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9章 菩提林中三千道
林宇說着慢慢的走了過去,在靠近菩提樹之後一伸手,接着一顆綠色的果實就被他用能量吸取過來。
林宇看了看這綠色的果實,然後用手輕輕地一捏,頓時果實捏扁,裏面的果汁四濺。
“這果實並沒有與衆不同之處。”
就單純的從外表來看,這果實跟一般的野果,並沒有什麼太大的不同。
林宇接着又伸手摘取了一顆,這一次他沒有捏,而是慢慢的放在了自己的嘴邊。
片刻之後,林宇將這一顆綠色的果實放進了自己的嘴裏,然後用牙齒咀嚼了兩下。
果實的味道還算是清甜,但這樣的野果依然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就在林宇這麼想着的時候,突然有一股異樣的感覺。
那是一種混沌,猶如是腦子裏面突然發懵,其感覺猶如酩酊大醉,林宇向前幾步,靠着樹幹坐在了樹下。
這股混沌感來的十分猛烈,而且隨着程度的加深,林宇感覺自己的腦海中一片恐怕,他的思維已經停滯了,估計他現在也就能記得自己的名字。
“我叫林宇。”
林宇睜開眼睛,此時的他變成了一個嬰兒,也有着嬰兒一般無暇的的思維。
他看到眼前的一切都是全新的,房子,樹木,人,這些曾經熟悉無比的東西,現在都是重新的認知。
林宇此刻的位置是一個貧瘠的山村,父母都是普通的山民,老實巴交的過着貧瘠的日子。
整個山村都沒有一座像樣的房子,全村的人都沒有一件完整的衣服,這樣的情況恐怕之前的林宇從來沒有經歷過。
但現在他並沒有感覺有什麼不妥,這就是他的命運,他的一生就要從這小山村中開始。
每天日升月起,似乎過的飛快,隨着林宇的長大,他開始慢慢地接觸周圍的一切,存在即爲合理,即便是不合理,他也在思維中努力去爲其合理化。
再後來,一場瘟疫席捲了整個山村,林宇的父母去世,左鄰右舍十不存一。
只有十歲的林宇被迫離開山村,到外面討生活,但是卻沒想到在巧合之下,居然成了一個木匠。
再然後結婚生子,等到孩子長大,他也臨近了人生的重點,回顧之前的一生,猶如白駒過隙,猶如河中浮萍。
就在林宇看着這個世界,有些不捨又有些釋然的時候,他猛然之間驚醒。
原本的記憶回到他的腦海中,他再次具有了原來的思維,想起了他的身份。
“原來不過是一場夢境。”
林宇不禁的搖頭苦笑一聲,不過回想起剛纔那一種不同的人生,那一種以另外的角度目睹世界的感覺。
“原來菩提果實是可以麻痹思維的,讓自己忘記一切,然後沉醉如夢境。”
林宇如今算是明白了,這菩提林中的三千道是什麼。
所謂的道,無非就是一個人對於世界的感悟,這種感悟每個人都會有所不同。
而且一旦形成既定的思維,就很難去再用初始的眼光看待整個世界,這也是一種侷限。
“這菩提武帝果然是高明,居然想到了利用這菩提果實來忘卻一切,然後以不同的身份,去以夢境感悟,以感悟融合入道。”
林宇有些佩服這菩提武帝的智慧,如此確實能夠跟冉煌武帝的三千世界同理。
不過一個是創造不同的世界,以不同的世界來感悟,一個是變換不同的身份,以融合來感悟。
但猶如相對運動或者相對靜止,這都是一個道理,而且這菩提武帝的做法無疑更加高明。
以菩提果入夢,在夢境中其實沒有時間的限制,哪怕是你入夢一分鐘,可是在夢境中,卻能夠經歷生老病死。
一分鐘既是一生,這聽起來似乎有些荒謬,不過在夢境中卻完全可以成真。
林宇再看一下時間,其實剛纔林宇經歷的那一段夢境,時間僅僅過去了一瞬間。
因爲這菩提果所能夠起到的麻痹作用雖然猛烈,但是時間極端,一旦麻痹過去,思維恢復,人就會甦醒過來。
“所以,即便是我在這裏不斷地感悟,其實也花費不了多長的時間,但是能夠達到的效果,卻是足以逆天的。”
想到了這些,林宇心中不禁的興奮起來。
接着林宇再次的拿過了一顆菩提果,放在了嘴邊。
“不知道這一次我會是一個什麼身份呢?”
林宇一邊喫下菩提果,一邊不禁的說道。
喫下菩提果之後,林宇再次閉眼,夢境在那麻痹的一瞬間到來,而這一次林宇並不人。
他變成了一隻小鹿,一隻在山野之間自由奔跑的小鹿,在無盡的曠野上過着無拘無束的生活。
這種生活十分簡單,可以說林宇從來都沒有過這種感覺,不用多想,餓了就喫,困了就睡,沒有太多的慾望。
就這樣過着春夏秋冬,迎接着寒來暑往,一直到獵人的出現,作爲一隻小鹿的林宇在獵人的追捕之下,第一次有了緊張和害怕的感覺。
不過這種感覺並沒有持續太久,因爲獵人的獵槍已經擊中了它,並沒有什麼疼痛感。
林宇也沒有覺得太過於悲傷,他只是不捨,不捨這一片他生活的地方,不捨那種無拘無束的生活。
此時看着天空,林宇依然覺得美好,感受着大地,依稀還能聞到青草的味道。
但他的意識漸漸地模糊,獵人極爲興奮地來到面前,看着他的死亡放生的大笑。
“這是命運還是意外,其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世界依然這麼美好。”
也許這就是一直鹿的善良,即便是被殺死,他對於這個世界也沒有什麼怨恨。
林宇再次的醒來,感受着另一番的感悟,這樣的感悟,如果不是忘卻了思維和記憶,恐怕林宇就是枯坐千年,也未必能夠有如此體驗。
“這菩提樹下三千道,若是真的經過三千道的洗禮,恐怕任何人的感悟都會升華。”
菩提林其實本身就是一個寶藏,可惜的是,即便是寶藏放在這裏,若不是機緣,又有幾個人能夠認得出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