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力從地起(七)

作者:張維卿
當明清雙方還在西南、東南的大地上拼得你死我活的時候,陳凱則選擇了在廣東悶頭展,甚至向士紳階層釋放善意,將大餅畫得是又圓又大,放在絕大多數人眼裏自然是不務正業的表現。但是,作爲政治對手,張孝起等人卻是絕對不敢有一絲一毫的輕忽的,因爲透過這些表象,他們很清楚陳凱在試圖通過何種方式增強其自身的實力,而那隱藏在背後的巨大身影更是他們所不能不爲之動容的。

  高州府城,這裏並不是廣州,那座剛剛開過了兩次大會,已經成功開始影響到福建和南贛地區的政治生態環境的暴風眼,但是隨着陳凱認同了諮議局的提議,並親往諮議局針對准許疍民上岸謀生一事進行投票的消息傳到此間,迅疾的狂風亦是讓此間的空氣不由得爲之一滯。

  高廉雷瓊巡撫衙門得到消息沒過兩天,本地的士大夫們就理所當然的收到了風聲。三三兩兩的聚在一起,低聲的交換着彼此的信息,探討着各自的看法,時不時的在竊竊私語的同時出一聲聲似有似無的竊笑、哀嘆。

  “我聽說,張撫軍很是了一通脾氣,現在巡撫衙門裏的官員、小吏們無不是輕手輕腳、謹小慎微的,唯恐被張撫軍注意到了,成了撒氣的筒子。”

  “這也難怪。有道是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別看合浦珠如今產量少得可憐,但是巡撫衙門和撫標裏還有大把人指望着呢。現在陳撫軍一出手就是放疍民上岸謀生,擺明了車馬就是要拿合浦珠下手,張撫軍能高興纔怪呢。”

  “我看不光是合浦珠,聽說廣州、潮州、瓊州那些地方都在對馬尼拉禁航,是閩王看不慣佛朗機欺壓漢人海商。倒是張撫軍這邊,照樣放行不說,就連馬尼拉來的佛朗機人都可以貿易,還不是想要賺錢養活他的那個撫標。”

  “呵呵,養得活又有什麼用?就張孝起那個撫標,就着咱們高州府地面兒上,估摸着連郭登第、張月都打不過。若是碰上了陳撫軍麾下那些跟韃子硬碰硬幹過仗的雄師,想來連望風而逃都做不到。”

  “沒那麼誇張吧,逃總應該還是會的吧。”

  “我沒說不會逃啊,只是就他們那熊樣,大概聽說陳撫軍的大軍來了就直接逃之夭夭了,看是絕對不敢看的,哪怕是一眼也不敢。”

  畢竟是在高州府的地面兒上,總還是要給張孝起一些面子的。是故,當笑話入了衆人之耳,笑聲也不可避免的要壓低了一些聲量。

  不過,這裏雖說是高廉雷瓊巡撫衙門的治下,但是若說對於上面那位朝廷正統文官出身的巡撫大人的敬意,本地的士紳、商賈和豪強們基本上也就是維持在一個禮貌性而已。這,並非是張孝起做過什麼讓他們厭惡的事情,實在是這人比人,就總會有被旁人恨其不肯早死的。

  “陳撫軍據說可是個絕不輕易出手,出手就一定見真章的人物。這回,張撫軍怕是不好過的。到時候,諮議局設立,必少不了咱們大展拳腳的機會。”

  人活着總要有一個奔。這其中,志向高遠的總免不了一個曲高和寡,絕大多數所謂的俗人,他們纔是社會的主流。

  喝粥的羨慕喫白飯的,喫菜的羨慕喫肉的,粗布麻衣者自是渴望着有一日能夠綾羅綢緞、妻妾成羣,當劉邦、項羽在人羣中仰望着高高在上的始皇帝之際,一生爲之奮鬥的目標便在內心深處生根芽,再也沒辦法將其拔除出去了。

  不同階層、不同身份的人們對於提升的訴求自有不同,哪怕是在那至尊位上的孤家寡人,同樣要爲了守住江山社稷,進而開疆拓土、萬古流芳而戰戰兢兢。是故,科舉的大行其道本就是符合了下層人士對於階級提升的訴求,皇帝之所以要大力推廣,其中也少不了要藉助於科舉產生的新生血液來衝擊固有的既得利益集團,防止皇權受到舊有勢力的擠壓。

  滿清在破關而入之初便在關內例行科舉,哪怕是其中摻了滿榜、漢榜的砂子,但是比起已經把這件至關重要的事情忘了個七七八八的南明而言,仍舊是一條階級提升的捷徑。所以,滿清例行諸般惡法的同時仍舊可以得到大批或富裕、或貧寒的漢人士大夫的支持的原因所在。

  科舉是滿清爭取漢人士心的大殺器,而作爲正統漢家政權的明廷反倒是自廢武功,也就是隆武帝和孫可望還有點兒覺悟而已。

  奈何,即便是如隆武帝那般在科舉考試上給士大夫頻繁開綠燈,也總需要考試纔行,仍舊是一個千軍萬馬去過那獨木橋的現實。一旦連着一兩代人考不中,階級降位也不是什麼笑話。而陳凱在廣州搞出的那個諮議局,卻擺明了是要拿權利來拉攏基層有力人士,這分明是一條更加便捷的通路。

  如今,陳凱在廣東地面兒上搞諮議局是搞得有聲有色,連帶着周邊地區也受到了影響。可是作爲廣東省的一部分,粵西南卻始終故我——地方上軍閥割據,官府都要仰人鼻息,更別說是士紳、商賈了。貧寒士子們渴望科舉一步登天,地方有力人士們渴望着能夠獲得更高的地位,實現階級的再提升,而粵西文官集團不光是不順應潮流設立諮議局,就連科舉考試都組織組織,眼見着階級固化日趨嚴重,地方有識之士自然是看在眼裏,疼在心裏。由此,盼着陳凱早日將張孝起趕走的心思也就越加的爲人所共識。

  此間眼看着張孝起要倒黴了,對於“美好未來”的期盼也在這些人們心中恣意生長。當然,其中也不乏有憂國憂民的老成之士,憂心真的兵戎相見了,張孝起背後的中樞朝廷與陳凱背後的鄭氏集團之間的矛盾爆,會否引連鎖反應,讓滿清佔了便宜。

  “陳撫軍打韃子還是有一套的,連洪承疇都奈何不了他,應該不會喫虧吧。”

  聲音的主人沒有明言是對滿清喫虧,還是對朝廷喫虧,但是劇變即將到來,人們總免不了一個喜憂參半。只是,變化遠比想象中的來得更快,確切的說是陳凱出招了,張孝起自然就免不了要回敬一手。

  “新消息,新消息。”

  氣喘吁吁的儒生幾乎是撞進了雅間,着實驚了在場的衆人一跳。然而,這一句“新消息”卻直接讓他們忘記了來人的失禮之處,一個眼疾手快的連忙遞了杯茶水,讓他好將話繼續說下去。

  “剛剛從巡撫衙門那裏傳出來的消息,說是張撫軍要彈劾陳撫軍……”

  “彈劾,有用嗎?”

  陳凱不是尋常文官,作爲鄭氏集團的二號人物,背後有着如此龐大的藩鎮作爲依仗,政治鬥爭中很多招數對其都是無效的。兩個字換來的是嗤之以鼻,至少大多是如此的。但是也有人似乎想到了什麼,連忙問及彈劾的內容,卻是登時便爲之一驚。

  “張撫軍要彈劾陳撫軍濫用虜廷之法,說陳撫軍就是那佟養甲第二。”

  。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