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狂風驟起,百萬雄獅登山的開端
無風不起浪,很多職位的提點人選並非是臨時起意。
王軍衛能夠得到這種消息,那就說明關於練兵計劃,上面籌劃的可能不止三年,甚至是五年計劃,十年計劃之類。
戰區炮兵指揮部,陳銘暗自嘀咕了一遍。
自是能夠衡量其中的重要程度。
藍軍旅,牛頭山,最終的試點結果竟是如此安排,陳銘搖了搖頭,不禁感慨,三四年的準備真可謂是不容易。
看陳銘不吱聲,王軍衛也沒想在這話題上停留,指了指桌上的文件,道:“關於上面的練兵計劃,你就別考慮那麼多了。”
任何時候體能都是基礎。
這回看來是躲不過了。
“公事。”陳銘隨手將文件遞給政委,“這裏面是戰區對頭腦風暴方案的具體詮釋,我沒看。”
如果他們不來,那天網系統,電磁應用系統不是白設計了嘛?
對這些安排,陳銘倒是沒啥壓力,因爲其他單位年年都有考覈,上到將軍下到列兵,無一例外。
至於王帥兵
這一年的時間裏,他還是那副鳥樣,老光棍一條,一個人喫飽,全家不餓的主。
以前又是整頓又是練兵,多從政治思想,條令條例,方面入手,考覈也有但不全面。
今天一大早,師部就通知全體大會的召開。
走一步看一步。
天網組建期間,自然也發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
但不影響生活,人也很善良,比禿子小了幾歲,兩人剛見面相親,禿子就認定了人家。
陳銘微微搖頭,他已有預感,但是並不怕,忙活了這麼久,不就是爲了實驗實驗成果嘛?
狂風驟起,牛頭山不會再安靜,這是顯而易見的。
還是陳銘的文書,因爲天網大樓依然是旅指揮部,和參謀部本就是一家。
“嗯,那我就謝謝你了。”陳銘樂道。
“準備好之後又去參加競賽,我們都在這呆着,知道的消息肯定要比伱全面一些。”
而後轉身離開師部辦公室。
如今的牛頭山駐軍,已經不是一年前的駐軍了。
通訊設備瞬間癱瘓,上千平方千米,左右橫拉從哪邊進攻,想要進入三槍門,都至少需要長途跋涉三十多公里。
神色平靜,似乎是聽到了無關緊要的一件事。
“你算是當局者迷,再加上前段時間其他單位過來的幹部撤走之前,你在準備競賽的事情。”
“哎,說得也是。”張津濤點頭後又沉默。
如今的東部戰區,提起陳銘,衆人只識戰略突擊師的藍軍旅參謀長,不識當年火線提幹的少年郎。
“龍牙過來的工程師,我們都不熟悉也指揮不動,還有福州這邊的氣象部門天文部門,都希望你去跑動。”
陳銘無言以對。
“去炮兵指揮部也行,徹底進入核心部門了。”
後方師直屬,旅下屬各營軍官嚴陣以待。
絕大多數政策出現的時候,初期就會有苗頭。
這是讓很多戰士最爲頭疼的一項考覈,陳銘對理論考覈的印象,那基本就相當於上學時候的期末考試。
