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九章 完成老司丞的遺願(三)

作者:未知
一瞬間,就像激發了一道靈光,楊紀整個人興奮起來。,雖然不知道那位陳大人是怎麼留下了這個印跡,但毫無疑問,這確實是個頁字。 之前的數字楊紀還判斷不出什麼,但是這個頁字卻突然激發出了楊紀的靈感。 “17?頁?……這些東西莫非是表示書頁?沒錯,那位陳大人做出這些圖紙肯定是有所依據。而最大的依據,很可能就是那些書。不,應該是那些古書!” 楊紀激動起來。 上任農桑司丞是什麼人?完全是個普通人。他又沒經歷過前朝,那他是怎麼知道前朝有一個農桑古庫,而且還知道古庫裏可能有前朝的異谷的? 那還用想?當然是書了。 書生不出門,便知天下事。靠的是什麼?還不就是書。想到這裏,楊紀醍醐灌頂。雖然還不知道正不正確,但楊紀內心深處已經相信自己很可能是對的了。 砰! 手掌在地面一按,楊紀霍的站起身來,急不可待。農桑司衙門說小不小,但說大也不大。 轉過身從大堂後面穿門而入,走過一條弄堂,到了深處的一間古香古色的房間楊紀停了下來。 眼前是一排排的書架,上面全是農桑水利方面的書籍,還有許多的檔案。有些線裝的鬆散了,夾着的紙片還露了出來。 “所有的書都在這裏了。” 楊紀心中暗暗道。這麼多書找起來還是很麻煩的。 “這些東西非常重要,所以他一定是經常翻閱。所以,如果有什麼線索的話,一定是在這一塊。” 楊紀首先排除了檔案,檔案都是記載今年的農田水利、收成、旱澇、農具折損以及受災情況的。不可能是在這面。 楊紀很快把目光鎖定在了那些把書頁被翻的捲起來的書藉上。 唰! 從書架上抽出一本書,楊紀翻開書頁開始查找起來。 “17……24……17……24……” 楊紀喃喃自語。從左到右,一本一本的查看,看完了又插回去,“不是這本,不是這本……也不是這本。” 儘管還不知道這些東西指向的是什麼,不過楊紀心中已經隱隱有些預感了。一本一本的排查。大約半個時辰,當楊紀再次抽出一本書的時候,手指突然停了下來。 這是一本非常老舊的書藉,但和楊紀想像的不同。除了某些地方有些翹外,大部分地方相當都保持的相當平整。 如果不是長期的閱讀沒有辦法避免一些捲翹外,楊紀都差點把這本書排除在外了。看得出來,讀這本書的人對這本書非常的看重,保養的特別細心。 “17頁,17頁……” 楊紀將書本攤開。託在左掌上,眼睛望着書本的第17頁,只是看了幾眼,目光便變得凝滯起來。 這是大漢皇朝一位很老的農桑司丞留下來的懷念性的筆記。從書藉的老舊程度來看,這位農桑司丞很可能是上上任,上上上任,甚至更久遠之前的。 書本的內容其實也很簡單,其實就是老農桑司丞關愛自己年輕的後任。叮囑他們一些農田水利方面的事情,把自己在農桑水利方面幾十年的一些心得告訴後繼者。 這是東西都是非常繁瑣而且細碎的。沒有太多陳述的價值。 整個第17頁唯一特別的,是這位老農桑司丞在不厭其煩的叮囑之餘,感慨的說起的一件從某個不知名的,更早的,可能是大漢皇朝立國之初聽來的關於農桑司的一件逸事。 說是琅琊郡的農桑洞庫並不是現在這個。而是另外還有一個。一千多年前,大漢皇朝初創霸業的時候。琅琊郡的最初幾位農桑司丞管理農桑水利的用具都不是在現在這個地方。而是另有其所。 那個地方據說是深山深處,而且是屬於前朝的。 當時的那位農桑司丞曾經感慨,說那個前朝的洞庫離得太遠,搬運要走好遠的距離,實在是不方便。 當時的那位老農桑司丞也曾經提前。那個洞庫其實最開始並沒有那麼荒僻,至少在前朝的時候應該不是那麼偏僻的。 只是隨着滄海桑田、陸地變化,戰爭混亂,王朝更迭,纔看起來位置這麼偏僻。 畢竟,琅琊城也是在一片荒蕪的平原上新建起來的。 當時的那位老農桑司丞感慨說,將來一定要另外弄個府庫,最好離琅琊城近一點,這樣也方便一些。 哪想到,當時的那位老農桑司丞年歲太高,說完這些沒多久,什麼都沒交待清楚,就一命嗚呼。 這情況倒是和楊紀之前的那位陳大人一模一樣。 