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0章 諾貝爾獎

作者:白白是隻貓
晚上七點新聞的時候。

  全國上下,不知道多少家庭都在收看着七點新聞。

  從七點開始,央視各個頻道、各個衛視頻道、各個市電視臺、縣電視臺,全部都是統一爲央視七點新聞。

  便是商人,也會在這時候選擇看七點新聞,因爲這裏麪價值巨大,能夠發現潛在商機、提前預知風險、發現政策紅利。

  對體制內的人而言,更是要看七點新聞,因爲這與自身的仕途息息相關。

  正當電視顯示的時間,已經臨近7:30的時候,所有人都以爲兩位七點新聞主持人會說起那常見的告別語,開始轉入廣告時間,然後人們就靜待着天氣預報。

  結果接下來出現了一讓人震驚的一幕,甚至連新聞主持人臉上都帶着驚訝。

  “下面臨時插播一條新聞。”

  “就在今天,大概10分鐘前,瑞典皇家科學院公佈了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名單”

  說到這裏的時候,主持人停頓了一秒鐘。

  就是這一秒鐘,他就調整好心態,展現了極高的主持功底。

  他用平穩的聲音,繼續報道着:“因爲‘發現新的超導材料’,爲世界超導材料發展做出卓越貢獻,畢業於京城理工大學、現任盤山集團總經理兼任黨組書記、西南聯大黨高官劉韜同志,將以唯一獲獎者的身份,獨享1000萬瑞典克朗,約100萬美元。”

  “與此同時,他也將成爲華夏科學家因爲在華夏本土進行的科學研究而首次獲諾貝爾科學獎,是華夏物理學界迄今爲止獲得的最高獎項。”

  “諾貝爾獎.”

  包括介紹諾貝爾獎,以及楊振檸、李正道、丁肇中三人在之前獲得諾貝爾獎進行一一介紹,劉韜身份介紹以及劉韜所獲得的榮譽,足足進行了十分鐘的報道。

  隨着七點新聞的播報,劉韜獲得本屆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消息便以不可思議的速度,擴散開來。

  整個華夏都因爲這消息而沸騰了。

  上一次,劉韜登上七點新聞,還是他獲得‘圖靈獎’,也是那一次大範圍宣傳,讓‘圖靈獎’成了國際獎項在華夏知名度第二高的。

  與此同時,劉韜一家人都在電視機前,看着七點新聞。

  當看到新聞正式報道劉韜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時候,所有人都興奮壞了。

  哪怕是之前知道的朱淋,看到這個新聞,同樣非常激動。

  這可是諾貝爾獎,在華夏國際獎項中知名度最高的。

  劉韜臉上帶着淡淡笑容。

  激動?

  那是肯定的。

  作爲學術界的最高榮譽,若是哪個人說自己對諾貝爾獎不感興趣,那要麼是在裝逼,要麼便是喫不到葡萄說葡萄酸,要麼就是獲得的是諾貝爾和平獎。但是要說太激動,那也沒有。

  對於任何一個有家國情懷的華夏科學家,恐怕這個諾貝爾獎,估計都比不上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等國家層次最高獎項。

  就像錢學森,他形容自己一生最激動的時刻,毫無疑問都是自身與國家融爲一體的時候。

  科學無國界,但是科學家是有國籍的!

  當然,此次他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他也可以猜到背後的博弈。

  華夏需要這一個諾貝爾獎,因爲這可以激發國民自信心,也意味着華夏科研水平正在與國際接軌。

  有時候劉韜是搞不懂,擁有屬於自己的工業體系、有着‘兩彈一星’的國家的國民,竟然會沒有自信心,這簡直是很不可思議的一件事。

  當然對於評委會是以‘發現新的超導材料’作爲貢獻頒發給自己諾貝爾獎,劉韜還是有些意外。

  說實在的,他公開發表的論文中,‘發現新的超導材料’並非是最重要的成果,而且這個成果還是他1981年發表的。

  這個成果當然也是屬於諾貝爾獎級別成果。

  超導應用最大的問題是如何提高進入超導態的臨界溫度。如果都要冷卻到液氦的溫度,成本就太高了。但是,從發現超導電性以來,經過70年的努力,超導轉變溫度提高了不到20k。當時劉韜獨闢蹊徑,不是去探索傳統的超導體,而是從金屬氧化物陶瓷中找到了高溫超導體。他發現la-ba-cu-0系統中存在着臨界溫度高達35k的超導電性。

  劉韜發表論文後,各國聞風而動,競相製造和測試各種樣品,掀起了一個超導研究熱潮。在不到3個月的時間裏,超導體的轉變溫度提高到液氮溫區(以液氮代替液氦可以使製冷費用減少到幾十分之一到百分之一),開始轉變的溫度提高到100k以上。

  這對於促進超導材料發展是有很大貢獻的。

  但是與之相當的成果還有不少,甚至還有的成果比之更重要。

  只是對此,他也就笑了笑。

  相對論是愛因斯坦最偉大的成果是相對論和量子理論,但是當初頒發給他諾貝爾獎,卻是以他對現物理方面的貢獻,特別是闡明光電效應的定律這個緣由。

  僅僅過了兩天,又一個驚喜來臨了。

  劉韜與約翰·b·古迪納夫、斯坦利·惠廷厄姆三人獲得了本屆諾貝爾化學獎,卻是表彰他們對鋰離子電池方面的研究貢獻。

  鋰離子電池的問世,可以說是在人類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的重大發明。

  將鋰用於電池的技術是1976年由當時美國石油公司的技術人員惠廷厄姆提出。那時的結構爲正極材料使用二硫化鈦,負極材料使用鋰。然而二硫化鈦與鋰組合的電池無法作爲二次電池穩定的工作。因此鋰電池作爲釣魚用的浮標電池和一次性相機的閃光燈電源等不能充電的一次電池實用化。

  到了1980年,研究鋰電池的古迪納夫提出了用鈷酸鋰作爲正極材料,同年劉韜發表了一篇論文,提出鈷酸鋰正極與碳基材料負極的組合方式。

  鋰離子電廠在劉韜的推動下發展很快,這些年的手機、筆記本電腦等個人設備所用的鋰離子電池上市發售。

  採用鋰離子電池的原因在於因設備本體小型化,所需電壓下降,原本需要5.5v現在只需3v。由此與使用三節只能輸出1.25v電壓的鎳鎘電池相比,使用一節能輸出3v以上電壓的鋰離子電池效率更好。

  到了現在,鋰離子電池應用越來越廣泛,也越來越受市場青睞。

  此次諾貝爾化學獎頒發給他們三個,三人又代表華夏、美國、英國,可謂是三國面子都照顧到。

  而這也代表着,劉韜創下了一個記錄,他成了諾貝爾獎成立以來,首位在同一屆諾貝爾獎上同時獲得兩項諾貝爾獎。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