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莫名其妙就成了歷史功臣
要說這趙世良也是真的狗,在朱元璋面前演的還挺像,既端着架子,又給了當今聖上的顏面,讓人一點毛病都挑不出來。
趙世良表示自己前來只是送一封書信,而在他離開過後,朱元璋迫不及待的打開了這封信。
這一封信自然是秦林寫給朱元璋的,上面只有短短几個字:
“難得糊塗,靜待良機。”
朱元璋皺了皺眉,但很快就明白了這封信的意思。
這顯然是要在趙世良這件事情上裝個糊塗。
看來這件事情比自己想象的要棘手一些,就連堂堂時間管理局局長都不得不謹慎對待。
既然如此,還有什麼好說的。
朱元璋立刻收了這封信,佯裝什麼事都沒有發生過。
並且三道暗令出宮,原本所有盯着趙世良的暗探被全部召回,一切好事都風平浪靜,但暗潮正在逐漸形成。
……
另一邊,趙世良回到了自己的王爺府,立刻便開始忙不迭地收拾東西。
眼看着自己就要回去了,趙世良對這一屋子的銀子可放不到眼裏去。
相比之下,反而是這些古董瓷器,書畫墨寶來的更實在些。
因此很快,一個消息便不脛而走,趙親王瘋狂在民間蒐羅瓷器,甚至尋常百姓家的瓷碗,都能拿過去換點錢。
朱元璋得到這個消息之後,百思不得其解,他哪裏知道,就算是當今尋常百姓家的一個瓷碗放到600年後,那也算得上是貨真價實的古董了。
本着雁過拔毛的原則,趙世良可不想白來一趟。
一時間,民間興起了一股燒窯風,什麼官窯民窯,趙世良來者不拒。
見此,朱元璋乾脆就下令,在景德鎮設立窯廠,大量燒製皇家用瓷,一股腦的送去給趙世良。
這樣一來,豈不是不用大動干戈,也能用趙世良的銀子來填充國庫?
任誰也沒有想到,後世中名噪一方的永樂官窯,精湛的燒窯技術,是因爲趙世良而走向頂峯的。
……
與此同時,秦林再度回到了頂樓狹小的書房內,他隨意的坐在了地上,仰望天空,回想着趙世良所說的每一句話。
看來問題比自己想象的要嚴重,但當務之急,還是得先把趙世良給送回去。
要不然以這小子的脾氣還不知道能幹出什麼事兒,真要奪權篡位了,到時候歷史書上又該怎麼寫呢?
可眼下的問題是,怎麼才能回去呢?
靠自己這時間回檔的本事顯然是不行,且不說每一次時間回檔,痛苦程度都會翻倍增長。
最關鍵的是回檔的限制是七十二小時之內,也就是三天。
在這個限制下,他可沒法靠自己的能力,直接把這貨送回到六百多年之後。
那麼重點就應該放在這把所謂的鑰匙上。
那個頭骨到底是什麼,爲何會有這麼蹊蹺的力量,甚至足以把一個人送回到600多年前?
心中疑惑的秦林打開了面前的明朝地圖,他看着地圖上的一個一個版塊,思索着接下來該如何是好。
直到秦林的視線落在了其中一個位置上,這讓他的眼前一亮,腦海中也逐漸形成了一個大膽的想法。
“兩千年了,我也想回家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