老農桑司丞一死,所有關於那個農桑古庫,以及曾經從農桑古庫中搬出來的那些大型的前朝農具居然全部消失了。 從那以後再沒有人知道那個農桑古庫在哪裏,在深山中的哪個位置? 好好的一個地方就這麼沒了! 按照琅琊郡農桑司代代相傳的說法,那個古庫裏其實是有不少的好東西。最開始的時候,甚至還種過那種抗旱高產的異谷。 只是因爲之前戰爭的原因,前朝的農桑古庫裏的異谷種子也不多。所以每次種完之後,異谷種子都會收上來。 誰想到,只不過種了幾次,就這麼沒了。 而除了農桑司內部,琅琊郡裏的百姓甚至都不知道自己種過那種特殊的異谷。 老農桑司丞在書裏提到,這個故事是他聽上代的農桑司丞親口說的,而上代的農桑司丞又是聽上代農桑司丞說的……,每一代都是如此傳下來。幾乎成了農桑司丞交接傳承的慣例! 消息雖然無法考證,但應該是真的,至少每一代的老農桑司丞相信是真的,否則不會一代代的傳下來。 老農桑司丞說到最後,在書裏唏噓不已。 楊紀左掌託着書本,看完這一頁,擡起頭來,心中說不出是什麼感覺。 “這本書恐怕就是一切的源頭,上任的陳司丞恐怕就是因爲這個,才孜孜不倦,花費了一輩子的時間來追尋這個夢。” 楊紀心中感慨道。 手掌輕輕的從書頁上拂過,那書裏的故事也似乎散發出一種味道,鑽進鼻中。楊紀的目光穿透了無盡的時間,彷彿看到了無數個日日夜夜,老司丞一個人孤獨的站在書架上,點着油燈,一遍遍的翻看着這本書,在無數次自己快要退縮的時候,鼓舞自己,從中汲取前進的動力! 楊紀長長的嘆息一聲,說不出心中什麼感覺,翻開了書藉,翻向了第24頁。 “嗯?” 楊紀眉頭皺了一眼,目光隨着書藉裏掉出來的一樣東西落向了地面。那是一張書頁,紙張的書頁枯黃枯黃,比楊紀手中的書本彷彿還要久遠。 楊紀蹲下身,揀起來,翻看了兩眼,立即發現了特殊的地方,“這是另一書的書頁,別說紙張,連字跡都不是一樣,……兩者根本不是同一本書。” 楊紀暗暗詫異,這看起來似乎是陳司丞從另一本不同的書藉裏抽出來,夾在了第24頁的位置。自己打開到那一頁的時候沒注意,加上手掌是斜託着書藉,所以這張書頁一下子掉了出來。 楊紀把這張紙放回第24頁的位置,重新夾好。然後看了起來。 這張夾在裏面的張年代更久,看起來似乎是更早的農桑司丞留下來的。和楊紀開始預想的一樣,書頁中的內容也是關於前朝的農桑古洞。 不過書中的內容和第17頁不一樣,這一位居然記載的是農桑古洞內部的情形: “……那裏(農桑古洞)的入口很隱蔽,洞口有許多的碎石,還有藤蔓掩蓋,周圍的山林裏,時常有兇獸經過。” “從入口往裏,是一段甬道。甬道足有二十多丈長,地面鋪着尖銳的碎石,非常難走。到了裏面,可以看到兩根破損扶欄,欄杆上上面有拳頭大小的石麒麟矗立,其中一頭石麒麟左眼已瞎……” “頭上是厚厚的岩石,非常的堅固。有鋼鐵鑄造的龍骨支撐。龍骨上刻着前朝銘文,雖然有破損,但依然完整……” “農桑古洞內非常巨大,前端是農具室。有樓房大的水輪子,非常精密。有舂穀的大磨盤,所有的裨谷和穀殼從一端下去,米粒從另一端管子下去。地上放着許多的管子,很像是灌溉用的……” “農具室往後,左邊一半是書藉室。書藉室用鋼鐵建造,需要特殊的鑰匙才能進入。但是有柵欄可以看到裏面放的書藉、書架,不止是農桑水利的書,還有前朝的檔案……” ………… 這是一段轉述的文字,林林總總,非常詳細。記述的都是農桑古庫內的情況。從書本上的記載來看,這個農桑古庫比楊紀想像的要大很多。 “看來後面全都是記載和農桑古庫有關的東西了。” 楊紀此時心中一片通透。已經過世的老司丞不止是看了這本書,而且是下了大量的功夫,閱覽了大量的書藉。 他在不同的書藉找到了許多隱蔽的,同樣記載的農桑古庫的內容,這才確信了農桑古庫的存在。 而且,也恰恰是這些歷史記載,鼓舞了老司丞,讓他花費了一生的時間,孜孜不倦的訪山探水,堪探琅琊郡的地形,尋找農桑古庫的存在。(未完待續。。)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