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7章 單發與雙發的選擇
因爲這一點上,是十號工程目前最突出的問題。
國家幾款正在仿製的航空發動機,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夠仿製工程,也許十年,也許二十年。
這種存在不確定性,以至於現在十號工程項目都提出一個方案,那就是跟美國人或者蘇聯採購航空發動機。
美國、蘇聯都有高性能的航空發動機,而且可以說是世界最先進的,兩個國家的航空發動機各有優劣。
美國的航空發動機,加工要求高,發動機使用壽命長,但是比較精貴,對保養維修工作要求高,航空發動機的價格動不動需要幾百萬美元。
蘇聯的航空發動機,則是與蘇聯的戰爭理念相結合,往往結構簡單,容易大批量生產,發動機的推力強勁,但是發動機使用壽命往往就1000~2000小時。
這裏面談不上誰對誰錯,因爲這是服從於各自的戰略目的以及戰爭理念。
美國人就從來沒有想過真的去發動s3賽季,因爲美國人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最大的受益者,吃盡了紅利,戰後秩序也是美國與蘇聯聯手塑造的,兩者是戰後秩序的主導者,甚至美國的主導權更重一些。
美國已經是海洋霸主,稱霸着世界海洋,軍事基地遍佈全球,美元是國際貨幣,是大部分國家外匯儲備的首選,在成功實行‘石油美元’之後,美元更受歡迎。
光腳不怕穿鞋的,美國屬於穿鞋的,豈會主動與光腳的去拼命。
而蘇聯不同,蘇聯面臨的是整個西方陣營,社會主義可是有一種聲音從未斷絕過,那就是解放全人類。不管是因爲歷史的使命,還是面臨整個西方陣營的威脅,蘇聯作爲戰鬥民族,是隨時做好s3賽季爆發的準備,所以蘇聯的武器不會太過於精貴、高大上,而是會適合大規模批量生產,好進行爆兵。
劉韜是知道,未來三十年,s3賽季都不會爆發,所以自然希望戰鬥機的航空發動機會比較強大,壽命要比較長,好降低使用成本。
劉韜遲疑了一下,他原本是打算說讓殲10從單發改爲雙發,可是轉念一想,殲10的定位是輕型戰鬥機,這是屬於戰鬥機‘高低配’中的‘低檔配置’發動機,輕型戰鬥機採用單發大推力發動機也是好的。
這就有些像美國的f15、f16戰鬥機一樣,不瞭解的人以爲f-16比f15數字多一位,所以f16戰鬥機的性能比f15先進。
其實這並不對,因爲f15是雙發重型戰鬥機,安裝兩臺渦扇發動機,具備高機動性作戰能力,具備完善的全天候作戰能力,也就是全天候、高機動性的戰術戰鬥機,針對獲得與維持空優而設計。其可使用先進的中距空空導彈摧毀敵機,主要遂行空中優勢作戰任務,並發展出空地作戰改性。
而f16戰鬥機是單發輕型戰鬥機,在性能方面是不如f15戰鬥機的。之所以有f16戰鬥機,還是因爲f15戰鬥機雖然性能先進,但是價格較昂貴,即使是財大氣粗的美國也難以承擔購置大量f15戰鬥機的費用,美國空軍爲了解決經費與所需戰鬥機數量之間的矛盾,提出了‘高低搭配’的原則,即數量較少的高性能飛機與數量較多、性能和價格較低的飛機配合使用,因此就有了f16這款作爲‘低檔飛機’的存在。
華夏也同樣的道理。
殲10是未來華夏逐步取代殲6、殲7、殲8戰鬥機的。
等到殲10研製成功,再研發一款雙發重型戰鬥機作爲高性能飛機便是。對於單發戰鬥機與雙方戰鬥機的優劣,劉韜自然不會不知道。
單發戰鬥機,意味着只需要一臺航空發動機即可,費用就可以降低很多,比起雙發戰鬥機自然大大減少了採購和維護的費用。缺陷就是在實際使用中的可靠性隨之降低,而且單發佈侷限制了飛機增大航程、載重、機動性能的改進潛力。
也就是說,單發戰鬥機的改進一般集中於電子設備和武器系統方面,至於發動機的改進空間就很有限,因此航程、速度等改進空間都是非常有限的。
而雙方戰鬥機不同,改進空間就很大了。雙發戰鬥機不僅更爲安全保險,而且飛機可以設計得更大一些,整機推動比更高,能夠帶更多油和彈,綜合作戰能力也更強。
“接下來便是航電系統,根據我所瞭解的,目前十號工程的航電系統基本上和殲8Ⅱ差不多,這就需要改進,殲8Ⅱ的航電系統滿足不了現代戰爭對戰鬥機的需求。”劉韜說道。
作爲殲10的航電系統,那麼必須具有多功能的航電系統,而且還要是先進的,殲8Ⅱ目前的航電系統在世界上二代機中都是屬於比較落後的。
更不要說和三代機相比。
現在三代戰鬥機的航電系統,往往包括了顯示器、超高頻通訊、戰術導航系統與儀器降落系統、火控雷達、姿態/方向參考系統、電子干擾吊艙、塔康系統、慣性導航系統、火控系統、大氣數據計算機、中央數據計算機等等。
明明盤山集團已經在搞‘北斗導航系統’,甚至於現在‘北斗導航系統’已經初步在華夏組網成功,可是殲10竟然沒有考慮衛星導航這方面的事。
至於雷達,殲10的雷達目前定的也是很落後,而之所以這樣,便是因爲現在國家研製雷達單位未能研製一款先進的火控雷達。
其他人都不好意思地低下頭。
因爲殲10定的雷達相關指標,連‘殲教7a’都不如,更不要說‘雄鷹’高教機的多功能脈衝多普勒雷達了。
如果是其他人,他們還會進行爭辯。
可是在劉韜這個行家面前,爭辯是沒用的,只會是自取其辱。
劉韜又繼續說着幾方面的問題,可以說除了氣動佈局外,動力系統、航電系統、武器系統都得進行重大修改,提高各項指標。
而就是氣動佈局方面,也需要進行小修改優化。
宋雯驄總師沒有任何不滿,有的只有高興以及期待。
他從事飛機設計一輩子了,特別是擔任殲10總設計師以來,可以說將所有的精力都放在殲10戰鬥機上面,殲10戰鬥機就像是它的孩子一樣,它只希望殲10戰鬥機是先進的三代機,可以展翅高飛,翱翔在祖國的天空,保衛祖國的領空。
至於其他人的意見,但凡是有利於提升殲10戰鬥機的研製,他只會更開心,而不會有絲毫不滿。
更不要說,提出意見的是劉韜這樣的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