沒事就拉着新兵吹噓,吹自己當年的英雄事蹟,只不過他那德性,很多兵都不信,全當做樂子再聽。
小傢伙始一出生,就受到兩家人的寵愛,尤其是柴舒窈,陳銘今年已經三十一歲,從軍十二年,而柴舒窈都三十五歲了。
可是考理論就不同了。
以前陳銘剛參軍時進入的炮兵旅,旅長唐震已經被調到後勤,今年也要轉業。
在沒有電子設備,沒有偵查情報的協助下,他們連藍軍的駐地大門都找不到。
練兵基地,要熱鬧了。
如果沒有足夠的體能支撐,開個坦克開半天要是噦了,那仗都不用打。
“地下的通道也比以前更加四通八達,有些小土嶺被剷平了,變成了溝壑,小型湖泊趁着冬季乾旱也被填平。”
體能考覈陳銘沒什麼可佈置,換湯不換藥,來到這裏無非也就是三千米跑,五公里越野,還有俯臥撐,仰臥起坐,百米、單雙槓,四百米障礙等等。
軍人考覈不用想,怎麼繞都繞不開體能,不要以爲信息化時代體能不重要,恰恰就是因爲獵裝的武器越來越高端,纔會導致戰爭的烈度越來越大。
“怎麼?你不好奇?”陳銘詫異的詢問。
衛生員專業就考傷員救護搬運,炊事員專業就考怎麼做大鍋飯。
老熊還是那樣,但不在參謀部工作了,調到了天網大樓擔任雷達技術工,工作方面倒是沒啥太大變化。
他就是從基層一步步上來,太清楚下面對類似的考覈有多麼頭疼了。
“已經很久沒動過這麼大的陣仗了啊。”
704師師部。
心裏不僅沒有期待,反而有些憂慮。
陳銘再次立正,敬禮。
民用衛星,軍中衛星可以實時定位,甚至無人機都不需要出動,就能隨時調取進入戰鬥範圍的紅軍部隊。
“回去吧,別的也沒什麼事。”王軍衛擺手送客。
桀驁不馴的驁,古時候很多名將的名字中都帶着這個字。
“老陳,你說這回師部召開全員大會,是要幹什麼?”
可以說,如果現在,一支合成營在指揮官和戰士不熟悉牛頭山地形的情況下,貿然闖入這裏。
陳銘一臉笑意的走出師部,迎面就碰上在大門外等待的張津濤。
一些跳樑小醜,學着烏鴉呱呱叫兩聲還行,動真格的,他們沒那個膽子。
陳銘說完看了張津濤一眼,突然發現這傢伙竟然沒有一點意外。
“恐怕不止是第三次,真正頻繁而又複雜的作戰期來了,這回就沒有打一仗,給一年兩年休整的機會了。”
“但今年不行,必須全部落實到位,你回去和旅政治部商議下,評功評選,各團,營,連,從軍官到戰士,統一準備考覈。”
陳銘也不只是忙公事,家事方面也有進展了,柴舒窈生下一個兒子,老爺子親自取名陳驁。
他要做的事情還多着呢。
旅部的天網大樓,福州的氣象部,天文部,西北工業大學,潭州國防科大,科學院。
總之能爲天網出力的地方,或者是遇到難題的時候,陳銘都要作爲代表性人物,四處請人。
時間,改變了太多,也覆蓋了太多。
“要不然柴主任那邊,老爺子忙活一回,把你安排到火力處,不進入藍軍旅,那是白折騰了嗎?”
“如今這裏已經成爲了天然戰場,再加上牛頭山非同一般的戰略地位,可以模擬各種地形條件下的戰術動作。”
靠!!
