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千五百零七章 異心未必只異族
檀道濟冷笑道:“道規哥你和寄奴哥一樣,有些事太想當然了,人家民風民俗,哪有這麼容易變的?人家在山中靠山喫山,爲何要改變幾百上千年的風俗,要出山受我們漢人的統治和管轄呢?”
說到這裏,檀道濟頓了頓:“表面上看,這是一個風俗民情的問題,實際上,就象那陶淵明寫的桃花源記一樣,人家在山裏自由自在,不受人統治管轄,不必交稅,受官府的盤剝,過得不要太開心,出來後也許物質生活上會好一點,但要受朝廷官府的管控,這是他們不願意的吧。”
劉道規微微一笑:“道濟啊,桃花源記裏說的那些一個村沒有人管理,全靠各家各戶自覺,家家可以自給自足,你覺得現實中可能辦得到嗎?”
檀道濟笑了起來:“那不過是陶淵明的自說自畫而已,寄奴哥跟我們談過,不過是借文諷今,吹籲什麼天下不要官府,不要朝廷,沒有稅賦,人人自覺的王道樂土罷了,根子上是想要反對我們這些官員將領,這小子壞得很呢。”
劉道規點了點頭:“是的,天生萬物後,就有了君長,這個君長,就是要完成各種管理,各種資源的分配和調度。你說就象我們北府軍,如果不是有大哥在,能有今天的成就嗎?如果是劉牢之劉大將軍一直帶着我們,恐怕我們早就散夥了,甚至連性命都不保。”
檀道濟正色道:“確實如此,蛇無頭不行,一個好的領袖,勝過千軍萬馬,你這樣一說我就明白了,這些山中的蠻夷部落,也是有其首領,帶頭人的,就象之前曹魏招覽南匈奴,也是要讓各部渠帥,直到南匈奴單于願意入塞,這才能成事,對吧。”
劉道規嘆了口氣:“蠻夷入山的問題,上溯可以到千年之前,因爲各種戰亂,天災,才遁入山中,雖然說靠山喫山,但山中的環境,畢竟不如平原之上來得舒服,尤其是農耕可以保證收成,我們看到的很多蠻夷出山劫掠,包括北方草原上的北狄,時不時地南下入塞搶劫了就跑,大多數情況下,是因爲其受了災,沒了食物來源,沒喫沒穿的,只能來搶。”
檀道濟冷笑道:“沒的喫就來搶劫殺人,那是不是我們的饑民災民們也可以辦這事?道規哥啊,你這人就是心太好,對於這些虎狼和蠻夷,只想着感化,卻不想着讓他們改變這些強盜習氣。”
“而且五胡作亂的時候,是沒喫沒喝嗎?我們漢人可憐他們,把他們引入塞內居住,幷州和關中這些地方,是我華夏的腹地,甚至是秦漢的都城地區,結果這些人不念這些收留之恩,反而趁着八王之亂時就起兵作亂,真的是狼子野心,要我說,就不應該想着留他們在腹地,成爲禍亂之源,所以道規哥啊,你的這個要讓他們出山居住的想法,趁着還沒正式討論,還是收回的好。”
。