軍應該是從蔚州而來的!”
“兩萬契戎兵啊......整個雲中雖然有十數萬契戎大軍,但分攤在各地駐守之後就沒多少了,這兩萬契戎兵怕已是整個蔚州的兵力了......”
說着,蔣震雲擡起頭,眼神飄忽地看向林蕭和張錦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