還真是旁觀者清啊,他一直忙着操心其他事,思路沒往這邊想。
“再有就是.”陳銘停頓了一下,老張也不是外人,便繼續:“再有就是上面練兵計劃已經敲定了。”
有人把答案寫衣服上,有的寫在手掌上,記得當時王帥兵最奇葩,寫在肚皮上。
這個範圍就大了,學什麼專業就考什麼專業的內容。
“考覈的事就交給我,到時候需要考覈你,我提前給你一份答案,抽時間背背就行。”
如今不同啊。
路上。
“每年十一月份會進行年終考覈,到這邊後,很多安排沒到位,上面抓的不緊。”
按照禿子的話說,爲國,他做到了,青春有限,他能做的只有這麼多。
後面他想爲家好好服侍二老,養育後代,以後繼續爲國效力。
169旅政委張津濤呼口熱氣,搓了搓快要凍僵手,埋怨道:“他奶奶的,說是這天已經立春,立個什麼春,怎麼還這麼冷。”
“大校,真不容易。”
有過硬的技術傍身,以後哪怕陳銘不在戰略突擊師工作,他也能憑藉自身好好的呆在這裏。
絞盡腦汁的想辦法作弊。
很多東西都已經消散了。
每一個人都要參加,屬於全員考覈。
“電磁環境應用系統也已經全面佈置,上面怎麼可能坐得住。”
的確,陳銘作爲旅參謀長,這一年的時間內可沒閒着,天網系統能夠覆蓋整個作戰區,連帶電磁應用系統也被歸攏到天網中。
“王師安排了什麼事,說說。”
如果連他都沒有心思,那接下來的思想方面還怎麼去保證。
但沒辦法,學而不考等於沒學,作弊也好,死記硬背也罷,終歸是能夠起到不少作用。
“最終能讓你進來,就說明上面有些決定已經可以確定,再加上試點單位的名頭一直去不掉,這種結果一點都不意外。”
聽完陳銘這次開會的主要內容,張津濤捋了捋思路,笑道:“關於考覈的事情你就不用操心了。”
後續肯定會召開大會具體的去安排。
169旅旅長徐文千,政委張津濤,參謀長陳銘坐在師部一樓大禮堂最前排。
老熊和王帥兵都已經是四期的老兵了,禿子小几歲,當兵也晚了兩年,目前距離三期結束還有兩年呢。
其中再摻雜一些政治教育的內容。
陳銘都不用動,就可以讓整支部隊變成“睜眼瞎”,所有電子儀器一律被屏蔽。
地下埋着遍地的干擾設備,空中天網的佈置無處不在。
落下一些殘疾,稍微跛腳。
讓他體會一把西天取經,孫猴子的忙碌,牛頭山天網覆蓋將近一千平方千米,還要作用在戰爭中。
“這有什麼奇怪的,早就有矛頭了。”張津濤攤了攤手,沒接陳銘遞過來的文件。
就比如說汽車駕駛員專業,那就考你的駕駛技術,和故障排除之類。
如今在特戰營擔任維修工,四期的老士官了,過得比人家列兵都瀟灑,整天也是沒誰了。
“回去後把重心放在天網的組建上,對了,應上面要求,我們旅下屬的營包括師下屬,還有我們自己,都要在近期進行一番考覈。”
陳銘記得很清楚,當初在炮兵旅遠火二營時,很多老兵都不怕體能和專業,就怕理論。
前面那兩項陳銘沒什麼印象,因爲部隊裏面考體能,考專業,只有極少數人會特別緊張,絕大多數根本不當回事。
目的是爲了檢驗一年的訓練成果,牛頭山這邊恐怕是爲了檢驗近幾年的成果了。
但那跟他都沒關係了。
師部大會這次可是相當的熱鬧,各團,營,指揮統一到齊。
說讓演習的紅軍進入牛頭山,就像面臨一個國防的力量,一個真正的戰場,一點也不爲過。
能夠選擇或者自主選擇,也許都是最好的。
牛頭山駐軍基地從一開始建立的初衷就是爲了練兵,過來都已經幾年的時間了,前前後後纔打了兩場。
要不然長時間的平淡,突然聽到陳銘分析這次大會的目的,是紅軍很可能會再一次到來。
“你的意思是,我們將迎來第三次紅藍對抗?”張津濤若有所思的詢問。
當然,在這一年的時間裏。
本來這些事情他就沒打算管,關於考覈王軍衛提前告訴他也只是知會一聲。
陳銘無言的鄙視了他一下。
這種情況下上面怎麼可能坐得住。
更不具備磨刀石的稱呼。
“唯一我沒想到的是會把你調到戰區炮兵指揮部,還以爲按正常流程,給你塞到集團軍參謀部,弄個副參謀長掛着呢。”
不管是什麼兵種,什麼部隊,體能考覈都是必考項。
競賽時認識的好搭檔,南疆軍區白雲山團的旅參謀長郭燦輝,也就這兩年了。
很快又是一年過去。
如今的牛頭山不需要任何沙盤圖,在天網大樓內,只要目標物比小黃盆大,速度比烏龜快,就能被雷達鎖定位置。
“那是。”張津濤得意的揚了揚下巴,目光瞟了一眼師部,又看看陳銘手中的文件,問道:“又有新指示了?”
