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承曦的信 作者:未知 第315章:承曦的信 “誰知道呢,反正不外乎就兩個結果,要麼是大夫診錯,要麼就是……” “就是什麼?” “這大戶人家……嘿嘿,你們懂得。” 此時,客棧樓上,葉朝歌坐在窗前聽着下面的議論。 田伯的效率極高,不過一個晚上,便將流言散播了出去。 在葉朝歌的心思閃轉間,底下的議論已經從王氏生前的遭遇,說到了蔡、王兩家相爭的結果上。 “說起來,這蔡、王兩家爭得怎麼樣了?有結果了嗎?” “當然沒有,這兩家都是屬貔貅的,只進不出,王家要想讓蔡家把進了嘴裏的東西吐出來,哪會這麼容易,我看啊,這事有得磨了。” 後面又說了什麼,葉朝歌沒有再繼續聽下去,伸手關了窗子,吩咐道:“紅塵,讓田伯收整一下,明日一早我們便回京。” …… 回到上京已是中午。 在岔路與樂瑤分開後,葉朝歌和葉辭柏便回了將軍府。 “孫少爺,孫小姐,前廳已然備好了午膳,將軍臨走前讓你們不用等他。”下人將剛纔祁繼仁接詔進宮時留下來的話說了一遍。 說來也是不巧,在孫少爺和孫小姐回來的半個時辰前,宮裏來人宣將軍進宮。 而且很急。 “陛下急詔可知所爲何事?”葉朝歌隱隱有個猜測。 “小的只聽到好像是有什麼緊急軍情。” 果然。 在前廳用過膳,葉辭柏便送了葉朝歌回去。 在路上,葉朝歌看着葉辭柏一個勁兒的在笑,笑得他眉頭直皺。 “你老看着我笑作什麼?我很好笑嗎?” 葉朝歌搖搖頭,“沒有,只是覺得,我的哥哥好像要回來了。” 那個疼她,寵她,護她,順她,依她的兄長。 葉辭柏聞言,眉頭幾乎擰成了一團,“聽不懂你在說什麼,行了快走,我今天的早課還沒做,待會外祖回來若是知道……” 說到這,葉辭柏突然息了聲,俊朗的面上有些不自在和懊惱。 葉朝歌翹脣,逗他,“外祖回來若是知道什麼?” “沒什麼,趕緊走,慢死了。”惡聲惡氣的說完,腳下步子邁大,三兩步便與葉朝歌拉開了一段距離。 看着他不自然的背影,葉朝歌忍俊不禁。 送葉朝歌回了房,葉辭柏才走了,直奔後面的練武場。 “看來少爺真的很怕將軍。”紅塵笑道。 將軍對少爺很嚴格,每天安排的早晚課,便是颳風下雨,用將軍的話說,便是下刀子,也得按時完成。 而昨晚,少爺和郡主去逛夜市到很晚纔回來,今早沒起來身,還是快臨近出發了,久不見人影,田伯去叫的。 然後便是一路馬車,這早課便落下了。 若是將軍回來得知少爺沒有做早課,等待少爺的必會是一頓收拾。 而少爺不先回自己的院子,而是直接去了練武場,顯然,他是想趁將軍回府之前,將落下的早課做完。 葉朝歌眼睛閃了閃,回了句:“恩,就像你害怕田伯一樣。” 紅塵:“……” 葉朝歌在房裏將將換上便服,劉嬤嬤便帶着小寶過來了。 “這兩日他可還適應?”葉朝歌一邊逗弄小寶的小手指,一邊問劉嬤嬤。 “適應,而且老奴瞧着他食量有些見漲。” 隨即,劉嬤嬤便將小寶近兩日的種種說了一遍。 聽後,葉朝歌一顆心漸放。 她雖沒養過孩子,但也知道,小孩子最是嬌貴敏感,小寶自小跟着王氏生活在一個地方,如今冷不丁的換了環境,回來之前,她便擔心他適應不了。 不過看情況,倒是她想多了。 小孩精力旺盛,但也精力有限,紅塵帶着他鬧騰了一會,便累得窩在紅塵的懷裏睡着了。 劉嬤嬤見狀,讓她把他抱去偏房。 紅塵抱着小寶前腳剛走,後腳前頭便來了人。 剛纔有個小乞丐送來了一封信,指名了給葉朝歌,但信上沒有署名,送信的小乞丐也只留了一句話,說是看過信就知道寫信之人是誰。 門房的下人不敢做主,便請示了田伯。 田伯查驗過後,未見蹊蹺,便讓人送了過來,如何處置,讓葉朝歌自己做主。 葉朝歌皺了皺眉,這麼神祕? 存疑的打開,不過片刻,她的臉色便變得古怪了起來。 劉嬤嬤見狀,將下人打發走,方纔道:“小姐,是誰的信?” 葉朝歌將信給她,示意她自己看。 劉嬤嬤疑惑接過。 這封信末尾也沒有署名,不知是誰寫的,但在到信的內容後,寫信之人呼之欲出。 “竟是他……” 葉朝歌給了她一個稍安勿躁的眼神,重新拿回信繼續看了下去。 信是承曦寫的,不算長,總結下來就是,他要離開上京了,再次相見不知是何時,他知道自己做錯了許多,破鏡難圓,只希望在他離開前,能和她見一面,有份禮物須得當面給她。 看完了信,葉朝歌便給了劉嬤嬤。 後者起身將信丟進了火爐,眨眼間,便化爲了灰燼。 “小姐,信中說了什麼?” 方纔她只看了開頭兩眼,具體內容並不清楚。 葉朝歌淡淡道:“他約我明日見面。” “見面想做什麼?”劉嬤嬤不解。 “誰知道呢。” “那小姐……” “自是不去。” 她沒有口口聲聲不想與對方有所牽連,轉頭因爲一封信再去主動牽連的習慣! 聞言,劉嬤嬤贊同頷首。 一看她這反應,葉朝歌笑了,“我還以爲你會勸我去見他呢?” 劉嬤嬤苦笑,“之前是老奴犯了糊塗,如今已然醒悟,小姐便莫要打趣老奴了。” 在經歷了這麼多的事後,她要是再犯糊塗,那她真就老糊塗了! “小姐,老奴其實一直想問,那日您是你怎麼知道老奴恩,揹着您去見……” “承曦?”葉朝歌接過話來,笑了笑,“嬤嬤,你可不是幹壞事的料子。” 說劉嬤嬤不是幹壞事的料,倒不如說因前世十幾年朝夕相處的緣故,她對劉嬤嬤極爲熟悉。 那天晚上,劉嬤嬤雖然表現的與往常並沒有太大的區別,但她卻顯得比往常要急切一些。 再聯想一下,結果呼之欲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