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殺雞儆猴
趙成義正疊着一肚子的怒火,瞧見小冪哭得稀里嘩啦,一手就掐住了她的脖子。
“哭?本殿下要寵幸你,你竟然哭?還敢反抗?
賤東西!”
說着,趙成義一把拽起小冪的頭髮,根本不管她撕心裂肺的哀嚎,硬是將她拖到了寢室的牀上。
他現在火氣很大,急需瀉火。
嘶啦嘶啦——
趙成義粗暴地撕開小冪的衣衫,僅剩下一件肚兜時,他卻突然停下了動作。
爲何?
爲何一點反應都沒有?
如此尤物就擺在面前,身體竟然連一點動靜都沒有。
就連心中也沒有絲毫盪漾漣漪。
“怎。。。怎麼會這樣?”
趙成義的嘴脣忍不住地發顫,難以接受這個事實。
平日他最引以爲傲的東西,竟然廢了?
然而,此刻被趙成義狠狠壓在身下的小冪已經停下了掙扎,又或者說已經聽天由命,像一具沒有靈魂的軀殼一動不動,等待着即將到來的暴雨蹂躪。
作爲宮裏最底層的宮女,她根本沒有任何反抗的選擇,自從皇后將她送給了趙成義,那她整個人乃至整條命都屬於趙成義的。
與其負隅頑抗,倒不如聽天由命,說不定趙成義酣暢淋漓後,會選擇留她一條性命。
但她閉着眼等待了許久,卻感到先前還在暴怒的趙成義沒有了動靜,眼睛忍不住睜開一條狹縫,試圖弄清狀況。
隱約間,她看見趙成義一動不動騎在她的身上,低着頭,目光呆滯地看着某個地方。
隨後,趙成義整張臉再次變得猙獰可怖,眼中充斥着極其複雜和不甘。
“不可能。。。斷斷不可能。。。”
趙成義像瘋了一樣自言自語。
弄不清狀況的小冪只能死死咬住朱脣,不敢吱聲,生怕趙成義再次將怒火撒在她身上。
嘭——
趙成義一拳砸在了牀上,整張大牀瞬間分崩離析,小冪因此掉落在地,嚇得臉色蒼白花容失色。
“滾!滾!給本殿下滾!”趙成義抓着腦袋無能狂怒,渾身都在瑟瑟顫抖。
小冪急忙抓起被撕碎的衣服,裹着身子就往外跑。
雖然她由始至終沒搞清楚狀況,但總算是避過了這一劫。
寢宮內一片死寂。
“一定是有人暗算了我!
誰?到底是誰?”
趙成義低着頭,整張臉猶如暴風雨前的烏雲,極其之恐怖。
一字一句間充滿着滔天的怨恨。
齋靜臺外,夜風咆哮,天穹愈發地深邃。
趙成義被褫奪封號軟禁高臺一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在宮內傳開。
不少宮女太監都暗暗叫好,這個囂張跋扈的色中餓鬼總算是撞上硬茬了。
一些長相姣好的宮女更是長舒了一口氣,往後終於不用再擔驚受怕了。
一夜好夢。
陳向北醒來後伸了個懶腰,剛穿好衣服打算洗漱一番,卻聽見門外的監欄院傳來了吵雜聲。
推門一看。
正好看見周公公倒在了監欄院的空地上,渾身沾滿泥濘,臉孔血肉模糊,身上全是觸目驚心的傷痕。
周公公用盡全力想要支撐起身子,可兩隻手臂已經被擰碎,只能像條蛆蟲一樣艱難爬行,奮進全力想要爬出監欄院。
而周圍早就圍滿了看熱鬧的太監。
“這不是華清宮的管事嗎?爲何這副摸樣?”
“怕不是得罪了主子才落得這個下場?”
“這傢伙前天不是纔剛瘋了一回嗎?”
“多半是因爲這事了。。。”
“這混蛋純屬活該,堂堂一華清宮私庫管事,總是私下勒索咱的錢財,老天有眼啊!惡有惡報!”
此時,一名太監拿着繩子走近,將喪失了活動能力的周公公捆綁起來。
陳向北眉頭頓時就皺起,這太監也算得上是老熟人了,正是鮑公公帶回華清宮的三名老太監中的其中一位,白管事。
這姓白的職責是協助鮑公公和李貴妃處理繁雜事務,平日卻極少露面,所以陳向北連交道都沒有跟他打過,沒想到這一露面就是要周公公的命。
不用想,這定是李貴妃授意的。
這白公公真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啊!”。
接着,白公公就像拎死狗一樣,單手拎起了周公公,從人羣中離開,在經過陳向北的屋子時,微微側過頭挑了下眉頭。
隨後便往華清宮去了。
陳向北急忙穿好衣服,也趕到了華清宮。
剛邁進宮門,便看見白公公將周公公扔在了大院裏,隨即喊來了所有下人。
衆人看見周公公奄奄一息的摸樣,無不噤若寒蟬。
這正是白公公想要的效果,他冷笑地掃了眼早場的所有宮女太監,沉聲道:“咱家奉娘娘之命,清理門戶,這狗東西吃裏扒外,一邊拿着娘娘的恩寵,一邊與外人沆瀣一氣,欲對娘娘行不軌之事,罪大惡極!”
“你們都看清楚了,往後誰敢在暗地下搞小動作,背叛娘娘背叛華清宮,這就是下場!”
白公公的語氣冷厲,目光如果利刃掃過華清宮的所有下人。
衆人紛紛埋下了頭唯唯諾諾,沒有一人敢與之對視。
隨即,白公公擡手一掌,狠狠拍向周公公的天靈蓋。
啪——
骨頭碎裂的聲音格外清晰。
周公公徹底沒了氣息,血水流滿一地。
場面極其殘忍。
而正在偏殿品茶的鮑公公,看着這一場殺雞儆猴大戲,目光微動抿了一口熱茶,滿意地點了點頭。
衆人散去,白公公又吩咐了幾名太監,清理乾淨青磚地板上的血跡。
幾名小太監不敢怠慢,匆匆就取來了水桶衝唰。
就連陳向北也不得不暗暗稱許,白公公這記鞭子,無形中抽在了衆人的身上,既立了威又讓其他人從令如流,駕馭人心的本領真是高明。
陳向北收回目光,默默將這個姓白的太監記在了心中,正打算前往鍾神山取材。
一轉身,便看見小貝子低着頭走了過來。
陳向北心知多半是黑市的事情有下文了,便主動與他來到了無人角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