事實上,他老家也的確介紹了相親對象,兩人也都定親了,陳銘見過女方,是個過日子的女娃,就是腿小時候受傷,條件不夠醫治。
甚至第一場都不算,那只是表明新組合起來的部隊只是縫合怪,根本沒有協同作戰的實力。
甚至陳銘都能想象,接下來可能是數十上百場的輪番鏖戰,無數的指揮官將帶領數十萬的部隊,發動一次又一次的進攻。
當然也有不作弊,硬着頭皮背誦答案,訓練結束就鑽到人少的地方背,早上五點的鬧鐘思緒起來背。
時光匆匆,春去冬來。
“169旅試點旅的名頭不會再取消,旅參謀長的職位也不會固定,可能三年一換吧,王師說我到時候可能被調到戰區炮兵指揮部。”
每人發一張卷子,坐在禮堂或者是電教室,填寫有關條令條例和專業理論。
牛頭山的天網系統終是建成了。
在這一年的時間裏,陳銘徹底忙成了暈頭葫蘆,整天恨不得長四條腿,八雙眼。
三十多歲生下兒子,那是相當的喜愛,陳銘都靠邊站了。
陳銘沒有注意到老張的小心思,他不一樣,一直都盼着紅軍來呢。
還趁着休假,帶到福州給陳銘看看。
這可不是小工程啊。
對象,沒有,規劃,沒有,以後的目標,沒有。
“你的重心還是放在天網的搭建方面。”
但考覈可不只是有體能,還有專業科目的考覈。
張津濤感覺軍人還是要多演習多作戰,多磨礪纔好。
說道:“天網系統已經組建成功,可以應對一場上規模的戰役。”
各種作弊小技巧,讓如今的陳銘想起,都有些哭笑不得。
“還有就是要安排全旅,按照年終考覈的標準來一次全面考覈,給各營,各連評功評選。”
“還能幹啥。”陳銘笑了笑,望着途中一排排白楊,乾枯的樹枝在冷風的吹動下,嘩嘩作響。
“練兵不能一味的猛練,並非演習才能驗證成果,月底全體大考覈,你去安排吧。”
形式不能沒有。
這可不是一個藍軍旅政委應該有的思緒,積極迎戰,全面備戰,那纔是他該做的事情。
考覈也並非都是壞事,部隊裏面想要進行評功評獎,考覈的成績就是依據。
“是。”
看着熟悉的老戰友,肩膀掛上兩槓四星,陳銘也忍不住上前拍了拍對方的肩膀,道:“老張,難怪來的時候你樂成那樣。”
當時臨近考覈那幾天,全連的人爲了考覈及格,那可真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了。
每個人的選擇都不盡相同,留下,他能幫助,離開,他也不挽留。
儘管面容不顯老,依舊靚麗,可終究年齡在那擺着。
這些都是在體能考覈之後,進行專業考覈,後續還有理論考覈。
主打的就是一個沒有。
他自己倒是樂此不彼。
“交給旅政治部來通知,參謀部讓老單配合下工作就行。”
“戰區對於牛頭山練兵計劃的落實,這是早晚的事情,自從我知道你要擔任旅參謀長的時候,就猜到了。”
但他沒打算升四期,私下曾跟陳銘提過,他想三期幹完就轉業,回到老家混個編制工作,娶妻生子,平淡生活。
該來的終歸要來,當兵要年終考覈這都不是啥稀罕事。
但如今的國防強度,一旦有異動,整個東部戰區數十萬部隊整裝待發,嚴陣以待,不愉快的可就不是己方了。
“的確該樂呵啊。”
不需要動不動就傾巢而出的嚇唬紅軍,足不出戶,只需要調動針對性的火力,就能輕鬆滅掉幾個營。
都到這了,反射弧度哪怕再大,也能猜到接下來的佈置啊。
狂風驟起,百萬雄獅登山的先兆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