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不列顛之殤(求月票、訂閱)
倫敦的唐寧街十號的首相官邸內,素有‘鐵娘子’之稱的撒切爾夫人,對着面前的正在直播的攝像機鏡頭,將這句話結尾的話說得甚是鏗鏘有力。
而正當收看電視的英國百姓們,所有人都驚呆了。
原本他們以爲,撒切爾夫人臨時緊急進行電視直播,是要告訴大家,英國遠征軍獲得了一場大勝,英國還是那個強大的帝國。
可誰都沒有想到,撒切爾夫人的電視直播,卻是告訴他們,英國皇家海軍在阿根廷遭遇了一場大敗。
那一艘艘耳熟能詳、被英國人視爲驕傲的戰艦被擊沉了。
甚至連英國最強大、最先進的‘無敵’號航空母艦,也被擊沉了。
要知道,自從‘無敵號’航空母艦服役後,它就是英國人的驕傲,英國人跟外國人吹噓的都是‘無敵號’航母是世界上最先進的航母,連美國人的航母都比不上。
可是現在,‘無敵’號航空母艦被阿根廷人給擊沉了。
‘飛魚’反艦導彈,再次如同來自地獄的撒旦,讓所有英國人蒙上了一層陰影。
在之前,‘謝菲爾德’號驅逐艦被‘飛魚’反艦導彈擊沉,所有英國人就對‘飛魚’反艦導彈恨得咬牙切齒着。
而現在,‘飛魚’反艦導彈再次成了英國人的噩夢。
所有的英國人看到電視直播,或者聽着廣播,這一刻都是一臉不敢相信,然後便是嚎嚎大哭起來。
再堅強的英國人,此時也忍不住流下眼淚。
他們從未想過,這一場大人打小孩子屁股的戰爭,竟然會有這麼大的損失。
這個損失,簡直是無法接受。
而在這支特混編隊中的家庭,更是簡直如同天塌下來一般,他們生怕自己的孩子、自己的丈夫、自己的親人受傷甚至是戰死。
心痛、痛苦、後悔.怒火!
一切一切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股暗流,暗流涌動着。
洶涌的暗流,正在此起彼伏着。
唐寧街十號,首相官邸,這一座英國權力中心。
剛剛結束電視講話的撒切爾夫人,整個人癱軟在沙發上。
英國遠征軍遭遇到史無前例的慘敗,消息傳回英國,這讓撒切爾夫人遭遇到執政以來最爲嚴重的信任危機。
對於馬島戰爭,英國其實是做好戰爭的準備的。
因爲對於撒切爾夫人而言,這一場戰爭也是一個機會。
1979年5月3日保守黨大選獲勝,撒切爾夫人出任首相,成爲英國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
但是兩次世界大戰讓英國這個世界上最大的海權國家支離破碎,到了她這裏的時候,基本只能維持英聯邦這個特徵性的國家符號。而且她上臺後,金融方面得面對着美元對英鎊在進行強勢性取代。
英國的情況一團糟。
1975年英國的通脹率達到了驚人的27%,火車經常晚點,付費電話亭總是壞的,什麼都是壞的。
最糟糕的是頻發的罷工,煤礦工人罷工、碼頭工人罷工、印刷工人罷工、垃圾收集員罷工,甚至連掘墓人也罷工。撒切爾夫人上臺的時候,面對的是如此糟糕的英國,英國已經無路可退了。
所以撒切爾夫人以強硬的手腕,大幅度削減福利,展開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措施,以此來讓英國社會秩序、經濟格局發生革命性變化。
可是她的改革措施,也是讓很多人不滿。
加里鐵爾想以馬島轉移阿根廷國內的矛盾,撒切爾夫人同樣希望藉助馬島戰爭來轉移國內的矛盾,從而爲明年的大選爭取籌碼,讓自己獲得第二個任期。
從一開始,撒切爾夫人便將這場戰爭定位爲一場有限度的局部戰爭,而不是跟阿根廷拼消耗下去的全面戰爭,只要阿根廷屈服便可以了。
正因爲如此,纔會得到反對黨工黨的支持。
而如今面對遠征軍的巨大損失,工黨再次蠢蠢欲動,準備發動對政府的不信任案。而其他勢力也在洶涌暗流中,準備爆發。
從獲得消息,再立馬行動,撒切爾夫人焦頭爛額着,經過一系列的政治手腕和妥善措施,她暫時地平息這股暗流。
但是這只是暫時的,一旦洶涌的暗流再次發作,她也無能爲力。
撒切爾夫人無力地揉起了有些發疼的太陽穴。
這個位置,簡直就是一個火藥桶。
“我們一定會堅持下去的!勝利終將屬於大不列顛!”撒切爾夫人自言自語,好像是說給其他人聽,好像是說給自己聽,自己爲自己鼓氣。
撒切爾夫人很清楚,這場戰爭英國輸不起!
一旦戰爭輸了,她的政治生命將會結束,以後她再也難以在政壇有絲毫之地,同樣的她所在的保守黨也將會遭到重創,恐怕十年、二十年都無法獲取選舉的勝利,將會成爲長期的在野黨。
而工黨將會長期的執政英國。
這些都是算小事,更爲恐怖的是,英國將會淪爲三流國家,從此成爲世界上的邊緣國家,再也沒有說話的權力。
這對於曾經是‘日不落帝國’、世界霸主的英國,毫無疑問是無法接受的。
就在這時候,一位祕書快步走過來,在她輕聲耳語了幾句,隨後遞過來一份剛剛收到機密文件,隨後撒切爾夫人接過文件,只掃了一眼,便把癱軟的身子直了起來,隨後緊急命令道:“我要馬上見到軍情六處的負責人,立刻,馬上!”
祕書快步離去。
“原本以爲是法國人明面答應得好好的,不對阿根廷出售‘飛魚’反艦導彈,暗地裏搞小動作,陰我大英帝國,不想那反艦導彈並不是法國人的‘飛魚’反艦導彈。”撒切爾夫人看着文件,“來自東方的反艦導彈?”
撒切爾夫人臉上陰晴不定。
在接到遠征軍發回的報告,撒切爾夫人等人第一反應,就是被法國人給陰了。
英法兩國過去幾百年恩怨情仇,那是寫成十本書都寫不完。
當年英法一個是世界第一大強國,擁有着世界第一強大海軍,而法國則是世界第二大強國,擁有着世界第一強大陸軍、世界第二強大海軍,雙方展開對世界霸主位置的爭奪。
正是因爲法國人的幫助,美國才得以獨立,脫離了英國的殖民地。
甚至連美國的自由女神像,都是法國送給美國的禮物,作爲法國與美國友誼的象徵。
當然了,英法競爭過,也聯手過,比如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雙方便是盟友。
只是法國一直視自己是歐洲老大,看英國總是不爽,而英國又不可能坐視法國真的成爲歐洲老大,自然得當起攪屎棍。
不然的話,歐洲真的一統,英國就只能自己在島上玩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