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1章 風過亭臺
“人生在世,就如在這千山中找尋,遺憾所在也是志趣所在。”
夏碧蓮回瞪了唐成一眼:“到底有沒有啊?”
唐成趕緊點頭說:“有有有,九百九十九品蓮臺簇擁一朵碧蓮。”
夏碧蓮這才滿意的低下頭,輕輕嘆了一口氣說:“你這麼一說我倒想起來小時候的事,我小時候喜歡追讀小說和漫畫,常常是漫長的等待,有時候幾年都買不齊想要的書,越是這樣,等買到心裏想要的書,那種幸福感就越強烈。”
唐成追問說:“哦,你都收集什麼漫畫書啊?舉個例子。”
夏碧蓮小聲回答說:“浪客劍心、龍珠、封神演義……”
唐成撲哧一聲笑了:“原來你還有過這些愛好。”
夏碧蓮反問:“那你呢,上學的時候都看什麼課外書?”
唐成想也不想就回答說:“尋巒訣、消砂訣、定山訣、穿弓訣、撼龍經、疑龍經、天玉經、十二杖法……”
夏碧蓮打斷他說:“我問的不是地理堪輿書,就是正常小孩看的那些。”
唐成想了想說:“讓我想想,鄉下可沒有那麼時髦,我在村子裏能翻到的都是一些老式的小人書了,比如《西遊》、《聊齋》、《水泊梁山》之類的。”說到這裏轉移話題問:
“碧蓮啊,你怎麼了?今天一上山,我總覺得你不是很開心呢?”
夏碧蓮皺了皺眉頭,神情好像是有些委屈,但又不知是誰讓她受委屈了,挽着唐成的手臂微微撅着嘴說:“唐成,你走過的地方很多,有沒有覺得……?”
唐成不解地問:“覺得什麼?”
夏碧蓮低着頭說:“我說不好,反正很難形容,我母親信佛,從小她就對我說生死明滅是常態,但是這些年見到一些河海山川,我總感覺到有些紊亂不寧。”
唐成微微皺了皺眉頭說:“這種感覺並不是沒有道理,也許並不是你的原因,仔細形容一下,好嗎?”
夏碧蓮想了想說:“我小時候就在這裏長大,也在山中住過很長時間,雖然受的是唯物主義教育,但我從小就覺得這千朵蓮花山有靈。”
唐成的眉心微微跳了跳:“你倒讓我想起你妹妹夏碧玉了,你們姐妹的感覺都很有意思,怎麼有靈了?”
夏碧蓮看了唐成一眼說:“據這裏的老人說,千朵蓮花山地脈連長白山,是大小興安嶺龍脈之末,也是遼東人居發跡之處,這附近還有幾萬年前原始人類部落的遺址。我小時候就覺得這裏清正雅緻,雖然氣候冷一點但感覺很舒服,春天有槐花飄香,秋天有楓紅霜白,真的很美,有時候我在路邊經常都看得出神了。”
唐成看着她,微微點了點頭說:“確實很美,雖然我沒看見,但是能感覺到。”
夏碧蓮又接着說:“但是我這一次回到本溪,現在又上了千朵蓮花山,來的這一路上,卻看見了泉水斷流、藤蘿枯敗的景象,唐成,你往那邊看一眼。”
說着話她的手指了一個方向,他們正登上一座山峯,離開了旅遊主路線,唐成順着她的手望去,只見遠處的一座山峯一側被挖空,地面露出一個巨大的礦坑,真的很大,就像一個巨湖卻沒有水波。其地氣感應就像被穿弓之煞破敗靈樞,但無論什麼樣的高手,以祕法恐怕都完成不了這一擊。
唐成延展神念感應山川靈樞,不知爲什麼神念中卻有刺痛感,彷彿聽見了不知何處傳來的呻吟。他立刻收攝神念轉過頭來,微嘆一聲勸慰說:“世事如洪流滾滾,淹沒了太多,我們不能總是懷舊,社會總要向前發展。但也別忘了我們在世上是與誰相處?世人談龍脈,不盡是惑弄矇蔽手段,其中也有真意啊。”
夏碧蓮很乾脆的總結說:“這些就是在破敗山川靈性。”
唐成只得苦笑,他以前儘量不在夏碧蓮面前談論過於玄妙的話題,沒想到夏碧蓮今天主動提起了這些,看樣子是真有感觸,於是搖了搖頭說:“山川破敗,因人之縱慾無度,卻已忘情懷之美,捨本逐末。爲眼前一點所得卻犧牲了太多,且不顧地脈章法肆意妄爲,遲早又必須花代價挽回,卻不知能否再挽回?路必須前行,但有些彎路走的實在可惜了!”
說話間,兩人繼續前行,來到了“天上天”風景區,位於千山東、南、西、北四溝中的北溝,主峯就是五佛頂。
既然話匣子已經打開了,唐成很自然的就談起了地脈和山川靈性之美。這些話題一般人也經常談論,與祕法修煉並不一定有關聯。
這個風景區的開發與設計確實有些不倫不類,至少旅遊和建設部門並不懂龍脈地氣,或者說不懂真正的地脈。在這樣的地方,還修建了粗製濫造的驚險世界宮、唐代古城等所謂的人文景觀,硬嵌在這關外洞天名勝的羣峯之中。
這裏也不是公園遊樂場,氣氛與地氣靈樞完全不合調,與環境之間的衝突,就像人身上有多餘的贅肉和粉瘡。這時候,唐成不禁想起了明朝詩人徐景嵩的詩句:
萬世溫泉水,百年幾度酉。
炎流從地發,暖氣蹴天浮。
風過亭臺爽,山環景緻幽。
自憐多病客,不是濯纓儔。
夏碧蓮從小就在這一帶長大,重遊故地感覺不對卻又很難形容出來,當然會覺得不太舒服,唐成只得繼續勸慰她就不要只看這些了,看着也礙眼。心中應有美好情懷,眼光要善於發現與欣賞,這千朵蓮花山的靈秀險峻風景還有許多。
唐成挽着夏碧蓮一路行遊,指點各處奇趣景緻共賞,夏碧蓮這才又露出了笑容,畢竟是出來玩的,就是要開心點纔好。
千山中有小梅嶺和振衣崗,據說是仙人呂洞賓曾坐論仙家丹道之處,其靈樞之精粹濃郁確實非凡,他們在山中穿行最後到了五佛頂的半山腰處,並沒有往上攀登,再回首往東南望去,便是著名的千山大佛。
這尊大佛與其它著名的摩崖石刻如樂山大佛、巴米揚大佛不同,因爲它就是一座山體的一面。
這座山陡峭的石壁天然形成了彌勒向右傾坐的形狀,頭部和眼眉五官、手、膝、甚至連胸前的念珠都清晰可辨。
這座天然佛山也有人工留下的痕跡,大佛的右手背上有一個人工鑿刻直徑約三米的圓環,陽光照在上面,從遠處看去自然形成一個明暗對比強烈的光環。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